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夏天,曹玉海给未婚妻留下这样一句话,毅然决然地奔赴了朝鲜战场。 这是曹玉海第三次参军了。像他说的那样,打仗是为了和平与幸福,可和平、幸福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已经感受不到了。 这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把一腔热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第三次参军,“国家需要我这样的老兵”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在中国武汉大街上,一个男人正焦急地奔走。 这个男人叫曹玉海,是武汉一所监狱的监狱长,他跑到大街上是因为听说老部队第三十八军奉命北调正路过武汉。曹玉海找老部队不是想和战友们叙旧,而是敏锐地感觉到好像有地方要打仗了。他想,如果边境需要守一守,那国家需要我这样的老兵。 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老兵从未忘记。 一级战斗英雄曹玉海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玉海还真找到了奉命北上的114师,他要求再次参军。领导当然希望队伍中能有曹玉海这种在战场上立功无数的英雄,但也知道曹玉海是因为重伤后身体虚弱才转业到地方的,很担心他的身体,劝他说:“你已经转业了,就在地方上好好干吧!” 但曹玉海软磨硬泡,最后终于说服了领导,重新参军,并担任营长。 这是曹玉海短暂的一生中第三次参军了。他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战场上,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出身贫穷,由嫂子养大的苦娃曹玉海1923年3月出生于山东莒南县涝坡镇东店头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6岁时,父亲因为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打死。9岁时,曹玉海开始给地主放羊,这一年,母亲染病去世。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祖父被鬼子用刺刀捅死,曹玉海兄弟姊妹由年老多病的祖母照顾。祖母去世后,靠嫂子拉扯长大。 1943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进驻莒南县,不到20岁的曹玉海身负国恨家仇,参加了八路军。但参军后不久,曹玉海就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受了重伤,被部队安排送回家养伤。 伤愈后,原部队转战他地,曹玉海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系,心急如焚。 当年秋天,曹玉海听到有一只八路军在家乡附近驻扎,就跑了过去,要求再次参军。这只队伍是起义后归八路军建制的原东北军111师,部队领导知道曹玉海是山纵二旅的,让他找原来的部队。曹玉海说:“我不能再等了,要早上前线报仇杀敌,就参加你们的部队吧。” 曹玉海的坚持打动了领导。就这样,曹玉海第二次参加八路军。 后来,曹玉海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滨海支队二十六团,他在三连当战士。 1945年6月,曹玉海的三连在重罗山一带阻击进犯的日伪军。曹玉海和战友们顽强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冲锋。敌人准备逃走时,他们又灵活地迂回至敌侧后,狠狠打击了敌人。战后, 曹玉海被滨海支队授予“战斗模范”称号。 一生戎马,立功无数当年9月,曹玉海随部队挺进东北,10月任班长,1946年1月任排长。 1946年4月,国民党新一军、七十一军试图抢占战略要地四平,曹玉海所在的三连奉命坚守四平东部的一个高地。敌人先以密集炮火轰击,然后用400余人发起集团冲锋,曹玉海和战友们沉着应战,敌人未能前进一步。后来,三连人员伤亡过半,大部阵地被敌人占领。关键时刻,曹玉海端起刺刀,第一个冲入敌群,和敌人展开肉搏战。在他的带动下,战士们也纷纷跃出战壕,最终打垮了敌人,守住了阵地。 此次战斗,三连共歼敌300多名,曹玉海被评为师级“战斗模范”,被军部评为战斗英雄,是“保卫四平十勇士”之一。 随后,曹玉海还参加了1947年的夏、秋、冬季三大攻势,参加了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辽西会战,直至解放沈阳。 在东北战场上,曹玉海参加重要战斗20余次,负伤6次,2次被评为师战斗模范,7次立功(其中三次大功),获“勇敢奖章”5枚。 紧接着,他跟着部队入关,参加了天津战役,又南下中原,参加了渡江战役。 1949年3月,曹玉海开始担任营长职务。6月,他在湖北宜昌战斗中再次身负重伤,部队安排他到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组织上决定他转业到武汉监狱任监狱长。 于是出现了前面的那一幕——监狱长曹玉海同志满大街找老部队,要求第三次参军。 转战朝鲜,获得“钢铁营长”称号老兵不是盖的,刚进入朝鲜,曹玉海的队伍就打了一个漂亮仗。 部队1950年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踏上抗美援朝战争前线。11月1日,部队穿过已成为一片废墟的熙川市,在檀峰地界与敌伪六师十九联队打了一个遭遇战。