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步教学法”我就这样教

 摆渡人9527 2022-06-14 发布于湖南

我们学校推动、跟进落实诚爱品质课堂“五步教学法”,已有好几年了。

开始时大家心里都没底。但按照学校课改的部署和要求,施行“五步教学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事。

文章图片1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需“贵在得法”。

说实话由于我是中途接任的新班级,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对班情、学情不了解。哪怕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也要硬着头皮“赶”呀!

首先,我走近学生,熟悉学生,对生源、学情调查摸底,摸清语文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效果等现实情况,发现这个班属“摇号生”,相当于三类苗子,语文底子普遍差,不爱学习,不爱问问题,作业效果很不好。

其次,我对前任教师的教学理念、风格、模式同样摸了底,找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契合点,做到心中装有学生,师生关系融洽互动。

再次,我利用开学第一周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五步教学法”,“学议导思测”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意义、目的,达到的效果等,好似打开了一扇窗,学生克服了教与学的障碍,学习方法上的畏难情绪。

第二周开始,我按照精心准备的课时案,试教试做。分10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6人,并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组员协调配合,既统筹全班,又发挥各小组的力量。按课标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学(议),大胆地思,大胆的疑,哪些是掌握的重点,哪些疑难点,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也激发起来了。经过师生进一步对知识点、重难点、问题点等反思探讨,答疑解惑,弥补前三个环节的疏漏,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语文基础得到夯实提高。

最后在“测”字上检查当堂实效,达到了预设目的。比如,我在上《醉翁亭记》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解文言文学习方法,布置课前预习:熟读熟记原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的重难点实词虚词、名句等。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预习题自学,再提出几个问题讨论、思考:醉翁亭的环境、命名、早暮之景、四时之景的作用如何?“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本文在写作上融情于景,重在突出一个“乐”字,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两者有何异同?学生按照我的要求、提问,紧跟“五步”节奏,一环扣一环,条分缕析,学生积极思考,一问一答,热情高涨,感觉一堂课过得很快。

课堂上“测”的效果也非常好,有的同学能当堂成诵。

当然,教学无止境。观念的改变,习惯的培养,认知的程度还需假以时日,每一步必须走实。

唯有我们结合学科特点,至微至显,善作善成,方能彰显“五步”的合力与活力!

文章图片2

全组教师集体教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