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人间失格》,一些惶恐与震惊

 小贵杂文 2022-06-11 发布于广东
看到某平台搞促销,就一下子买了不少书籍,其中,就包括这本人间失格。选了它,一是觉得挺多人看,二是觉得好像知名度很高,三是觉得价格实惠,四是觉得这书名也有点吸引人。

今天受到一些触动,回想自己买了一本叫做人间失格的书籍,突然想看看。找了一下,这书还包装很好,这多少有点滑稽。翻开一看,原来这本书是合集,几篇合在一起,而人间失格是最重要的一篇。大概看了一下,只有一百来页,本想明天再看,又想着明天可能还有事情,现在不看,可能又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一百来页,一般三个来小时可以看完,想着还不困,就看看。话说,之前这些文字有必要写出来吗?记得之前有人跟我提过这方面的问题,没想到,虽然不记得谁提了,但自己却仍旧没改掉这个习惯。

回归正题,说说这篇文章,或者说说读后感。第一次接触这类文章,很是震惊,居然还那么多人看过,不知其他人看过是什么感受?对其后来影响如何?至少,我现在的心都还未平复。面对文中主人公,自己的感受,跟网上那些介绍还是差距很大。最简单想法,人怎么可以这样?后来再想想,有些人还真有可能这样。有些感受,都不好在公众号里表达出来,以免不通过。也想起某个同学,有点点类似情景,不过,他没喝酒也没抽烟,也没有做那些事情,头脑很清晰,但是有些做法些许格格不入,却也同样受到一些人的肯定。不过这样说,读者也许也看不懂讲什么。

人世当中,是否有:当我们明知道有些做法是不对,也想着去改变,却行动上仍旧朝不对的方向在动?

人世当中,是否有:即便知道某人不对,也心甘情愿给予对方自己的全部?

人世当中,是否有:当我们内心压抑过多,选择的是逃避,而不是面对?甚至让问题进一步恶化?

当我们面对与自己理想差距甚远的时候,是坚持理想,还是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

文中的主人公,内心是压抑的,压抑到有些扭曲,有过理想和努力,却更多选择逃避和不负责任,也知道自己在逃避和不负责任,进一步加深自我内疚与不安。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跟他父亲的教育有关,和他家庭环境有关,也和那个“利用”他的那个“朋友”有关,他“朋友”又为什么那样对他?也跟当时社会环境有关。他没有调和好。

想起前不久新闻那个忍受不了老妈教育方式而走了极端的孩子。父母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理念如何协调?我们的非智力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是否衔接?如何对待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偏差?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