此战,曹玉海营消灭了敌人一个营。他所在团还活捉了五个美军顾问,这是我军第一次俘虏美军军官。另外,他们还从敌人手中解救了五名朝鲜人民军女战士。 此后战斗中,曹玉海屡立战功。 第一次战役中,他指挥手下一个连队配合友军,俘敌美军顾问和伪官兵400多人。随后,他又率部防守月峰山,并利用敌人害怕近战夜战的特点,先后多次偷袭敌人阵地,把正在唱歌、跳舞的鬼子兵打死了不少。 第二次战役中,曹玉海率领一营占领了阳站,消灭土耳其旅一个加强营600余人。 第三次战役中,曹玉海带领一营担任突击任务,突破了敌人苦心经营的号称“钢铁防线”的阵地,深入敌人腹地40公里。战斗前,曹玉海多次反穿棉衣(白色在外),在雪地里爬向敌人阵地前沿,亲自勘察地形。随后,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中,泅渡过江,向敌人发起猛攻。 此战歼灭美军330余人,获各种火炮40余门,轻重机枪20余挺,汽车36辆。这些装备与当时的志愿军两个炮兵团相当。 这次战斗后,曹玉海赢得了“钢铁营长”的美誉,他所率领的38军114师242团1营也被兄弟部队誉为“铁军”。 最后的战斗,“与阵地共存亡”1951年1月,曹玉海奉命率领一营守卫京安里以北,主阵地在三五○点三高地。这是他最后的战斗。 三五○点三高地居高临下,能控制通往利川、水原、龙江三座城市的道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这个高地三面临敌,难以防守,必须交给一个最优秀的部队才行。 领导们选中了曹玉海的一营。38军副军长江拥辉亲自把曹玉海叫去,交代任务。交代任务时,江拥辉心中五味杂陈,把谁放在那个高地上,就意味着让他们以命相搏、以死相拼,曹玉海这么优秀的干部和一营这样优秀的团队,他实在有点舍不得,但大局为重,又不得不这么做。 曹玉海也知道这仗难打,但仍坚定地说道:“我们营从来没打过败仗,首长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为了表达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曹玉海把营部设在三五○点三高地主峰上。 敌人蜂拥而至,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发动猛攻,负责正面攻击曹玉海阵地的是美军骑一师,是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王牌部队。 战斗整整打了七个昼夜,敌人的炮弹如狂风骤雨一般,几乎从没有停歇过。但他们一步也没有踏上三五○点三高地,被打退了几十次,山坡上铺满了美国人的尸体。 但志愿军也几乎伤亡殆尽了,首当其冲的二连阵地只剩下4名战士,全营还能战斗的只有三十多人。武器弹药也用光了,有战士手中的枪支因过度使用失灵了,有的战士只剩下了几枚手榴弹。 敌人又一次发动攻击,逼近了营部所在的主峰。曹玉海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他给团长孙洪道打了最后一个电话:“团长,敌人已经包围了我的营部!我跟你告别了团长!” 孙洪道对着电话大吼:“实在不行就放弃阵地,找机会突围出来!” 放下电话,孙洪道失声大哭。他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手下这个最优秀的营长了,他太了解曹玉海了,这个血性的汉子除非牺牲了,否则谁也不能让他放弃脚下的阵地。 果然,曹玉海没有选择突围,而是带领着剩下的战士们继续与敌人血战。 最后,两颗子弹分别击中了曹玉海的头部和胸部,他英勇牺牲,实现了与阵地共存亡的誓言。 曹玉海牺牲时,年仅28岁。 曹玉海牺牲后,一营教导员方新也牺牲了。志愿军当时有这样一条规定,营里两个主官一个牺牲后另外一个必须撤下去,为日后的重建保留火种,所以方新选择突围,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方新沉默着打完手中所有子弹,然后抱起一枚已经拔掉引信的迫击炮弹,冲向了敌人。 三五○点三高地最终守住了。当另外两个连队前来接防三连阵地时,阵地上只剩下两名身受重伤的一营战士。一营用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消灭了680多名美国兵,这也是志愿军营级建制歼敌最多的一次,更重要的是,他们守住了高地,为志愿军赢得了整个战役的主动权。 战后,志愿军总部追授曹玉海为“特等功臣”,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铁汉柔情,“死了对不住人家”后来,人们在安葬英雄曹玉海的时候,在他的衣服里发现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原来,在去朝鲜之前,曹玉海已经有了结婚计划,未婚妻是一名护士,两人在曹玉海受伤疗养时相识相爱,并有了婚约。 孤儿出身的曹玉海,显然更懂得家庭的温暖,但为了祖国和人民,他最终说服了未婚妻,放弃了组建家庭,选择了赴朝作战。 曹玉海随身携带了一张未婚妻的照片,在部队北上时给战友姚玉荣看过。姚玉荣问他为什么不结婚后再走,曹玉海严肃地说:“万一我死了,对不住人家。” 2000年4月,抗美援朝战争结47年后,曹玉海的战友们在山东省莒南县找到一位叫王月花的老人,她已经84岁了。 战友们告诉了她曹玉海牺牲的消息,并讲述了他在朝鲜战场的英雄事迹,了却了他最后一个心愿。当年,曹玉海牺牲时留下一句话:“告诉俺嫂子,俺没给她丢人!” 这么多年,王月花一直没有一手拉扯大的小叔子的消息,现在她终于知道,小叔子成了和黄继光、邱少云一样的英雄人物。 她哭了,既骄傲又伤心,嘴里喃喃念道:“我小叔子,命苦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