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山村,一座庙,1亿客家人的祭祖地

 新一壶春秋 2022-06-14 发布于山东

客家人,说客家话的一个汉族民系,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客家人,其中,中国约8500万,海外约1500万。

不断迁徙,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已经在南方地区居住有2000多年,成为广东、江西和福建本地的主要族群。

但是,客家人不变的是先祖的传承,客家语保留着最纯正的中原雅言印记,是中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即便生活中吸收了南方的很多土著语言,但主体仍是中古雅韵。

行走千年的一族,从最初的光州固始,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客家人不变的还有族谱的赓续,先祖的传承。

石壁村,一个并不张扬的山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武夷山的东麓。但是,对于全球的1亿客家人来说,这里是圣地。

石壁本无名,晋唐以来,中原连年动乱,大批汉民南迁。他们过长江、溯赣江、越武夷山,发现了这片森林茂密的盆地,虽然偏僻,但宛如世外桃源。他们在这里住下来,繁衍生息,唐中叶,出现了“石璧”名称。

随着大量南下中原人口的到来,与该地区的原著居民交往、发展、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系和习俗,出现了”客家文化“的雏形。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早的客家礼俗也从这里起源。

“石璧”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不再仅仅是一个村子,而成为一个区域符号,有了“客家祖地”的称誉。

在石壁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很多客家人继续迁移,所以目前在闽西、粤东、粤北、赣南、广西的客家人,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

而石壁,也成为光州固始后的客家人的第二祖籍。成为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精神的家园。“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的叫法逐渐形成,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

在《何氏族谱总谱》上可以了解到:何子渊,梅州客家人,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他的先祖就是自石壁南迁梅州的。长久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会回到客家祖地“石壁”祭拜祖辈。

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所考:“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

作为客家文化与民系发祥地,如今这里建有石壁客家公祠,被誉为”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

从1995年落成,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人们石壁擂茶,查阅族谱,品客家娘酒,唱客家山歌,乡愁满满。

我们不是客家人,因为喜欢听客家阿妹说话,慕名来到这里。但是,我们发现宁化说客家话的人并不多,即便在石壁,听明白客家话的普通老百姓也不多。

在客家公祠,我们看到雄伟大殿前的立柱上有一副大大的对联:“确保祖乡声音居家永讲客家话,坚持民族气节出国自称中国人。”

看着身边不会说客家话的当地导游妹子,我们忽然想到单霁翔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过去常常有争议,文化遗产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今天我们知道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