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晋行·芮城:城隍庙,广仁王庙,永乐宫和风陵渡

 衆妙之門 2022-06-16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风陵渡,在芮城县西南端,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文章图片2

永乐宫,国一。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芮城县城北郊龙泉村附近,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

文章图片3

广仁王庙,国五,位于芮城县城北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上;芮城城隍庙,国五,位于芮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

这期大家和鱼一起芮城访古。第一站风陵渡。

文章图片4

风陵渡在芮城县西南端,距县城30公里,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为邻。是晋、陕、豫三省的交通要塞。

风陵渡,又称风陵关、风陵津。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诚如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所言:'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落日黄尘起,晴沙白鸟眠。输今正急,忙杀渡头船。'

文章图片5

多云天空下,黄河看上去温顺乖巧。遥望潼关,往日的兵戎相见的场景希望永世不再发生。

2011年曾有首歌《风陵渡口风陵汉》。周亚军作曲、杨迎新作词,闫惠轩演唱。把风陵渡的历史和民风道来:“黄土地,黄河人,先先辈辈是一条根!风陵渡口,风陵的汉,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弯。五经得起黄河拍冰霜,经得起黄沙卷太阳,挡得住岁月苦和乐,鼓足干劲,敢冒敢闯!风陵渡口,风陵汉,踏着黄河走浪川,千年的业绩写在这黄土地上,跨着世纪创辉煌!

文章图片6

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一座元代道教宫观,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奉祠唐代道教著名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永乐宫原建于芮城县黄河岸边永乐镇。原址北靠峨嵋岭,南临黄河。'永乐宫'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命名,又因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从1959年至1964年,历经六年,整体搬迁至现址。

文章图片7

永乐宫景区至永乐宫的路上有古魏城遗址(见本图和下图)。只有夯土层。

文章图片8

夯土层有二、三米高,有圆形磨盘石铺就的小径上下。

芮城县城西南20公里黄河之滨的永乐镇镇东北招贤里兴仁巷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故里。吕氏死后,乡里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奉祀的人逐渐增多,祠堂便扩充成道观改为“纯阳道观”,后又改称“大纯阳万寿宫”。蒙古太宗窝阔台三年(1231年)被火烧毁。现在的永乐宫是蒙古定宗贵由汗,于执政二年(1247年)派河东南北两路道教提点、全真道士潘德冲主持营建,历时十五年时间,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三年(1262年)完成主体建筑,到至正十八年(1358年)才完成壁画。明清虽小有修葺,但基本上保存了元代的原貌。

文章图片9

龙虎殿又称无极门,是原永乐宫的大门。殿内也有壁画,画有神茶郁垒。

永乐宫为国内现存最大的元代建筑群。自南向北在一条长五百米的中轴线上依次矗立着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宫殿。规模宏伟、布局疏朗、殿阁巍峨。 永乐宫的壁画更是闻名天下,分布在宫内三清殿、龙虎殿、纯阳殿和重阳殿的1000平方米(包括拱眼壁画),题材丰富,笔法高超,既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独有风格,其艺术水平堪与敦煌壁画相媲美。

文章图片10

龙虎殿内只有梁架上有少许绘画残留。这里辟做纪念品售卖处和导游服务中心。龙虎殿北是三清殿,殿内壁画为永乐宫四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狭义上的永乐宫壁画就是指这里。

文章图片11

殿内两名看护把守,禁止拍照。游客较多时,可浑水摸鱼。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永乐宫主殿。神龛内供奉三清。 三清殿外观雄伟壮丽,殿内用减柱法,空间宽阔。《朝元仙杖图》壁画布满四壁和神龛内外, 作者是洛阳马君祥及其弟子们,绘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

文章图片12

偷拍不易

三清殿殿内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彩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摘自运城新闻网《芮城永乐宫》文)

文章图片13

本图和以下五图是鱼用偷拍二图做的截图,仔细揣摩《朝元图》细腻的笔法真是绝代风华!

