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西北贾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我这个人打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书,小时候家里穷,也没太多钱买书,只能找到啥书就看啥书,我爷爷是离休的教师,家里有很多那个年代的教材,实在没书看了我就把那些教材挑着能看的都翻了一遍,不管懂不懂,囫囵吞枣的先吞进去了。用手不释卷这个词有点过了,但是大量的闲暇时间都用来看书总是没错的。

       后来家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慢慢就可以自己买书看了,当时的地摊上有太多的盗版书,为了省钱,买过一段时间的劣质货色,结果就是错别字太多,经常性的缺页少页,根本无法保证阅读的美感,只好全扔了,那个阶段主要看的是《三国演义》、《封神榜》、《穆桂英挂帅》、《水浒传》、《西游记》、《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等等国内外的各类图书以及大量的的科幻小说。

       工作之后,终于有大量的余钱可以买书了,随着三观的逐渐形成,目前最喜欢看的书籍是历史、传记、心理学、管理学等书籍。随着快餐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也看了不少类似的书籍。在不计算碎片阅读的情况下粗略算来每年阅读个几百万字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读了这么多书之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选择书籍的经验。那就是一定要多看经典,多看名家作品,多看获奖作品。自人类有书籍以来出版物浩如烟海,想大量涉猎那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阅读,如果摸起一本书来就看,一旦书有问题那纯粹就是浪费时间了。我以前就经历过这个阶段,是书就看,当时想书再烂也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道理是没错,但是很多书看完之后最值得我反思的就是以后再也不看这种辣鸡了。相反那些名家名作,获奖作品确实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你想看正史,那就要看《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但是倒过来你要是想看小说的话那就要看《三国演义》了,《三国志》不适合你。只要你不把小说当正史就行。再比如你喜欢看明史,那就一定要看吴晗先生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不能算是正史的。

       最后再提几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这几年政治倾向性太强了,已经沦落为政治工具了,不看也罢。相反我倒是推荐那些获奖热门但是最终没有获奖的作家作品。比如2015年获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总统给她的评价是:“还没获得这一殊荣就飞离祖国并卖力地给自己的国家泼脏水。”但是一直陪跑的村上春树不一样,那是得到大众认可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