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苑★散文】不一样的《燕歌行》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文苑★散文】不一样的《燕歌行》 燕地,自古就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界混居之地,所以,自从秦汉以来,便常常发生战争,为了保边土平安,历朝历代都会派重兵在这里戍边、筑城,以抵御强悍的少数民族来犯。这样的事情,一直从遥远的古代延续下来,直到魏晋年间,依然如此,建安年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袁绍的余部逃到乌桓,想借单于的力量,夺回江山,所以,曹操便北伐乌桓。如此可见,这燕地,还真是连年战事不断啊。
   虽然说燕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是连年的征战,无尽的徭役,还是使得百姓叫苦不堪,于是便出现了很多民谣诗歌,反映了这样的现象,比如“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就体现了老百姓反对战争的美好心愿。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虽然身为一个上层统治者,但是,却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他深深地体会到了民众的疾苦,于是,便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那便是《燕歌行》。
   据说,这《燕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歌,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是曹丕开创的,专门用来描写女子相思之情。“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很难想象,一个男子,竟然能够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感人肺腑,缠绵悱恻。一般来说,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如果要借景生情,由眼前之景,触发心中相思之情的时候,往往会选用两个季节,一个是春季,一个就是秋季。春天虽然万紫千红,花团锦簇,但是,花无百日红,总有凋谢的一天,于是,这飘零的落花,便自然会引发人们的惆怅之感,触发人们的思忆之情。而秋天呢,那就更是如此了,到了秋天,万物肃杀,不光是花儿飘零,就连树叶百草,也都会枯萎凋落,这种衰败的景象,自然会让人感受到一份“秋风秋雨愁杀人”的凄切。以秋景来暗喻离别,思忆远方的亲人,更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手法,想当年,宋玉就曾经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或许,曹丕的这首《燕歌行》中所说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便是从宋玉的《九辨》中衍生出来的。
   在这样的一个凄凉的秋日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想起大雁倒有回归日,可是,远去的征人,却依然没有回归故乡,这是多么让人伤感啊。不过,曹丕却并没有直接描写那女子的思忆之情,而是先从女主人公的角度,想象了一番她的丈夫在外思念故乡的情景。那女子自己已经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了,于是,她便想象,远方的丈夫思念故乡的情景,一定也和自己一样,衣带渐宽,“慊慊思归”。这样描写,更能体现出女主人公的思忆之切,在唐诗中,也有使用类似手法的句子,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如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在重阳节想起了远在山东的兄弟,于是,便想起了兄弟一定也像自己一样,登高望远,思念着自己,真可谓是情真意切啊。
   接下来,便是具体描写那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了,独守空房,长夜难眠,常常泪如雨下,虽然她也知道,自己在这里就算是愁断了肠,丈夫也不可能马上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可是,她还是要无休止地思念自己的丈夫,除了期盼他平平安安地返回故乡以外,别无所求。在一个幽静的夜晚,她想抚琴,吟唱一曲,可是,原本是打算借着悠扬的琴声,缓解一下内心的哀思,却不料,“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她所弹奏出来的乐曲,竟然全都是凄婉哀伤的,不管是清商曲,还是短歌行,无不表现出自己的思忆之情啊。正所谓“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上一首清远而哀怨的曲子,只有使人愈发惆怅啊。想当年,羁留荆州,思归不得,只能登楼长叹的王粲,也曾经想借助古琴的声音来排遣自己心中的惆怅,只不过,“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无穷无尽是离愁。像王粲这样怀着豪情壮志的伟丈夫尚且如此,又何况曹丕笔下的这个弱女子呢?
