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辈子是沔阳人 老照片 老印象 这张珍贵的照片就是1952年4月沔阳县人民政府从沔城迁往仙桃的所在地。它位于沔阳大道与大新路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也就是现在的沔阳大道43号仙桃商城大厦地址。 1986年国务院批准沔阳撤县建仙桃市,算起来,沔阳县人民政府在此历经有34年。 仙桃商城大厦于1992年底在原市政府大院上动工兴建,1994年元月28日建成开业。也就是说仙桃市人民政府是1992拆迁到四化路的,仙桃市人民政府在此历经只有6年的时间。 政府所在地在沔阳大道前后共40年。至于搬迁的原因,政府是为了建起仙桃市区的商业中心,当时还有这么一篇响亮的报道,题目叫《让出黄金地,引来金凤凰》。仙桃商城大厦前身隶属于市供销社,现在叫银泰仙桃商城大厦。 1994年10月,仙桃市改为省直管市,享受副地级待遇。 现在的仙桃城区,原来叫仙桃镇。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逼近沔阳,官府增兵驻守布防,取名:“仙镇哨”,继而设“仙镇公署”,后命名为“仙桃镇”。据《沔阳州志》载:仙桃镇距州六十里,滨襄河(汉水),水陆要冲,人物殷实,与沙湖、新堤为沔阳三大镇。 四化路是撤县建市后兴起的一条路,当时这里是一片农田,江汉油田要征这片地方,大抓农业的年代,沔阳县没有给,后来建到了广华。四化路起的最早的建筑是客运站。80年代末,我在工业公司汉办帮忙,实际上是“拱”钢材。朋友叫我在现在的长途客运站的斜对面买一台基起住宅,赌不上去没有买。在鄂钢汉办工作的老表他买了,房屋就做在现在的车站对面,公路西靠四化路的第一家,仙桃的干部批他的台基,老表当时有权批钢材计划。老表逝世后,我们也没有走动了,也不知现在政府规划把这房屋拆除没有。 记不清从花园酒店(这里原来是大众餐馆、广广餐馆、蒲纺仙桃门市部、顺大新路是一副食店,副食店的对面是荆汽6队),后面是县车站,客车靠西面的一条路出入。过桥(此桥应该是东桥吧)经农机公司到客运车站、棉纺厂的那条公路现在不知叫什么路,记得当时的人们习惯叫往火葬场去的路。实际上,这座桥的南头是一个丫形,还有一条公路是顺沟通沙嘴至彭场的,桥头有修自行车的。一沟一路,沟东边是农田,路西边有几家矮房子,起在路下面,台基跟田一般高低。靠近桥头水沟边也也几家,第一家是沙嘴供销社小分店,连锅碗都有卖的。 还是来说这照片上的沔阳县人民政府和仙桃城区,在70年代中叶我的记忆和大概印象。 我是乡下人,那个年代,大集体管得紧,又有多少人一生中逛过仙桃,除非害病。1976年,我被推荐到沔阳机校学习整一年的时间。那年毛主席逝世,沔阳县在礼堂开万人大会时,远处,汉江里的船舶鸣笛为毛主席默哀的的声响,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回响在耳边。当时,仙桃汽车少,听不到汽车鸣笛,悼念会上,只听得到人们的痛哭声。 沔阳机校在沙嘴,过沙嘴桥,在街道最东边,机校是培养拖拉机手的,每个镇只有一二人,也有女学员。那年就一个班,不到30人。学员是大队记工分,发补助,从家里带米到学校换饭票,补助的钱买菜票。说是学校,也不过就那么几栋房子,连一个牌子都没有。老师是国营拖拉机站的师傅临时抽来的,二名校长是南下干部,一个烧火佬,学员轮流帮厨。教程是上半年学理论,机械原理,电路油路;下半年实践,就是把机器拆了装,装了拆,把拖拉机开到分洪闸去耕沙坡子,执照考取了就算结业,结业后回各镇的拖拉机站。沔阳机校的斜对面是沔阳卫校,那是培养农村赤脚医生的地方。卫校大门朝南,西边隔壁一排平房是沙嘴供销社门市部。河的西面只有沙嘴卫生院和小学。 我是学“东—75”链轨拖拉机的,不需要参加路考、桩考的实习,学会耕田耙地就行了,有的是时间逛街。一年多的机校生活,我是把“一泡尿都淋得上头”的仙桃城区逛了一个遍。白天里要去玩时,跟老师请假说要上街去买东西。天热了到襄河里去打鼓泅,打过河,从仙北玩到石剅。晚上看电影。节假日找在酒厂、大修厂、血防站、人民医院、师范念书的高中同学一起上烧醋馆子去喝酒。但我每次理论考试是全班第一,就是有些主要机械零件拆开了斗不拢。 想起来,去的次数最多的地方是县酒厂老家谢场程同学那里,他叔叔是县干部,毕业回乡后,就把他安排到了县酒厂管麻袋,我每次去他那都有沔阳牌白酒喝,喝多了就不回学校了,麻袋一垫,开铺睡觉。 原来的沔阳大道西起沔阳公路段,东到木材厂就没有路了,木材厂往南边巷子斜过去,就是318国道旁的轮胎翻新厂,刘潭闸。这厂、闸的东边至分洪桥都是田,种西瓜、甜瓜,唯一的是路北边田头有一家“小带劲餐馆”,靠分洪桥西下坡路南是沔阳林业研究所。 沔阳大道有哪些单位就不说了,基本上是上世纪末那个轮角。县政府东边的“会宾楼”算是沔阳较好的餐馆。 轮船码头往东顺襄河堤边的石子路走,有修配厂、村砖瓦厂,油库、到分洪闸,就是磷肥厂、农药厂。 西桥与交通路口有一商场,公路招待所、小诊所东边的巷子往北走就是三技校、棉纺厂住宿、麦芽厂,襄河边上是棉花仓库。西桥那边靠河有一菜场,排湖建材门市,再往西318公路的两旁就是粮校、啤酒厂、粮食加工厂(后改为麻袋厂)。经一段藕坑、寡路(小南大队)直到袁市。 