分享

手稿 | 价值连城的“老唱片”

 太原老街图书馆 2022-06-07 发布于山西

特约撰稿人:中国民俗收藏家、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牛双跃先生


美国于1888年出品的白色唱片,被收藏界公认为“世界上最老的唱片”,其拍卖价每张高达20万美元。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唱片在香港也分别以1.2万和0.5万港币拍卖成交。

唱片的历史

唱片,通常分为密纹唱片和激光唱片。是一种利用机械录音方法记录并传导声音的文化载体。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1877年4月30日,法国诗人、科学家夏尔·克罗在给法国科学院的一份论文中最先提出了制造留声机的设想。1877年~1879年间,美国著名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经过了无数次艰苦的试验之后,终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1888年,德裔美国人埃米尔·伯林纳总结了前人的发明,奇迹般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蝶形密纹唱片,并推向世界。随后,伯林纳在德国创立了德国留声机唱片公司,在伦敦建立了英国留声机唱片公司,即有名的DGG公司。爱迪生派则创立了贝尔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唱公司(CBS公司)和英国哥伦比亚公司。全球留声机和蝶形唱片产业迅速兴旺起来。

文章图片3

密纹唱片有单声道及双声道立体声之别,并有着不同的转速,如78转、54转、47转、33转等。最初的唱片为单面录音,音纹刻在蜡板上,每张蜡制唱片最多只可播唱6次左右。1903年开始生产双面录音的单孔唱片。之后,各种材质的新型唱片相继问世,除我们较熟悉的胶木唱片、腊制唱片之外,尚有塑料唱片,锡箔唱片、玻璃唱片、铜唱片,金唱片和“白金唱片”等等。

所谓金唱片,并不是真用黄金制成,而是指个人灌制的第一百万零一张唱片,特指唱片或曲子的销售量。美国歌唱家艾尔维斯普列莱得到的金唱片最多,共120张,其唱片售量相当于3亿单张。世界上第一个得到真正金质唱片的是格伦·米勒,他的唱片《查塔努加的火车察咔察咔》风行一时,于1942年2月10日获此殊荣。

文章图片4

获得用贵金属铂制成白金唱片的条件更高,销量要达到2亿张才行。美国的斯克劳思一生两次获得了好莱坞商会赠送的白金唱片。看来要收藏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只有寄希望于这些歌唱家的天价转让或馈赠了。

文章图片5

中国的唱片

中国的唱片产业起步较晚,直到清光绪末年,随着留声机和摄影同时传入我国,中国才有了唱片。据考,1908年法国商人罗宾逊在上海成立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同年灌录的我国著名京剧《秦琼卖马》唱段,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唱片。

老唱片是记录那个时代有声文化的特殊物品,与老照片、老画册、老地图一样,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历史瞬间,具有不可再生性。国内最早的老唱片是中外合作的产物,当时,国内还没有完备的胶木唱片灌制设备,现在流散于世间的民国老唱片,大都是美、英、德、日在中国开设的唱片公司所生产,如上海百代、美国胜利等。无论如何这种“舶来品”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内质却保留着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曲艺、歌曲的精华,它如实地记录了象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言菊朋、谭鑫培、白玉霜、周璇、小香水等当时红极一时的名流演员的演唱艺术,所灌制的一些曲目和唱段也是当时艺术界名角甚称盛鼎时期的杰作,是极其珍稀的历史见证。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老唱片材质多为胶木,非常脆弱,稍不留神就会断裂破损。在民国期间的百代唱片封套上还注有这样启事:“本公司常年回收破损唱片,多者登门取货”的字样,这段广告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唱片材料来源拮据和易损性大的实情。再则,老唱片是通过留声机的钢针唱头来传导声音的,唱片声槽经过多次反复滑动,音质逐渐失真,所以,要得到一套完整如新的老唱片是一件颇为值得庆幸的事。

1924年初,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亲自创建了“大中华唱片厂”,其注册商标为“双鹦鹉”。与同年录制的“孙中山先生演讲”唱片是我国现存孙中山先生唯一的真音原存。

文章图片9

1949年5月29日,原大中华唱片厂改名为人民唱片厂,录制的第一张唱片为《解放区歌曲七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内开始生产灌制胶木唱片。当时文化界名流如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白玉霜、侯宝林、新凤霞、常香玉、骆玉笙等灌制了许多唱片,尽管当时国内仅有人民唱片厂、上海唱片公司两家唱片生产厂家,但这个时期唱片产量大增,加之国内和平稳定的环境,唱片和唱机成为百姓的娱乐品,中国唱片业也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

文章图片10

进入60年代初,国内塑料工业得到大力发展,这从客观上带动了唱片生产的变革,大批塑材密纹唱片奔腾出世。这时的唱片也一改60余年78转传统式胶木粗纹片的一统制,为33转占主导地位。塑材唱片使用寿命长,内容灌制量大,易损性也低。这时的唱片生产业也依形势的要求得到扩大,北京、上海、哈尔滨、成都、宁波等地均相继建立了塑料薄膜唱片厂。薄膜唱片为半透明片,直径分为25与17厘米两种,唱片更趋向轻便化,声槽密度大,放唱时间为78转胶木片的4至5倍,但是这种薄膜唱片在温度40度以上会变形。直至80年代末,一种换代音像光盘产品CD、VCD、DVD问世后,中国唱片业开始走上新的历程。

文章图片11

唱片的收藏

唱片忠实地记录着历史,记录着艺术天才和各界精英们的声音,尽管岁月流逝,真容不在,但他们震撼和征服世界的声音却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因此,收藏唱片便成了人们捍卫精神财富的神圣职责。在国际上,收藏唱片卓有成就者不乏其人。苏联的尤里·佩列皮奥尔金从三十年代开始收藏唱片,迄今已有15000多张,其中有一张1889年俄国出的第一张唱片。美国匹兹堡的保罗·莫欣尼收藏量更是令人惊讶。他专收45转/分的唱片,20多年来共收集到150万张。他拥有的唱片量比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五家著名图书馆所藏唱片总数还要多,仅目录就有两卷,共2500页。

文章图片12

在我国,唱片收藏家亦不乏其人。著名歌唱家温可铮积50多年的心血,收藏了几十个国家近百种版本的唱片1000余张,其中有1906年版老维克多的唱片,有我国最早的高声、百代公司的老版单面唱片,有我国绝版的梯它罗夫、卡里库奇、夏里亚平、卡罗素等世界超级歌唱家所灌制的唱片珍品,也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激光唱片。另外,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和邬光业更是国内唱片收藏大军中的佼佼者,他们所藏的唱片数量均逾千张。东北唱片收藏家衣军自八十年代初便开始了古今中外各种唱片的收藏与研究,至今已达万余张,他还以此为基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衣军唱片收藏馆”。

文章图片13

目前,收藏唱片多以老式胶木和塑料片为主,其中又尤以早中期唱片为重。特别是美国于1888年出品的白色唱片,被收藏界公认为“世界上最老的唱片”,其拍卖价每张高达20万美元。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唱片在香港也分别以1.2万和0.5万港币拍卖成交。由此不难看出唱片收藏美好、乐观的前景。据行家估测,随着早中期唱片价格的攀升,建国前后和十年特殊时期的唱片也将随之火热,呈现出猛劲的上升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