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提的智慧殡葬就是利用各地政务服务网的APP或民政系统的小程序的方式以“互联网+”来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殡葬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通过加强在线服务能力,实现数据的分享与交互,借助大数据分析机制,完善殡葬服务体系和监督惩戒机制,增强殡葬科学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在2018年,民政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该文件指出互联网+殡葬的发展目标。而且,近年来各级地方政策也在积极颁布与落实智慧殡葬相关文件和活动。 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智慧殡葬行业相关政策 国家部门或省市名称 | 政策名称 | 要点 | 民政部 | 《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 | 到2020年,殡葬服务机构基本实现业务办理信息化,国家和省级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与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有效对接,国家基础殡葬信息数据库初步建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 成都市 | 《成都市绿色殡葬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2021年10月,成都还将建成成都市智慧殡葬服务监管系统平台,实现遗体全程跟踪和殡葬服务全链条监督,并将服务监管系统纳入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方便手机终端APP接入,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 | 四川省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0〕88号)》 | 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依托全省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整合民政、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死亡人口数据,建立死亡人口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构建统一的殡葬服务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天府通办”及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殡葬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在线选购、网上预约、远程告别、网上支付、网络祭扫等服务,提高殡葬在线服务水平。建立群众自主评价服务体系和服务机构黑名单管理制度 | 广东省 | 《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 明确,“十四五”期间,现有公墓中新开发墓区和新建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100%。到2025年,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提出了构建惠民殡葬、构建绿色殡葬、构建文明殡葬、构建法治殡葬、构建智慧殡葬等五大主要任务共15项。 |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智慧殡葬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2022-2029)》 同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加快智慧殡葬行业建设,并取得了好的成效。如2020年8月28日,山东省烟台市首个“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在福山区殡仪馆上线,实现了殡葬各项业务流程管理服务向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转变;“i深圳”民政局专区增加了“粤省事”—“云祭扫”服务,点击“新增祭扫先人”,完善先人信息,网上祭扫寄托哀思,并支持现场祭扫预约和代理祭扫服务等;上海金山区积极搭建“一码到地”智慧殡葬平台等等。 目前我国主要地区对于智慧殡葬行业建设情况 地区名称 | 智慧殡葬行业建设情况 | 山东省烟台市 | 山东省烟台市首个“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在福山区殡仪馆上线,实现了殡葬各项业务流程管理服务向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转变。通过“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移动智能终端,记者看到,该平台涵盖了殡仪服务全流程各环节的业务办理,从收到群众治丧信息、殡仪人员上门服务接运遗体,到完成火化家属领取骨灰对服务作星级评价,从选择服务项目到即时出具电子发票,福山区殡仪馆所有业务办理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实现了接运遗体、服务洽谈、守灵告别、火化、领取骨灰等环节的信息共享互通,推动传统殡葬服务向现代转型 | 深圳市 | “i深圳”民政局专区,增加了“粤省事”—“云祭扫”服务,点击“新增祭扫先人”,完善先人信息,网上祭扫寄托哀思,并支持现场祭扫预约和代理祭扫服务 | 上海金山区 | 积极搭建“一码到地”智慧殡葬平台,即通过一个二维码,实现从“入馆(遗体接收处置)”到“入盒(骨灰流向跟踪)”再到“入地(依法入葬)”的全闭环管理、全流程监管。并且,已形成“1+2+16+82”的殡葬设施格局(1家殡仪馆、2家经营性公墓、16家镇级公益性埋葬地和82家村级公益性埋葬点),主要推行三种节地生态葬式(墓林葬式、草坪葬、壁葬) | 苍南 | 将符合相关规定的老坟附上“苍南县智慧殡葬系统”的二维码,并通过该二维码,将该坟的实拍照片、建造年代、建造面积等详细信息,传输到该县自主研发的智慧殡葬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 | 三亚 | 推行“智慧殡葬业务管理系统”、使用“三亚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祭扫、网上祭扫服务等。市民可关注“三亚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公众号页面设有中心资讯、便民服务和线上追思等板块,包括预约祭扫、预约车辆、代为祭扫、线上建馆等10项便民服务。线上追思平台可为市民提供建馆、寄语、献花、上香、点烛等网上祭奠服务。市民如果不能到现场祭扫,也可通过网上或电话进行预约殡葬服务机构代为祭扫。 | 诸暨市 | 构建“身后一件事”业务管理平台,推出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殡仪服务可视化项目。届时,火化预约、远程告别、在线缴费、墓型查询、丧事扰民举报等所有涉及殡葬的事项,都可以通过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移动端办理。此外,办事流程透明化也是把“身后事”办好的必要措施,殡仪服务可视化项目完成后,逝者家属通过大屏幕就可以看到馆内殡仪、殡葬等业务全流程办理进度。对亲人的哀思,也可以通过手机提交后在大屏幕上显示 | 厦门 | 通过“智慧殡葬”中的“孝管家—白事通”在线服务平台,可以清楚明白所有的办事流程,“多件事”被整合为“一件事”。遗体冷藏、接运、火化、安放等后事处理方面,市民可自主选择、明白消费。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选购、在线支付、远程告别、网上祭奠、网上预约预订等,解决了“黑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骨灰安放后,市民还可通过这一平台,察看、监督骨灰盒的管理问题。 | 温州市平阳县 | 打造殡葬事宜“零跑腿”模式,开发手机APP殡仪服务系统,并与政务网对接。各地设立24小时上门服务热线,成立专职上门服务队伍,由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殡葬事项,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家办好相关手续 |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智慧殡葬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2022-2029)》 金山区殡葬管理建设“一码到地”流程图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智慧殡葬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2022-2029)》 而在市场需求方面,近年来,受政策执行情况以及人口老年化因素影响,我国遗体火化率和死亡人数稳定增长,对殡葬行业需求不断上升,智慧殡葬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到998万人,其中火化遗体数为522.7万具,遗体火化率为52.4%,2020年火化遗体数达555.8万具。 2013-2020年我国死亡人数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智慧殡葬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2022-2029)》 2012-2020年我国火化遗体数及火化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智慧殡葬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2022-2029)》 综上所述,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在加上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这将为智慧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WY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