   于是,怀着伤心凄苦的心,她只能“举头望明月”。人们常常会用星辰的变幻来比喻不可捉摸的人生,就好像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说的那样,“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深沉的夜空中,那女子首先看到的,是牛郎织女星,牛郎织女是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们隔着一道宽宽的银河,“长宵嘹唳鸿命侣,河汉苍苍隔牛女”,想到了牛郎织女的遭遇,就想到了自己的命运,牛郎织女还能够一年一度相会呢,可是,那战争和徭役却是无穷无尽的,要到什么时候,她才能再次见到自己的丈夫呢?“星汉西流夜未央”,对于女主人公来说,那深沉的夜,是漫漫永夜,再也难以看见明天的太阳。于是,她便向天发出疑问,“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向上天的控诉,不独独是质问上苍,牛郎织女因何过错而不得相见,也是在向上天诉说自己那不幸的命运。
   其实,在这首诗中,并没有详细地提到战争的场面,没有直接地将那种血雨腥风的场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正相反,它写得非常缠绵,有一种百转千回,凄婉哀怨的感情,所以才会有人说曹丕是“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这样或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此诗名为《燕歌行》,但是,却并未真正写出燕赵之地的慷慨悲歌,反而显得凄苦哀怨,是不是不太符合诗歌的题目呢?并非如此,无情未必真丈夫,曹丕正是通过对一个描写一个普通女子的内心独白,来反映出战争使得人们妻离子散的残酷。就像有人赞的那样,“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
  
   由于曹丕的这首《燕歌行》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后人往往模仿他,用《燕歌行》来创作怨妇诗。写过《燕歌行》的人很多,不过,基本上都没有脱离曹丕原诗的风格,大多都是描写秋冬之季,描绘女子思念自己远在他乡的丈夫,描写那女子的心理活动或者是动作行为,写得极尽缠绵,哀婉动人。
   比如谢灵运,他虽然最擅长的是山水诗,不过,他也曾经写过《燕歌行》,和曹丕一样,他也是先从季节写起,写到了初冬季节,北风呼啸,一位女子,思念戍边的丈夫,同样,她也拿出了瑶琴,抚上了一曲,“调弦促柱多哀声”,于是,悲不自胜,便遥望明月星辰,“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虽然和曹丕的诗歌在用词上不同,但是,整首诗歌的结构,所描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并无多大新意,就好像是歌手将原来的歌曲,重新谱曲填词,翻唱了一番那样。
   要说同样是以《燕歌行》为题,写得最与众不同的,还要算是唐朝的高适。在曹丕的诗歌中,虽然说暗含的语义中有士兵戍边的内容,但是,在字里行间,却并没有出现和边关、战争有关的字眼儿。可是,高适就不一样,在他的《燕歌行》中,字字句句都是写那征伐戍边之事,一改原诗缠绵悱恻的风格,竟然变得豪情万丈,激昂慷慨。这也难怪,谁让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呢?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不愧是写边塞诗的圣手,这首诗歌,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豪壮之气。当战火起于东北的时候,将军奉命杀敌,他原本就是驰骋疆场的铁血男儿,再加上天子有特别的赏赐,便更加豪情天纵了,于是,旌旗招展,鼓角争鸣,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奔赴边疆。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是诗歌的第二段,在这一段中,高适着重描写的是具体的战争场面。两军对垒的时候,士兵们所处身的战场,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那正是有利于胡人奔驰来往的开阔地带,于是,敌人来势汹汹,有如暴风骤雨一般袭来。面对强悍的敌人,唐军伤亡惨重,于是,不得不在士兵疲惫不堪的时候,解围退兵。不过,诗人高适最想说的,其实并不是战争的惨烈,而是唐军为何会惨败的原因。敌人的凶悍,其实并不是唐军战败的最主要原因,主将的骄奢轻敌,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仅仅只是“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七个字,便已经将唐军将领的昏庸无能,描写得淋漓尽致了。
   试想一下,“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场激烈的战斗过后,“白骨露于野”,战士们拼死苦战,埋骨黄沙,可是,那些将领们却恣意逸乐,而且还可以全身而退,甚至还冒领军功,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其实,在诗歌开头的部分,诗人高适已经埋下了伏笔,“天子非常赐颜色”,由于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便使得将领因此而产生了一种自傲的情绪,而这正是造成唐军惨败的原因之一。
   在描写完战争的惨烈之后,高适笔锋一转,开始描写征人、怨妇两地相望的思忆之情。不过,和曹丕等人写的《燕歌行》有所不同的是,高适在描写思妇和征人的时候,所着重体现的,并不是缠绵悱恻的深深思念,更多的,是一种悲壮、激愤的心情。“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在这里,高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就好像是一首对唱的歌曲一般,将思妇和征夫的心理对照来写,慷慨悲歌,催人泪下。对于征人来说,杀气成云,刁斗传寒,自知已经生还无望的战士,决定以死殉国,生不能回归故里,就让自己的魂魄重回家乡吧,颇有一种“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悲壮。而少妇呢,或许,在她的心中,也早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但是,她却仍然不甘心,依然独自守候,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古有孟姜女千里寻夫,只可惜,边塞茫茫,苍茫无边,又哪里真的能够找到丈夫的身影呢?