文章图片14

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是无极殿内的《朝元图》。《朝元图》描绘的是各路道教神仙朝谒元始天尊,长达95米的壁画中,286位神仙人物向着一个方向朝拜,人物前后排列四、五层之多,彼此相互交错,井然有序,使整个壁画显得场面壮阔,气势恢宏。威严肃穆的帝君,安详凝重的王母,端庄秀丽的侍女,骁勇剽悍的武将,天姿绰约的玉女。画师们用遒劲流畅的神来之笔,将这些形态各异神采飞扬的人物勾勒得细腻传神呼之欲出。无怪乎专家们评价说:《朝元图》,无论从场景、构图以及笔墨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无愧于中国元代艺术宝库的美誉。(摘自太原道,鱼有删减)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三清殿后是纯阳殿,又名混成殿、吕祖殿,因吕洞宾道号“纯阳”子而命名。纯阳殿看护人员非常厉害,无法偷拍

纯阳殿与三清殿一样,天花藻井极其工巧,殿内十分宽敞。四壁和扇面墙上绘有《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以连环画的形式,画吕洞宾从降生到成仙度人的一生故事,共五十二幅,民间色彩浓厚。壁画构图严谨,连贯又很自然。每个故事情节之间用山水、云雾、树石等自然景色隔连。画上展示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风貌,有亭台楼阁,酒肆茶馆,园林别墅。人物有大官、商人、平民、农夫、乞丐、学士等。还画出各种服饰装束,器皿设施。扇面墙的背面,画着钟离权度化吕洞宾的场面,画面开阔,景色秀丽,有山有水。 这一殿壁画作者是朱好古门人张道礼等人,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摘自360个人图书馆)

文章图片21

重阳殿又名七真殿。殿内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和七真人。七真人又称北七真。

重阳殿内壁画主要是关于王重阳的神话传说,用连环画形式绘成,从他降生到度化七真人成道共四十九幅,每幅都有榜题。扇面墙背面是诸神朝拜三清的图像。

文章图片22

永乐宫景区北端有吕祖墓。墓碑见下图左。

文章图片23

与吕祖墓并行西侧有一宋墓,鱼本欲进去看看,先生阻止。

文章图片24

从吕祖墓回返沿永乐宫东路南行,“人伦模楷”石牌坊

折回永乐宫,在三大殿东西两侧有碑廊,数通碑碣(见下五图)整齐排列其中。择其要者拍照。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全真教是宋金对峙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新道教,公元1220年,全真教首领丘处机率十八侍行弟子应诏拜见了成吉思汗,被封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从而使全真教在道教中居于正统地位。吕洞宾被全真教尊崇为北五祖之一,吕祖故里的吕公祠因而也就被改建为大纯阳万寿宫,与终南山重阳宫、大都长春宫并列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永乐宫的修建与宫内壁画的绘制前后延续了一百一十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永乐宫的兴建,主要归功于邱处机的两位弟子,宋德芳和潘德冲,太原西南的龙山保存着中国唯一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它的修建者,即是宋德芳。(摘自太原道,鱼有删减)

文章图片28

至正二年,大纯阳宫提点梁道从、杨道志《皇帝圣旨》碑

文章图片29

出永乐宫取车时,有几位本地同道主动与先生攀谈,告诉我们附近有五龙庙一定要去看看。鱼和先生马上导航定位驱车前往。

文章图片30

广仁王庙,当地人称五龙庙,在中龙泉村北的高岗上。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广仁王也就是百姓说的龙王。对于龙王的具体封号,历史上有记载,说北宋徽宗时诏封天下五龙神为王,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封孚应王,白龙封义济王,黑龙封录泽王。我国祭祀龙王习俗就是从唐代开始的,广仁王庙就是最早的遗存实证。据说庙基前涌出五龙泉水故称五龙庙。

文章图片31

复制的唐《广仁王龙泉记碑》(右)

说实话广仁王庙的新,让鱼怀疑这里怎么可能有座唐代木构大殿。这种新,不是修旧如旧的新,而是一种现代人思维审美产生的新。后来才知道这里被一文化集团出资承包了,人家出资修整了广仁王庙。并把这里改建成博物馆。广仁王庙四周有围墙,东南角置门。门前有广场,广场北部是三洞窟,里面有碑,其一为复制的唐《广仁王龙泉记碑》。碑座是老的,有些闹心的是龟趺断头的。

文章图片32

进入五龙庙,发现围墙为双层,夹层空间内建立了普及古建筑知识的展馆。夹道尽头是五龙庙大殿的东墙。

文章图片33

大殿落架重修过,感觉不舒服。进入殿内不舒服骤增。

正殿座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年)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摘自百度)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与正殿相对的是清代戏楼(见上图和下图)。坐南向北。四周围墙围护,形成了一四合院形。围墙夹层内辟展馆,这种方式鱼觉得很新颖,空间利用到极致。

文章图片36

站在戏台后,向下看是立陡立隘的堡墙,墙基南五米处就是龙泉遗址碑,堡墙上还刻有龙泉字样。

文章图片37

从庙内现存碑文得知广仁王庙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都有修缮,后来渐渐破败。广仁王庙原有东西厢房,民国年间倒塌不存,庙中神像也不知何时被弃。庙前的五龙泉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尚存……

