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红队策略赢得一切竞争

 新用户49272060 2022-06-14 发布于广东
 红队策略就是一种故意唱反调的机制。跟什么唱反调呢?跟自满情绪、群体思维这些常见的思维缺陷唱反调。具体来说,这种方法是要测试人们的战略和计划,找出其中的漏洞以及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

红队策略是帮我们在头脑里给自己这方组建一个友好、可靠的“敌人”。说他是可靠的敌人,是因为,他会像真正的敌人那样,绞尽脑汁地找出计划中的纰漏,想尽办法看穿我们的弱点。说他是友好的敌人,是因为,他也会帮助我们降低失败风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红队”这个词诞生得比较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时候的普鲁士军队,会通过模拟作战来训练军官。因为普鲁士的士兵大多穿着蓝色的军装,于是,蓝色的木块就代表作战的主队,而红色的木块用来代表敌人。

“911”之后,这个事件的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最大的失败,是想象力的失败。罗特科夫意识到,美军需要创建一套策略,全方位地挑战自身,这样就能在对手行动之前发现弱点,避免战略失误所导致的失败。

红队策略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红队策略是一门科学,就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技术,帮助我们意识到认知偏差的存在、它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克服。

红队策略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使用时没有一定之规。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人,创造性地使用工具和技术。

红队策略不是无意义的抬杠,而是建设性对抗。这样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故意揭谁的短,而是要促进组织更加深入地思考、优化战略。红队策略不仅要指出错误,还要提供新的见解。

为什么我们需要红队策略?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揭露隐藏的威胁,发现潜在的问题、陷阱和机会。我们的大脑一走捷径,人往往就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知识的诅咒”指的是一种认知倾向,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某方面拥有了很多知识,就无法去理解那些缺少这方面知识的人是怎么思考的,“知识的诅咒”往往会成为企业成功路上的障碍。

“损失厌恶”是指我们宁愿选择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得回报,它会让人用短期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长期思维。这是因为,组织在作决策的时候,常常会被群体思维影响。

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偏见,一个组织无法识别自己的逻辑谬误,就无法避免这些威胁。使用红队策略,能让我们提前看到计划中的弱点,及时地纠偏、优化,确保决策的合理性。

如果你想要组建红队,有一个大前提必须满足,那就是组织高层的支持。这其实是在要求,你的领导得是一位好领导,能够保持谦虚,愿意承认自己的决策有改进的空间,有足够的胸怀接纳新的想法和见解。

一支专业的红队,有长期、专业的分析人员团队,有相应的红队工具,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全面分析。但这种常设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会占用大量人才、金钱资源,普通的组织可负担不起。而临时的特设红队,模式很灵活,主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出发。

选好了自己的组队模式,并不算完,还有事情要做。要筛选红队队员,最好能选那些有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要确保队伍的多样性;还要保证,他们能拥有说真话的自由,这样红队才能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一个完整的红队分析通常有这么三个阶段:首先是质疑阶段,就是质疑规划过程中,那些想当然的论据和假设。进行关键假设检查法,需要我们先列出一个假设清单,检查每个假设,剔除掉不必要的假设,通过提问来质疑剩下的每一个假设。

接下来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想象力,就是要利用想象力,收集尽可能多的可能性,这时候,就可以使用由外及内思考法。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把问题放到更大的背景下,然后像剥洋葱一样,从外到内,一层层分析。

最后阶段的关键词是逆向,就是采用逆向思维来挑战计划,迫使组织采取其他的思考角度。红队队员可以进行魔鬼的辩护,先审查一下所有相关的信息,然后试着用同样的数据,构建一个完全矛盾的论点。

一个组织如果有了红队,相当于多了一种战略储备,而一个人的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能正常行事,那就是第一流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