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哥“俗人读史”之——“来无影去无踪”的新四军叛变团长

 金色年华554 2022-06-14 发布于江西

1941年9月的一天,根据上级布署,退守皖北的新四军四师10旅刘震部与防守淮海的新四军三师9旅张爱萍部对调,意在调整保护10旅这支由红25军改编的以344旅下属的687、688、689团部分南下部队为基础,加上进军豫皖苏边发展的地方抗日武装扩编而成的队伍,但在过运河时,该旅第29团团长王德荣却和自己的俘虏、一个伪中队长一起叛变投敌了。史称“泗县(今洪泽县)南郑集叛逃事件”。

一哥“俗人读史”之——“来无影去无踪”的新四军叛变团长

其一、王德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王德荣这个人的生死、籍贯现在已经无从查考,新四军军史中说“王德荣原为国民党军队士兵,红军时期被我部俘虏后留队,由于他作战勇敢,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因而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用,职务提升得较快”。其余没有过多的说明,但在此前部队的历次整编中有其蛛丝马迹:一是1936年4月14日,第十五军团整编时,下属的78师(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232团团长即为王德荣;二是1937年8八路军成立时,其任115师344旅388团2营营长;三是1937年12月18日,689团(团长韩先楚,政治委员崔田民)成立,王德荣任1营营长;四是1940年2月八路军南下时,刘震改任344旅旅长,王德荣升任689团团长;五是八路军南下改为新四军4师后,刘震任10旅旅长,王德荣任下属的29团团长。从其经历来看,红军长征结束时已经是个团长了,在抗战初期是个营长,不久又提升为团长,也算个“李云龙”式的人物吧。

一哥“俗人读史”之——“来无影去无踪”的新四军叛变团长

其二、王德荣为什么会叛变

关于其叛变原因,新四军军史认为是“因在半古店战斗中,该团遭受了重大损失,战后受到领导批评而心怀不满,加之环境艰苦终于悲观动摇”所致。这里边说出了三条原因,一是打了败仗,这是事实,新四军四师在豫皖苏边因为种种原因吃了败仗,客观上有战略意图不明,根据地政权立足未稳、部队扩编过快、政治思想差、战斗素养差,加之敌强我弱、日伪蒋同流合污所致,但当时10旅官兵上下对于彭雪枫将军“一对一”的对抗战打法是有意见的,这也是事实,不然的话,黄克诚将军也不会提出部队对调的建议的;二是受了领导批评,这个也是事实,当时四师首脑在皖北仁和集进行了政治军事检讨会,彭雪枫作为主要负责人是做了深刻检讨的,新四军军部也适时地调整了四师领导班子,调邓子恢同志到四师任政委,恐怕受到批评的也非他一个团长,而且也并没有调整他的职务,紧接着不又打了几个小胜仗吗;三是环境艰苦,产生了动摇心理,这个有可能,但总不比红军时期艰苦吧。那么其真实的内心到底是什么呢?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一哥“俗人读史”之——“来无影去无踪”的新四军叛变团长

其三、关于此事的处理

王德荣事件发生后,政委王德贵(开国少将)也被调出,由10旅参谋长沈启贤(开国少将)任29团团长,旅部组织科长田养泉(开国大校)任政委。同时在全旅部队中进行思想教育,消除恶劣影响,稳定部队的情绪,增强夺取胜利的信心。

1942年,10旅进抵淮泗区之南区域后,根据上级决定,11旅的33团1600余人分别补入10旅各团,同时,10旅将红军时期入伍的战斗骨干100余人(内有营、团干部16名)调往四师。当年实行主力地方化时,又将28团1营、3营并入29团;28团2营充实到地方武装部队。这样344旅的三个团:688团撤销番号,687团调到新四军三师8旅,仅保留689团。

另外,关于王德荣本人下落,史称:不祥。#历史那些事# #红色血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