文章图片38

在五龙庙最北,有青砖砌就的碑墙,嵌有碑三通和勒石两方。上图左侧一碑一石分别是《广仁王龙泉记》和《龙泉记》。余下者皆为清代碑石。这五碑石原来嵌在大殿的南墙壁上。“《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所立,河东裴少微书,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碑文载:'县城北七里有古魏城,西北隅有一泉……年已,土遇旱歉,前令尹因而祷之,遂得神应,乃降甘雨,始命为龙泉已,制小屋,图其形,写龙之□,为乡人祷祀之所。尔来十有余载,神屋破坏漏墙壁颓毁,图形剥落……唐大和五年(831年)秋,六年春,无雨不及农用……有神人贻梦于群牧使袁公,于是率所部备酒脯敬诣神,祝之,如神三日之内下降甘雨,我将大谢,夜二更风起云布甘泽大降。由是,命乡人刻除旧舍建立新宇,绘捏真形,丹青四壁,古木环绕,山翠迴合’。”

文章图片39

广仁王庙博物馆将四大唐代木构建筑分解讲解(见上图和下二图),并将斗拱制成模型布展(见下图)。对鱼这样的初级爱好者很有裨益。

文章图片40

博物馆还按年代,将我国现存的古建筑制成的立体展板,很具象,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41

另外广仁王庙博物馆还将运城的四十四处国保单位制成展板,鱼将它们制成拼图(见下三图)。

文章图片42

上图和下图所列国保单位,鱼和先生有的是错过了,有的干脆是从未听说过。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鱼和先生此次晋行只游了八家

离开广仁王庙时,天开始下小雨,在雨中鱼和先生赶往下一处城隍庙,到达城隍庙时已是中午,雨还在下。吃过午饭,已是下午一点,雨停了。

文章图片45

隍庙扩建得很气派,庙前有牌坊和广场。山门内有倒座戏台,两侧钟鼓楼。山门与享亭之间还有一方形广场。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城隍庙戏台内新漆壁画,青龙白虎图。

文章图片48

《城隍庙扩建记碑》

《城隍庙扩建记碑》(见上图)为芮城县城隍庙修缮委员会在2015年12月31日所立,内容就城隍庙的价值和历代对城隍庙的修缮重视及近期修缮善款来源做一综述。内容简明扼要,观之对城隍庙历史和现状有了大致了解。鱼窃以为是所见政府所立碑记中最朴实的一方。通篇没有陈词滥调也没有阿谀奉承,难得。

文章图片49

著名的明代《瓦彩城隍庙正殿香亭记》碑。有玻璃罩护着,拍照反光严重。

2015年3月22日,芮城城隍庙环境整治工程中,修建碑廊时发现了一通明代《瓦彩城隍庙正殿香亭记》碑。通过碑文可看出此碑立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九月,碑文中出现的“……修葺数年之间,则献殿、三门、正殿香亭次第以新……”等,说明此次重修之前城隍庙内已经有了献殿,这也与正殿琉璃脊心枋上的 “大明嘉靖三十年暮春立”题记相互印证。在此之前,城隍庙一直被认为是包含了宋、元、清三个时代的古建筑群。而今此碑的发现,证实了城隍庙是一座延续了宋、元、明、清时期不断代的古建筑群。(摘自山西日报,鱼有删改。)

文章图片50

上图和下图就是城隍庙整饬一新的碑廊,里面收集陈列来自芮城各地区碑、造像碑、墓志铭等九十八通。年代从北魏、北周、隋、唐、宋、元至明、清。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文章图片53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文章图片58
文章图片59

据碑文记载,芮城城隍庙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献殿、寝殿及配房皆清代所建。1985年再次维修。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依次为享亭、献殿、大殿、寝殿。前院东西两侧为廊房,后院东西两侧为厢房。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享亭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柱粗大,柱头卷刹明显,殿内无金柱,柱梁砍制粗糙,未经任何加工,元代手法明显。 献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卷棚顶,前檐插廊,中部辟门通大殿。寝殿位于最后,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献殿与享亭之间是东西厢房,左右对称,面阔九间,进深一间。献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外露四根明柱,前檐还有插廊,中部辟门通往大殿,卷棚顶,为清代所建。 (摘自百度,鱼有删减)

