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二)

 莫为天下先 2022-06-1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格林的第172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在公司里表现不好,你会怎么从哪些方面找原因呢?

有人只会从环境中找原因,比如觉得公司的培训机制没有,领导没有培养它,工作不合适。

有的人会从身份中找原因,比如未来就是希望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么眼下虽然做的不好,但是会一步步改进,并最终达到人生目标。

第一种人很难在公司里成长,而第二种成长会很快。

为什么面对不同的问题,大家的行为方式完全不一样呢?

因为,真正能决定我们行为的,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那些比行为更高一层的东西。

图片

这是由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名为逻辑层次的理论。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愿景层是关于我们想要实现怎样的人生,或者说是关于我们的人生使命的,实现怎样的社会价值。

  • 身份层是指我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比如我未来要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

  • 价值观层是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的

  • 能力层是关于我的能力的,包括状态、策略和处世模式。

  • 行为层则是关于我做什么或者我已经做了什么的,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行为。

  • 而最低一层的环境层则是指我所处的环境究竟是怎么样的。

根据他这个理论,当我们想要去改变较低层次时,通过改变更高一层往往更加有效。

同时,当我们在思考低层次的问题时,我们也不该忘了还得去更高层级看看导致低层次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因为,高的层次总是在不可避免的驱动着低的层次。

所以,当一个变化在高的层次发生(比如我未来要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它往往就会影响到低层次的行为变化(比如:你会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光抱怨公司和其他人)。

相反,如果我们只在低层次上做出改变,而高层次的意识却没有发生变化的话,低层次上的改变常常是难以持久的。

如果你没有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想清楚以后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你工作表现不好的情况就好持续性发生。

举个例子:

你是一家教育公司的老板,有自己的课程。

那怎么做好一个老板呢?

首先我们分析下,这个问题是属于身份问题。

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也就是愿景的角度去想好的老板究竟是怎样的?

愿景层面:帮助几十万人提升某方面能力,过上xxx的生活。

这个时候,他就会专注提升课程质量和服务,而不是割韭菜。

再问你一个问题

你现在学习总是感觉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首先,我们看看这个问题属于行为层面

这个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你的回答可能是找到一个好工作,或是升职加薪等等。

那么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怎样的人呢?

优秀的员工、企业家、受人尊敬的技术人员等等

当你清楚知道自己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眼下的学习你会坚持不下去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