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松 | 红色首都(1)

 cat1208 2022-06-0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城市的空气使你自由

——德国谚语

人类文明发源的标志是文字、青铜器和城市。我一直觉得所谓“东西文明”的说法很荒谬,文明应该是人类普遍接受、使用、继承的具有共性的价值,而不应该区分有所谓的“特色论”。也就是说,文明是普世的;文化是有特色并具有偏好的。就如川人好辣,苏人爱甜,这是地域文化偏好,而不能说四川人与江苏人不在一个文明之内。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最早“人类文明的摇篮”的米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基什、乌克鲁、毕布罗斯、推罗、哈图沙、巴比伦城、苏撒等城市,以及古印度哈拉帕文化的达罗城、摩揭陀和古埃及的孟斐斯、底比斯等,这些城市都是利用农业人口维持他们对精美手工业产品的消费,同时通过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具有防御设施的如王宫、城墙等展示出来,还有的功能就是在缺乏或不能满足合适的生活产品情况下开展贸易,使得城市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着人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世界上先后出现一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城市,如中国河南安阳、西安,波斯的波斯波利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腊的雅典,意大利的罗马,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大航海之后的伦敦,一战前的维也纳,浪漫之城巴黎,以及引发思潮的柏林等。在我去过的诸多城市之中,有一类城市有它独特的历史痕迹,我统称之为“红色首都”,以接受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但第一个写的是卡尔·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因为这里是卡尔·马克思生命、思想等一切的起源。

我是2016年6月中旬到特里尔城,这里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属于古罗马人的城市,也是现在德国留下最多罗马遗址的城市。公元前58年,恺撒率领罗马军团征服高卢,该地区被纳入罗马版图。公元前17年,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执政期间,特里尔成为该地区首府,并用拉丁语命名为奥古斯都大帝的特雷维尔城。因为这样,特里尔就成了德国最古老的城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到特里尔,最不会错过的是古罗马重要的遗址,被称为“黑城门”的特里尔城门。据德国向导介绍,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城门。存疑,但我确实没见过如此古老并且现在还在使用的城门,同时也对2000多年前古罗马人就能建造这样大型的建筑敬佩不已。这座城门经过数千年历史岁月的沧桑,依然保持了庄严的格调和铁棍支撑的结构,确实是工程学与独创性的完美结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沿着黑城门前行,来到丰富多彩的特里尔中心市场广场,广场中心有公元958年竖立的十字架柱子,明确基督教在此地的权威。广场上有一群妇女在牧师的带领下合唱基督教赞美诗,而市民在临时座位就坐欣赏,儿童们在一旁嬉戏玩耍,完全一副轻松随意的市民生活图,也不知道是否是个什么节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场旁边就是圣彼得大主教教堂和圣母教堂。据了解,特里尔的基督教在公元3世纪后半叶就有了自己的主教。公元313年当君士坦丁皇帝在米兰颁布包容敕令给予基督教徒宗教自由时,在特里尔今日的圣母教堂西边礼拜堂庭院的区域上建起了一个长方形廊柱式基督教堂。后来经过不断地扩建、修缮,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因为古朴(在此还能看到罗马科林斯式柱头),所以看上去相对简单一些,没有其他地方天主教堂的富丽堂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元2世纪中叶建造的与古罗马城墙遗址连为一体的古罗马竞技场遗址仍在。据我目测,该竞技场总共可以容纳20000名观众。虽然竞技场建于公元2世纪,但地下室的木质结构建造至今保存得非常好。离竞技场遗址不远处还有罗马皇帝浴场遗址。把基督教从邪教转变为国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与特里尔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父亲曾担任西罗马的副皇帝(罗马四帝共治时期),他的首都就设在特里尔。1986年,特里尔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景点。

我们在这座城有个很重要想去的地方就是卡尔·马克思的故居。我们的向导并不清楚马克思故居的具体位置,带着我们穿街走巷,一路打听。当地很多居民并不清楚,有些居民也就是给我们指个大致方位,我们就这样慢慢寻找过去。在一个小型街心花园,再一次询问一位在此休憩的市民,居然回答不知道。但向导一抬头,发现此处就是故居的路名Bruckenstr,我们只要找到门牌10号便到。

图片

图片

这是沿街的一排巴洛克风格的联排别墅,1818年卡尔·马克思就是出生在这座房子里,现在是他的纪念馆,总共有三层。进门就是一个服务台,以及有个小小的礼品店,我在礼品店购买了一座红色的马克思半身像,21.95欧元。

图片

图片

纪念馆的门票是3欧元,有语音服务,语音有中文服务,据说中国游客占了总游客数的四分之一。不过我们来的时候没有其他游客,纪念馆是靠从属于SPD(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基金会运营的,整个展览也是按照他们的历史观点布置的。

图片

一楼第一个展厅墙面上有一句马克思的名言:我从来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纵观整个纪念馆,基本都是以手稿、图片、出版物和影像为主,辩证而学术地分析了马克思的论点、政治成就和社会主义哲学。手稿、出版物基本在一楼和二楼,二楼还有一些欧洲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资料和图片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图片和影像主要在三楼,苏联的介绍倒是不多,中国、越南和古巴占了不少篇幅,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介绍,包括改革开放以后的成就和风波,在这里都有展示。

图片

我有时候常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阅读和分析,马克思个人当时应该最推崇的是美国和英国,他最厌恶的是俄罗斯,但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或者说革命,没有在他喜欢的英美成功,却在他厌恶的俄罗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历史的命运还是所谓的“十月革命”其实是偏离了马克思的思想?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