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朋友的关系再好,也别“透露”这件事,若透露,易招祸端

 新用户61391524 2022-06-15 发布于广东

众所周知,“与人相处”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那么问题来了,是与普通朋友相处难一些呢,还是与好朋友相处难一些?梦瞻的观点,更倾向于后者。

《增广贤文》讲:“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与普通朋友相处,自然不会向对方透露过多的信息;与好朋友相处,往往会把自己的所有情况展示给对方——而这,就会造成潜在的危险。

国学经典《菜根谭》有云:“事事要留个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

《菜根谭》认为:一个人如果做任何事情都留有余地,那么即使是上天也不会嫉妒他、鬼神也不会伤害他。

也就是说,和朋友的关系再好,也不要什么事情都告诉对方,否则就容易招惹祸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淮南子》中的一个故事。

宓子贱与门客之争

圣人孔子门下有72贤人,其中有一个弟子叫宓子贱。

据《淮南子》记载:有位门客向宓子贱引见了一位客人。待客人离开后,宓子贱对门客说:

“你引见的这个人有三条过失——其一,他见到我时嬉皮笑脸,这是无礼;其二,他不称我为老师,这是有违师道;其三,他跟我交情不深,却无话不谈,这是说话没有分寸。”

门客听完,回答道:“他看到你就笑,这是恭敬而平和;他不称你为老师,这是通达;他跟你交情不深却无话不说,这是忠厚。”

从《淮南子》记载的这个故事就能看得出来:同一个人,有人认为是君子,有人认为是小人。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痛苦经历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负性优先效应。就是说,能够共享负面信息的两个人,往往更容易亲近。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向朋友倾诉自己的难过、失败、不顺。很多时候,与朋友共享这些负面信息,双方的感情似乎会更加深厚。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却有一个潜在的隐患。

正如《淮南子》记载的故事一样:当我们分享自身的痛苦经历时,并不知道对方的心理活动——他究竟是同情还是感同身受?到底是看笑话还是漠不关心?

无论是哪一种,对方都只能从他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痛苦。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对方可以与我们共情,但我们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阶段性的——双方在今年是好朋友,在明年就有可能反目成仇。

那时,对方知道我们的弱点在哪、知道什么东西能使我们痛苦不堪,就有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不可预料的伤害。

结束语

诚然,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交流,但交流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往外说。

与好朋友相处,更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毫无顾忌地表现自身的优越条件,好朋友可能会嫉妒;掏心掏肺地讲述自身的痛苦经历,这些软肋将来可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刃。

只有像《菜根谭》所说的那样——事事留个余地,才能既保护了自己,又稳定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