老街即解放街,从东往西数,有酒厂、邮局、中医院,百货商店,妇幼保健,与大新路的丁字口的西边是供销社卖杂货的,再往西走,就是萧条的好吃街了。过好吃街到了竹货街的老沔中。 人武部位于交通路,东隔壁是广播站,西边是建行,再西面是外贸公司等,对面是船厂职工平房宿舍。对着广播站的那条路西边是礼堂,对面是儿童宫,再往北,就到了红旗电影院,对面是大众饭店,饭店后面是农贸市场至供销大楼。口腔医院斜过去,就到了沔阳师范。师范南墙院那条小路是通往人民医院后门的。 血防站、加油站、气象站,制药厂,丝织厂、荆汽等单位在318国道两旁。那时的“仙下河”靠公路的河岸长有高高的杂树,河坡很徒,对河是农田。血防站靠进刘潭闸的河南岸,气象站也甩在河那边,对着丝织厂,有一水泥桥过往,桥头有一个车队洗车场。河的下岸还有一座小木桥,应该是离何李路不远。 沔阳大道两旁栽有梧桐树,沔阳县人民政府大院栽的多是水杉,枝叶茂盛。正门朝南。进大门是一条甬道,两旁也栽的是水杉。那时我不敢进政府大院去闲逛,只记得大院内有一幢顺大新路办公的二层直排房子。 政府招待所有一招、二招,大院的后面是一招,与政府大院是隔开的。一招的大门是朝大新路开着的,门卫在左手。进一招里面有些景观,树大,整个院子显得很阴沉。客房部中间大厅间画有迎客松。一招有两排楼房,南边一排是招待所房间,门朝北开。后面一排的一楼是厨房、餐厅,楼上也有少量的客房。当时的乡镇干部、劳模、万元户代表,来县里开会,吃肉坨子,多住一招。 一招大门对面是二招,当时也叫新招待所,可停车住宿,楼房也高,客房也多。二招有我同学的姐姐在餐厅里工作,那时,我经常去吃“混鸡子”,给我一张餐票就可以随便入席,也不要去查什么代表证。 县政府大门东边的围墙箍得高,靠围墙里面是高高的水杉,树枝伸出墙院。围墙外面为砖粉,这一块地方是政府部门用来贴标语的。大张红纸不用裁,一张纸写一个字,纸竖着写好了字连着贴,斗大的黑体字。有时是贴了再用排帚蘸墨去书写。一个节日,一场政治活动一换新。 大门西边(政府牌子这边)的围墙矮得多,里面的树长得也不高。外面靠围墙有很长的一条的宣传厨窗,罩着玻璃。地面是土,连砖渣都没有铺。 当时的这宣传厨窗其内容就像一本杂志书,厨窗靠大门这边刊登是政治内容的文章,依次是散文、诗歌、书法、画,连小学生的蜡笔书画作品都有。 宣传厨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这地方里外有树,没有太阳,润静,边看着厨窗的文字,人也可以在此歇一会。 偶尔间,看到这张老照片,有感而发。边想边写,语无伦次,好多年没能回家看看,现在的仙桃城区是我的“外国”了! 我的下辈子是仙桃人 仙桃漫步 仙桃,生我养我的家乡!这里的一沟一岔、一草一木,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最美的风景。 我想回家看看,说走就走。作为一个业余习作者,我愿借于网络,写一篇栖息在思念里的文字,在断章中描写出她的变迁,赞美她的精神:去写仙桃天蓝,去写仙桃地绿;去写仙桃人,去写仙桃城。 漫步仙桃,美不胜收。我在风景中游走,仙桃留给我整体印象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绿色半城湖;梦里不知身是客,魅力仙桃当今殊。 我写仙桃天蓝。朝霞来启窗,红日照满堂。雨后初晴夏日的早晨,薄雾缭绕的村庄,像披上了一层轻纱。仰望家乡那片宁静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如明镜般锃亮。朵朵白云犹如棉花糖,千姿百态,缀在天上,好像伸手就能触摸。明艳的阳光似万缕丝线,透过云层,照射大地。蓝天、白云、阳光,交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想起那些曾经美梦的时光,也让我怀念着那些逝去的岁月。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家乡仙桃,是浪迹天涯游子踏着沉重脚步,伤离惜别的起点,是闯荡世界之后可以落叶归根的三尺地、一生情。 我写仙桃地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走进沙湖沔阳洲,才知道什么叫做绿洲。绿,一种生机,一种希望,是仙桃人眼中的天堂。 我穿过一片树林,有一种舒心的凉爽感觉。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在绿草地上,草株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林间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林间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伴着彩蝶的翩翩起舞,在晨风中久久地回荡着。树林里有棵高出其它树木的老树,树梢上住着喜鹊一家。树林的旁边有条小河,河岸边用木槿围成绿色的篱笆,形成一道“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的风景。 