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 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 心是各种器官运行的主宰,君主是各种官吏的首长。 做善事的,君主赏赐他;干坏事的,君主便惩罚他。 道是什么?术是什么? 道就像人的魂魄,术就像人的身体,有道无术是魂不附体,就成了游魂野鬼,有术无道是体不附魂,就成了僵尸走肉。 道用于解决原理问题,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 道用于解决长远问题,术用于解决当前问题; 道用于解决系统问题,术用于解决局部问题。 道术合二为一,才是正道。 如何才能够找到并且做到道术合二为一呢? 道与术——论述 道是在天地之前就存在,具有自己独立特有的形态规律,始终存在,循环往复,是世界之母。自然规律。 延伸来看,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其中必然包含了人类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等,属于客观存在,是永恒的。 什么是术? 术是实践某一过程,操作某一事情,具体用到的方法。 “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术”基本等同于“道”,“术,道也。”但是狭义上的“术”是个知识技能范畴,指的是方法、技能、策略等。 “道”即是形而上的学问,“术”即是形而下的学问。 道是方向,术是方法; 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道是战略,术是战术。 道就是基本原理,术就是操作方法。 道是基本的、宏观的,术是具体的、细节的。 老子曾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庄子曾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以道驭术:道是境界、修养,术是智力、技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当道术统一后,既通晓规则,又富有谋略,既懂得方向,又知道方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多么完美的状态。 道和术到底哪个更重要一点的问题? 或者说:先道后术,还是先术后道。 道比术重要,如果没有道,或止于术,或必然衰落?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 道与术同样重要,没有先后之分,都可以成就不凡 哲学贤人:建构学说,开创教派,教化万民,青史留名。 政治人物:开疆扩土,立族立国,统治万民,改写历史。 他们成功的过程,符合典型的道术理论,政治人物更接近于先术后道,哲学贤人更接近于先道后术。 政治人物可能会说,哲圣们建构了那么多理论,还不是来为我统治者服务,最终万民休养生息也都有赖于我的统治。贤哲可能会说,政治家虽然建立了国家,统治了万民,然而我的思想跨越了疆界,穿越了历史,影响更加深远。 所以,我们很难说,这两类人,谁比谁更成功。 四段论:规则、谋略、方法和实践 道:规则+谋略。注:方法+实践。 规则、谋略、方法和实践。 人性存在很多弱点,得善于利用这些弱点,构成同理心: 1、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不喜欢被批评。 2、每个人都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只会想自己的需求是否能实现。 共情她的处境,以理解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她的需求,不断尝试各种说法,并且辅以人生道理,说服她自己接受这种情况,并且自己愿意去。 我们要实现某一个想法,合理地运用规则、谋略、方法、实践的方法,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不学无术,学无止境!有术岂能无道,道尽术长! 在悟道之前,阳明先生的智慧,也是止于“术”的范畴。 当今世上,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真正的“悟道者”,他们大多数都能走入金字塔中上层,他们或拥有极大的财富,或某个领域拥有极大的权力。 他们每一个人,都“向死而生”,他们领悟了宇宙的终极秘密,知道宇宙从何而来,往何而去。 同理,他们也能理解人类存在的终极答案。佛家把这些人称为“觉悟者”、“开悟者”,在儒家、道家把他们称为“悟道者”。 “道”是让人不再迷惘的东西,是一切事物的终极答案。当你“悟道”了,一切都是正确的。 当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里面融入了“道”,作品就拥有了生命。比如老子的《道德经》,释迦牟尼的《金刚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等。 而没有融入“道”的作品,无论多么有技巧,比如把一幅画画得比照片还逼真,那终究只是一种技艺,只能称为“术”。一件作品,如果没有“灵魂”,如何能感动那些金字塔高端的懂货人士,如何能流传下去?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这句话大概可以说出本质了:有术无道,也就是个“技艺人”,无法再升华了。而有了“道”,就等于有“智慧”,有“道”者,求“术”几乎易如反掌。 追求一种模式到了极限、极致,必然走向追求更高层次,走向“形而上”的道路。这可以称为“由术入道”。 