文章图片60

城隍庙布局分三路,中轴线上四大殿:享亭、献殿、大殿、寝殿;东路碑廊(见上图);西路为绿化带,其间有零星散放的石像等,皆残破。

文章图片61

城隍庙中轴线上殿堂布局比较紧凑,从献殿开始殿与殿之间空间狭小。上图为分别从东侧和西侧观察:献殿、大殿、寝殿。重新整修的城隍庙大殿斗拱罩上防鸟雀的网罩。下图是大殿的东西两侧的檐角。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从城隍庙山门进入,第一殿堂就是最北面的享亭,亦称“看台”,不对外开放。最引鱼注目的是那大额枋,一根看上去像未经过处理、整块粗大原木横跨三间,很惊骇。仔细看上面还有彩绘。

文章图片64

享后是献殿(见下图), 面阔五间,单檐卷棚顶,前有檐廊,中部置门通大殿。

文章图片65

芮城县城隍庙集宋、元、清三代建筑于一体。最精彩的当属大殿。大殿形制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虽经历代维修更换过少量构件,但大木构件及斗拱仍为宋代遗物。大殿歇山部分的'二龙戏珠'琉璃悬版为明代制作,富丽堂皇,端庄肃穆,琉璃鸱吻及琉璃脊饰色彩绚丽、精美绝伦。(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文章图片66
文章图片67

大殿内壁画和塑像都是新置的。

文章图片6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新绘制的壁画不错

大殿后是寝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同大殿一样,里面新置塑像和彩绘壁画。

文章图片71
文章图片72
文章图片73

在寝殿内望大殿,看到大殿殿脊上明代琉璃“二龙戏珠”。放大后观看,精美啊。

文章图片74

在晋南,随处可见月季花。它们比沈阳的花朵要大很多,雨后坠满水珠的花朵(见上图)让鱼欣喜,忙用手机拍下留念。享亭南侧的殿角发现两个风化严重石兽(见下图),看不出为何兽,鱼觉得不像狮子。

文章图片75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访芮城古迹,下期解州关帝庙再见!

有关链接:

沧桑风陵渡(作者:韩振远 编辑:秦彦龙 来源:山西日报)  

  风陵渡因风后而得名,至今,距风陵渡不过两公里远的赵村旁仍有风后陵(又称风陵堆)。相传,黄帝与铜头铁额的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今运城盐池旁),三战三败;再战,蚩尤兴法布雾,黄帝大军陷于雾之中,进退失据,眼看又要一败涂地。当晚,恍惚之中,黄帝忽见漫天大风摧枯拉朽,将大地上的尘土通通吹净。醒来后,黄帝仔细想梦里的情景,幡然醒悟,感叹说:“这是上天明示,要我去找一个叫风后的人代行号令,一定能够制服吞云吐雾的蚩尤。”随即差人四处打听叫风后的人,一番周折后,终于在茫茫无际的盐湖边上找到了风后,拜为相,代行军令。风后很快造出指南车,辨明了方位,指挥黄帝部落从迷雾中拼死突围出来。就这样,中国的四大发明在神秘的传说中,风后得其一。

  历代史家解读风陵渡,将这个古渡的历史追溯到风后,以为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其实,风陵渡的确切历史比风后更实在、更有可信度,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晚期。

  距风陵渡公路大桥仅一箭之遥的西王村,是个古老得让人无法想象的村庄。站在村前黄河岸边的土岸上南望,潼关古城仿佛伸手可触,左侧,风陵渡公路大桥飞架南北;右侧,铁路大桥高架于大河之上,列车隆隆,疾驰而过,瞬间便由北岸驶往南岸。这是个与黄河相伴而生的村子。1960年春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的专家们来到了西王村西南的台地上,经过73天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经过多次考古论证,专家们将西王村遗址定为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时间在5600年至5000年前。这是个比西安半坡遗址更早的文化类型,却与半坡文化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专家们断定,早在5000多年前,大河北岸的西王村人就与南岸的半坡人有了交往,在当时的大河之上,两地族人划着独木舟或其它渡河工具,开始摆渡往来。

  春秋战国时代,风陵渡又是秦晋、秦魏争霸的战场。公元前615年冬天,秦康公衔令狐之恨,自统大军,从风陵渡过黄河,进攻晋国,晋国上卿赵盾率军迎敌。两军皆深沟高垒,依河而战。大战开始前,黄河岸边北风猎猎、涛声轰鸣,秦康公手持玉璧,匍匐跪拜,向大河祈祷,请求河神保佑。大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此战史称秦晋河曲之战。春秋无义战,风陵渡的黄河冷眼旁观,不偏不倚。

