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头条搞创作

 兰州家长 2022-06-14 发布于甘肃
1937年1月24日,只剩下一万四千余人的西路军集结在倪家营子,其中大部分是伤员、妇女和勤杂人员,战斗部队只有六千余人。#我在头条搞创作#

久病刚愈的王树声再度出山,以副总指挥兼任红九军军长。

连枪眼还没掏好,马家军的五个骑兵旅,三个步兵旅,一个手枪团、一个宪兵团和甘、青两省大量的反动民团,共七万余人,就将倪家营子团团围住。

一场历时二十多天的血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荒凉的戈壁滩上,枯黄的骆驼刺和皮皮草,在怒吼的劲风中不停地摇摆,在与强劲的大自然顽强地抗争着。

初升的冬日,照射着干枯冰冷,石沙乱飞的河西走廊,也显得是那么软弱无力。

王树声爬上一个望楼,用望远镜一看,马家军黑压压的一片,向倪家营子压了过来。

看着看着,身经百战的王树声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式。

只见马家军上万匹战马,按不同的毛色组成了花马营、黑马营、白马营、红马营等战阵,不停地在倪家营子周围来回驰聘,与其说是在调兵遣将,不如说是在向红军示威。

倪家营子周围集中了马家军的全部精锐部队,一场血战一触即发。

马家军与红军作战是越打越狡猾,每次进攻前照例是用重炮轰击红军的工事。

轰完之后,就用雪亮的马刀,驱赶经过反动教会煽动的民团,向红军的阵地扑来。

等羊群一般的民团把红军的子弹消耗得差不多了,就投入正规部队进攻。

对马家军的老招数,王树声心里早有数,就命令各部队,除了专门射杀敌军指挥官外,一律不许射击。

等民团冲上来之后,用大刀和枪刺将他们杀退。民团冲上来之后,红军就抛出手榴弹,在爆炸的烟雾中,从被敌人炸塌的工事里跳出来,冲进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

久经沙场的王树声,已经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是红四方面军出了名的“神枪手”,四五十米开外,他的手枪是百发百中。

一开始,他也把敌人放到二十来米的地方进行“点名”,后来发现子弹不多了,就像普通士兵一样,挥舞着大刀杀向敌群。

开始,还有人来阻止副总指挥兼军长的王树声与敌人拼杀。后来他频繁地与敌人肉搏,就再也没有人来拦他。

这不仅仅是因为红军的伤亡不断增加,有耗无补。

全军将士已经不分男女、不分轻重伤员、不分战斗人员和勤杂人员,大家是齐上阵,屯自为战,人自为战,举刃杀敌。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红军的消耗越来越大,连水都快喝不上了。

夏天,戈壁滩上的老百姓才能接到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然后存于地窖,供一年之用。

本来这一带饮水就奇缺,加上部队长时间在这里作战,水就贵如油了。有时就是有米,也没办法做着吃,只能放在锅里炒炒,干吃。

再打到后来,王树声就是叫部队向敌军射击,枪也都打不响了,已经没子弹了。

大家已经把步枪架在一边,只用大刀、长矛、木棍等武器与敌相拼。

有的伤员手里拿着手榴弹,随时准备与围上来的马家军同归于尽。

红军的处境一天比一天险恶,没有粮食、没有子弹、没有水、没有药品,就连绑伤口的布条都没有了。

近一个月的鏖战,红军虽然歼敌万余人,自己的兵力也不足一万了,而马家军的兵力则在不断地加强。

危难之际,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作出决定:突围东返。#西路军悲歌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