这片树林由意杨、柳树、刺槐、泡桐、古柏、苦楝、椿树、桃李组成,树林为庄户人的宅基地,所以,杂七杂八树种都栽有,布局上也不整齐划一,见缝插针。树木如人,爱阳光,也爱临水而居。庄户人知道,房前屋后不能缺少绿。茂密的枝柯,遮天蔽日,青葱翠绿。傲然挺立的的树木,像士兵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生命的绿色。 “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仙桃多湿地,平生只爱排湖好。一座养育百万子民的湖泊,一湾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湖水,不仅仅是在于她的得天独厚,物产丰富,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历史文化的水墨精神,令人骄傲和自豪!排湖绿漫天野,波光粼粼;嫩柳拂波,婀娜摇曳。沿着排湖之滨的绿色沃野,俨然是江南秀色。水色相接,广袤无垠;小楫轻舟,渔帆千张;芦苇丛丛,清塘荷韵;水美鱼肥,稻浪飘香。城镇和水乡镶嵌着的明珠似的排湖,天造地设,丰姿绮丽。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好家园。我走在建设美丽家乡的大路上,一排排依湖傍水、错落有致的新式民房,清新映入眼帘,置身在渔家新村,有看不尽的美景,赏不够的诗意。春天,桃林花开如云霞,夏天,荷花绽香遍水涯,秋天,瓜果飘香园林中,冬天,梅花怒放傲雪花。四面荷花三面柳,这风光,这意境,构成了仙桃水乡一道最美的风景。更让人骄傲的是,这里河网交织,水乡人家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蓝天,望见碧水。舟楫出行,四通八达;小桥流水,啼莺舞燕;不修公路,不买汽车;日子缓慢,享受自然! 我写仙桃的人。既人文秉蔚,且代不乏贤。陈友谅、建大汉,一代枭雄;童承叙、编国史,嘉庆老师;陆建瀛,忧黎民,两江总督;张难先、清廉政,爱国人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于是,我用作家碧野赞美仙桃人的题词:“祖国的精英,时代的骄子”,来大写如今的仙桃人。写拼搏奥运金牌的体操人、举重人,写从这片土地走出的军界将领、法学博士、驻外大使、著名作家,写敢闯敢拼的沔商人,写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写乐于奉献的爱心人士,写敬老爱老的孝子贤孙,写唱花鼓戏、皮影戏的仙桃艺人,写烹调沔阳三蒸的传承人,写治理洪涝的水利人,写挖河筑堤的农耕人......天地为笺情作墨,浩瀚的网络的空间里,也难写尽仙桃的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我觉得做一个仙桃人,骄傲自豪。 我写仙桃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踏进沔街,可读沔彼流水的清波,可品荆楚文化的厚蕴。家乡仙桃,有老沔阳历史人文底蕴,内涵丰富的灵魂;有新仙桃的亮丽风景,丰韵秀彻的容貌。发展是风景的战略,生态是风景的前提;慢生活是风景的稳定,文明是最美的风景。在梦想中前行,不彷徨于歧路上,仙桃的风景一定会更美!每当看到仙桃的变化,远在异乡的我,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我忍不住要想去赞颂她,用文字来记录她,让这份打动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有人对我说起,如今盲目开发湖区,若干年后,仙桃的湖泊将面临大面积消失,许多动物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造成水污染,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防、治、管三结合来治理水污染,以植树造林来减轻大气污染。谈到了“仙桃精神”,绿色崛起,才是关乎仙桃未来的事业。 仙桃人发出誓言,要让仙桃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看来,仙桃的生态保护问题,并没有被我们的政府所忽视! 我更有一种期待: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单中,就有仙桃市名列其中。愿仙桃市抓住机遇,立足本地旅游资源特色,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漫步仙桃,繁华似锦,我一步一赞叹! 仙桃市原名沔阳县,已有1500多年的建制历史。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设沔阳郡,建国初设沔阳专署。1951年为沔阳县属荆州专区,1986年撤县建市更名为仙桃市,1994年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