   最后,“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用这样的四句诗来总结全篇,更是有一种悲情。士兵和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可是,他们的心中却丝毫都没有想要封侯拜相的想法,或许,他们只是想保家卫国,护卫国土,同时,也保护那个远在家乡的爱人。“岂顾勋”这三个字,和骄奢的将帅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诗中最后提到的那位李将军,则是再次借用古人,和那些现如今的将帅形成对比。李将军指的是汉朝的大将,飞将军李广,据说,这位李广不但英勇善战,身先士卒,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而且,处处爱护士兵,遇到缺粮少水的时候,总是要让士兵先吃饱喝足之后,自己才会用餐饮水,所以,士卒“咸乐为之死”。或许,千百年来,士兵效命死节,可是,将军们却沽名贪功,也只有这位李将军,是个和士兵同生共死,与子同袍的人,这真是极大的讽刺啊。不过,或许,这句诗,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生入死,效命朝廷的良将李广,一生却时运不济,最终没有封侯拜相。诗人高适正是借李广的典故,来暗示那些封建统治者不能知人善用,更深层次地加深了诗歌的讽刺力度。
   曾有人赞美高适说:“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或许,这首诗歌便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同样都是《燕歌行》,高适的这首给人们的感受,却和曹丕的《燕歌行》完全不同。曹丕自始自终,并未详细叙述战争的场景,而高适,却是通篇全部都描写战场的情景,不仅如此,他还进入到深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战争成败得失的原因,用《燕歌行》来写这种题材的,高适是第一人,真可谓是独树一帜啊。说实在的,虽然唐朝边塞诗盛行,可是,诗人们所描写的内容,一般都只是描绘战争场景,描摹边塞风光,最多也就是写一些同情士兵的内容。而高适呢,在他的《燕歌行》中,他不仅写了上面的这些内容,还理性地分析了战争,如此看来,就算将这首诗歌称为唐人边塞诗中的第一力作,也并没有什么夸大的地方。
   诗歌创作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高适也不例外,这首诗歌其实是高适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写的,在诗歌的前面,有一段序言,说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由此可见,这首诗歌的创作,是因为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而写的。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结果由于安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高适就是有感于这件事情,才会发出了感慨,写下了与众不同的《燕歌行》。
   同样都是以《燕歌行》作为诗歌的题目,曹丕的《燕歌行》写得凄惨哀怨,诉尽了离人的幽思,而高适的《燕歌行》呢,则写得豪迈悲壮,赞颂了士兵的英勇,痛斥了将领的庸碌。虽然说,两者所写的内容并不一样,可是,诗歌所反映的主旨却是一致的呢,不管是曹丕还是高适,他们都用自己的笔墨,痛诉了战争的残酷,对处于战乱中的人们,表达了深深的同情,表示了对和平的渴望。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词句,所抒发的却是相同的胸臆,两个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诗人,都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如果这样看的话,这不一样的《燕歌行》,其实也可以说是一样的呢。 【文苑★散文】不一样的《燕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