李嘉诚的哲学理念“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嘉诚也是“由术入道”的。 所以李嘉诚后半句说:“追求无我”。也就是说李嘉诚懂得追求、也一直在追求这个“无我”,“无我”是什么?那已经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也就是上升到“道”的层次,这或许就是李嘉诚毕生追求的“道”了。 道是什么? 老子曰:大道至简。事实上绝大多数事情都符合“大道至简”的原则。14世纪英国人奥卡姆提出“奥卡姆剃刀”定律,意思是,如果一件事有多种解决办法,那么最简单的那个往往最有效,如同用剃刀精简再精简。 如果要表达李嘉诚的人生观、哲学观,估计要花费极大篇幅,但是李嘉诚只用了“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8个字就讲完了。就已经精简到核心,已经精简到“追求自身”、“反求诸己”的境界。我们不知道李嘉诚先生是否已经有了“道”,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他也是个“行者”,正在往这个方向行走。 如何得“道”? 其实,得道很简单,但是却不那么容易做到。 需要才能、需要毅力、更需要“领悟”;历史上大多“智者”都是在追求过程中突然“顿悟”,也是因为功夫练到极致。得“道”,需要思考方法论,更需要“智慧”。 佛家几千年前就点明了,智慧有“5大般若”,“般若”翻译过来就是“智慧”。当你得到了智慧,也就离“得道”不远了。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孟子》也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有了这样对势的认知,也就自然有了对交易的指导性原则:认识大势,顺应大势。 如何去把握这个“势”? 需要认清的是,无论技术面还是基本面,终归都是“术”的层面。没有对“道”的深刻理解就会陷入偏执,执着于技术的精确,执着于自己对价值的评估的精准,偏离了市场的本质,也就种下了终将失败的因。 法无好坏,关键看你会不会用,适不适合。 不要陷入争辩,不要去否定。法、非法、非非法是个死循环,应跳出其外,从道出发,用心去学习和吸收能够为你所用适合你的法。 做到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不住于法,法法分明,于第一义而不动。 与其追求战胜市场,不如放下高傲,用谦卑的姿态去顺从市场,用心去感知市场。 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则无所不为。不求智名,不争勇功,方达若水之境。 很多道理,为什么明明懂得却做不到? 或许你只是听说或知道,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悟到。 道理不是知识,无法通过学习获得,只能用心体会,用行动去实践。 在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就是非具体的,抽象的,某种程度上无法准确描述只能意会的“道”。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术”,而术就是具体的技巧和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习惯里,层次是这样样的:技、艺、术、法、道。 越是左边的越是具体,越是右边的越是抽象。 这就好比有人学习《易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人算命,这就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未上升到道的层面。凡天下之经典,所有的实用主义都落在一个“术”上,但若上升不到“道”的层面来,难免暴殄天物。 道是一定要被参悟才能提高的事物和境界,具有抽象性、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 术是方法,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是能够被反复学习从而提高的事物和本领。 “道”,是通过大量的重复以后,由意识情感引导而出不断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比如画画,画的多了,原料都一样,工具一样,但是你通过自己的意识去决定你对这幅画的情感和意境!这就变成了与其他绘画不同的地方,那么,不断的把差异扩大,就得出了你自己的“道”! 从人生追求成功和卓越的角度来说,道与术同样重要,没有先后之分,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道和术的先后之分,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只是说更接近于哪一种而已。 底层思维框架是“道”,是核心思想;而框架罗列则是“术”,属于具体手段。“道”解决的是长期问题,“术”解决的是燃眉之急。“道”可以演化出适合处理当下问题的“术”,如果只是单纯地用“术”来解决问题,很容易就会偏离我们最终的目标。 道是思想,术是方法,道术合二为一,才是正道。 当你不断追寻自我的极致,不断超越自我的桎梏,终将得到智慧,突破“术”的天花板,到达“道”的领域。 至此,你终可以在这个如梦如幻的世界里,超越巅峰,让自己成为传奇般的存在,在形而上的世界里遨游。那时的宇宙不过是一粒沙子,即使毫毛之末,也将是你的一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