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时候的趣事

 灵灵钥 2022-06-10 发布于天津

这两天天气闷热,大街上飞着不少蜻蜓,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扑蚂蛉

我们老家那块儿管蜻蜓叫做“蚂蛉”,就是用现在大街上清洁工扫地的大扫帚,在大街上追着蜻蜓扑。小时候污染少,那时候夏天蜻蜓很多的,一扫帚下去多的时候能扑到四五只。扑在地上后是不能马上抬起扫帚来的,要扒着扫帚枝条的缝隙找到蜻蜓,取出来。把那些品相好的带回家去,放在纱窗上让它们捉蚊子。那时候的蜻蜓大都是黄色的,也有全身通红的,我们那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红媳妇”(还记得小虎队那首“红蜻蜓”吗?,小虎队那是可是我们这一代的偶像,相当于现在小孩们喜欢的TF-BOY。还记得前几年春节晚会上小虎队歌曲联唱,看第一次没啥感觉,第二天看重播的时候,我竟然莫名的啜泣起来。唉,我曾经的青春呀!)。还有就是经常在水面活动的大个蜻蜓,大都是绿色的,也有蓝色的,是很少见的品种。

炸蚂蚱

现在这可是野味餐厅的一道名菜了。我小时候,有那么一两年赶上闹蚂蚱的时候也捉来炸着吃的。挺简单的,那时住的是胡同,每条胡同有一两家外面墙上为了方便夜间走路是安了灯的。把那灯打开,自然就会招来很多蚂蚱,落在墙上地上哪哪都是。慢慢的靠近,轻轻的举起手,一扑就能抓到,然后扔到蛇皮袋子里,一晚上少说也能逮上半袋子。然后就是处理,把翅膀和六条腿揪掉,把头慢慢拧下来,慢慢往外拉,就能把肚子里的东西带出来,然后就可以锅里放点油炸着吃了。闹蚂蚱那两年要是赶上饭口去别人家串门,十有八九会看到人家也在炸蚂蚱,只是各家做法各有不同,有的只把两个大腿揪了,四个小腿、翅膀和脑袋还都留着,也有人家先拿盐水腌过之后再炸的。我印象那时候还是能吃下去的,现在却看着没有食欲,也可能是现在农药太普及了,不放心了吧。

孵刀螂

刀螂就是螳螂,小时候村里有很多树上有刀螂籽,看着像个疙瘩附在细的树枝上。据说能烤熟了吃,不过我可没试过。记得有一年摘了几个,带回家里放在炕头的席子底下,就给忘记了。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忽然发现炕上有四五只绿色的小刀螂,很是纳闷,一般这东西跑到屋里来也就一只,能跑进两只的可能性都很少。于是寻踪觅迹,撩开席子一看,一窝了,于是赶紧收集起来,把它们都放回到屋后的树上。现在想想,这种孵化的方法应该比野外自然孵化的存活率要高好多呢!

其实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比如:孵花蜂儿(孵蝴蝶)、吃姑娘果等等,随着社会的变迁,现在小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我们那时候少多了,这种趣事都变成手机上的文章了。

喜欢请转发文章并关注我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