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被认为是最具智慧的三本奇书之一,但畮涩难懂,怎样才能读懂?

 中孚nsrjcpy5jt 2022-06-15 发布于北京

谢邀应答!

《易经》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具智慧”的“奇书”,关键在于其“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个“中”字!(古《精蕴》云:“一中为忠,二中为患。”)

据《康熙字典》所载,汉字达五、六万之巨。然而非常不幸,却罕有兼具“正反合”三义的字,而“中”则是一个特例,堪称奇迹。

由“中”乃十字空间坐标原点、源点、0点、中点的数学抽象,我们不难获知,《易经》所言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这个汉字“中”,其实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以贯之数千年的“允执厥中”王道正统思想体系的核心。

这个以“中”(汉字结构:丨左为阳,丨右为阴)为核心的“执两用中于民”思想(执左右之两而用其“中”于人于己于民),开启了全人类精神价值体系的“终极之旅”!

试想,如果连不“中”都是在言“中”,那还有什么不在这个“中”之中?

还是让我们听一听古人关于“中”、关于《易经》涉“中”的相关论述吧!

1、《管子·弟子职》:“凡言与行,中以为纪。”

2、孔子:“夫礼,所以制中也。”

3、孔子“中有九知”:“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知德必知政,知政必知官,知官必知事,知事必知患,知患必知备。”

4、西汉·刘歆《三统历》:“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故《易》尚中和。”

5、唐·孔颖达《周易正义》:“顺天布政,则得大中,故皇极为五也。欲求大中,随德是任,故三德为六也。”

6、北宋·柳开《答陈昭华书》:“大乎,圣人之经也!数其五。”

7、北宋·阮逸《中说·序言》:“大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

8、元·保巴《易源奥义·周易原旨》:“中者,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允执厥中之中,尧舜授受不已者也,故曰得其道矣!”

9、明·张邦奇:“《易》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焉止矣。”

10、清·惠栋《易汉学·易尚时中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

11、清·钱大昕《潜研堂·中庸说》:“尝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

12、清·刘一明《周易阐真》:“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中之一字,乃三教圣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只说的这一字。”“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亘古圣贤仙佛,皆从此中生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万劫沉沦。”

············。

至于汉字“中”即静态的阴阳太极图(与之对应,阴阳太极图即动态旋转的汉字“中”:直变曲,方变圆,直方交融交变而成阴阳双鱼状),恕不赘言。

愿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