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痛悼念!96岁中医骨科泰斗、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逝世!

 南京栖霞百仁 2022-06-12 发布于江苏

国医大师、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刘柏龄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5日2时44分逝世,享年96岁。

图片

刘柏龄教授

刘柏龄,1927年生,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中医骨伤名师”,东北天池骨伤流派“刘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以及第二、三、四批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继承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医学顾问,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继承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吉林省“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并被美国国际中医药学院授予荣誉博士。

刘柏龄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全国华佗金像奖和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他“国医楷模”称号及“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成就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刘柏龄教授崇尚“肾主骨”理论,提出“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形成了当代的“补肾学派”。其从医60余年,获长春科技发明与革新一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吉林省高等院校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

图片

矢志岐黄,继承创新为人民

刘柏龄教授手迹

刘柏龄教授出身于三代世医家庭,随叔父刘秉衡学习中医,弱冠之年即悬壶行医,事伤科兼外科。1955年任教于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长春中医学院建立,继任教师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医学史教研室、外伤科教研室主任。讲授中国医学史、中医外科学和中医伤科学课程。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并于198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

在临床中,刘柏龄教授强调局部与整体并重,内治与外治兼顾,尤其注重手法的应用与研究。其荟萃隋、唐以来伤科手法精华,进行整理研究、实践,自成体系。刘柏龄教授将整骨手法归纳为牵伸、屈转、端挤、提按、拿捏、分顶、拉抖、推拿八法,并创立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二步十法(即第一步的按、压、揉、推、和法,第二步的摇、抖、搬、盘、运法)和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三搬一牵一针法”,以及旋转牵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手法。

刘柏龄教授运用“肾主骨”的理论提出了“治肾亦即治骨”学术思想,研制了治疗骨质增生病的有效新药——“骨质增生丸”。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创制的处方“接骨灵”,经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具有优良的接骨续筋作用,能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缩短骨折疗程。1988年,该药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此外,刘柏龄教授还研制了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药怀炉”等。

刘柏龄教授一生从事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从医70余年,任教60余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他向我们展现了国医泰斗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苍生大医,什么才是一名医生的责任。我们继承前辈临床经验的同时,更要学习他对于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沉痛哀悼!
大师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