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性课题如何选题?理科生一定要做理工科课题吗?

 张宇文老师 2022-06-09 发布于上海

学期已接近尾声,受疫情影响,这个暑假出游的计划大概率是泡汤了,大家还是安心宅家,查漏补缺,顺便完成下高中生必做的研究性课题报告

研究性课题报告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但询问了身边的学生,已经完成报告的寥寥无几。考虑到逐渐加重的学习任务,苏老师建议大家尽早完成研究性课题,之后可以专注学业;而对于准高三同学,如果不想高三一开学就疯狂赶报告,请一定要在这个暑假完成

01

如何确定选题?

“研究什么,如何选题?”很多学生在选题环节便感到迷茫,课题计划也就一拖再拖。
较为简单的方法是根据文理划分,偏理科的同学可以选择理工科题目,文科生则建议考虑社科文选题。
选题的获取途径也很多,比较推荐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课本教材、学姐学长做过的课题、相关领域报刊杂志中进行选题,比较贴近生活,也符合中学生的身份。

理科类选题范围很广,包括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等等,选类丰富,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创新、应用、难度3个要素少得一个

比如:数学的公式推导、数学建模;物理学中的运动和力、声光热电实验或应用,多数是比较好操作的;化学类可考虑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类别,其中Python、C++是比较常用、比较好上手的语言;工程学可能同时需要数学、物理及一定的编程能力,更注重实践,门槛相对较高。

文科类选题包括人文社科等多个方面,身边或社会上任何值得关注的现象都可以作为研究内容,通常需要涉及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更注重观察、思考和总结。

比如:关于消费的《数字化时代的消费文化审思》、关于疫情的《不同年龄段人士对疫情下居家办公模式的适应性调查》等等。

多观察思考日常生活,多找几个选题角度,同时进行简单评估,看看研究主题是否太多太广,是否超出能力范围,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否有创新点,能否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等等。

02

文科课题VS理科课题?

理科课题普遍门槛较高,想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报告,往往需要具备一个甚至多个课外技能:如编程、制图、建模等,如有需实验还要有动手能力。如果没有技能基础,且本身兴致缺缺、时间有限,就算是理科生也要慎重考虑是否作为选题。




比如这个选题:《利用爬虫搜集图像资源》

研究背景:如果说互联网是一张大网,那么爬虫就是一只沿着网爬行的蜘蛛。网络爬虫通过爬取互联网上网站服务器的内容来工作,它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或脚本,用于自动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或数据。
     互联网充斥着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数据,网络爬虫可以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为我所用。大量的数据就像是数据银行,可以产生极大的商业价值。
     本项目可以利用爬虫技术爬取数据,搜集图像资源。


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学习Python编程技术,然后将编程技术结合到实际应用中。虽然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但能获得一项实实在在的技能,对未来的专业选择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理工科课题除了可以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还可以拿来参加一些其他科创类的比赛,“一举多得”,多参加些比赛、多拿些奖项对未来的升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人文社科类的选题门槛相对较低,一般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或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完成最后的课题报告,好操作,普适性强。

这类选题不仅适合文科生,也很适合想提升人文素养的理科生。此外,如果不想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在课题上,文科课题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我们分析了36届科创大赛获奖情况,发现“行为与社会科学”领域获奖项目其实是最多的。可见科创大赛虽然是“科技创新”大赛,但对社科文领域的研究也十分友好。如果你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有自己的思考,文科课题也会是“种子选手”。

当然,参赛拿奖只是锦上添花,善于观察、大胆假设、勤于思考、有所收获,才是高中生研究性课题的根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