  东汉末年,曹操也曾与马超大战风陵渡,同样是两败俱伤。

  风陵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载入史册的渡口之一。秦、汉两朝均定都长安,风陵渡面对潼关,为京城门户。早在西汉初年,全国还没有统一时,汉高祖刘邦便迫不及待地在潼关、风陵渡设立管理机构,名为船司空衙门,专门管理潼关与风陵渡之间的航运。风陵渡从此正式成为官渡,纳入了朝廷管理序列。

  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大将窦泰率军进攻西魏,“济自风陵渡,顿军潼关”。唐代,虽有蒲津渡近在咫尺,唐王朝对风陵渡仍十分重视,唐圣历元年,武则天在风陵渡南置关,称风陵关,又称风陵津。唐代之后,风陵渡的要津地位一天天增强,黄河漕运异常繁忙,渡口过往船只连绵不断。明洪武八年,设置风陵渡巡检司船政,隶属潼关卫,统管两岸渡口,稽查往来商贾征收税金。

  风陵渡地位的增强,与蒲津渡的衰落不无关系。明代,黄河游荡不定,摆动幅度越来越大,逼近蒲州城,涤荡朝邑县,河谷越来越宽、沙洲越来越多,加之蒲津桥被不时冲毁,蒲津渡虽努力维护着天下第一要津的地位,实际摆渡功能却不断下降。此种情况下,距蒲津渡仅20余公里、汉魏之际尚被称为河北小渡的风陵渡地位陡然增强。

  黄河流经风陵渡段,因为渭河、泾河、北洛河几条支流的汇入,水势浩大,水流平缓,河道反而相对稳定。河对面的潼关城虽也经多次迁徙,却是步步向东。潼关城在汉代始建之初,黄河紧逼南岸,关城不得不建在秦岭山下的高塬之上,后来河水北移,潼关城迁到塬下河畔,防御功能打了折扣,却更方便津渡。河水虽不断冲击北岸,千百年来,风陵渡的地形变化却不大,高高的凤凰咀一直突兀地立于黄河北岸,隔河遥望对面的潼关城。最近一次大面积崩塌,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崩塌的土崖壅塞了河道,黄河水直接涌入对面的潼关城内。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凤凰咀崩塌啦,潼关街上拾鱼呀!”

  随着河水东移,河面变窄,水流深且平缓,风陵渡更利于摆渡。至清代,风陵渡有“官船十一只,水夫八十四人”(《续潼关县志》)。乾隆年间,风陵古渡达到鼎盛时期。《同州府志》载:“每逢晴日,大小舟船往来于河上,有客船、货船、游舟,星罗棋布,飘忽无定,煞是繁华壮观。”这种景象直到风陵渡公路大桥建成后才消失。所以能如此,原因还是河面变窄,水流基本稳定。上世纪90年代所修风陵渡公路大桥,全长不过1400米,除却河滩,河道不过三四百米。从龙门至风陵渡一线,这样宽度适中的河道并不多见,可谓自然天成的优良渡口。

  有清一朝,蒲州府治虽还在蒲州,蒲津渡的津渡功能却已完全被风陵渡替代。

  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为观览民风、考察吏治、检阅军旅,于当年十月十一至十二月十九,途经直隶、山西、陕西抵达西安。十一月十一,出蒲州,至风陵渡。面对滚滚河水,康熙帝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率诸皇子张弓拉箭,并亲射二矢,皆中。当日就渡过黄河,驻跸潼关。

  风陵渡再次见证历史,已经到了清王朝日暮西山之时。清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吓破了胆的慈禧太后,从大同一路南逃,于当年的闰八月二十六,与康熙皇帝一样,舍古老的蒲津渡不用,浩浩荡荡,来到风陵渡,仓促渡河逃往西安。

  如今,站在风陵渡黄河大桥上,黄河水流平缓,已不复当年气势。知道的人会告诉你,越过大桥,河水便进入长达113公里的三门峡水库库区潼三段(潼关到三门峡大坝),而桥西至龙门长达132.5公里的河谷,已成三门峡水库禹潼段(禹门口至潼关)。万里黄河走到这里,本该壮怀激烈,却开始了最无奈尴尬的一段行程,河水不再欢快地奔腾。黄河抑郁了,因为它明白,原本奔流在晋豫峡谷中的这段河流已不能再叫黄河,它的名字叫库区。尽管水光潋滟、风景秀美,却已没有雄壮的气势,也没有坚韧的个性,变成了湖一样的河流。

摘自黄河新闻网,鱼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