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讲坛】黄纯琪教授:方剂的组成应动静结合

 中医知识圈 2022-06-17 发布于山东


黄纯琪,男,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授、主任中医师。绵阳市名中医,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从事教学、医疗、咳嗽专病研究40多年。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曾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诊断教研室主任,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医诊断学骨干教师。撰写学术专著10部,发表医学论文56篇。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单味药物治病。经过长期的摸索,不断的经验积累,逐步发展成为多味药物组合在一起治病,发现它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范围更广,并且能监制某些药物的烈性和毒性。在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就逐渐形成。如殷商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载方283首,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在剂型上已有汤、丸、散、膏、丹、酒之分,且总结出了有关辨证、治法、组方原则、组方体系等方剂的基本理论。传统的组方原则是君、臣、佐、使,对方剂的组成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提出方剂的组成应动静结合,并不违背传统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而是使方剂的组成更加完善,治疗效果更进一步提高。动静的基本概念:动者,活动、流动、运动是也;静者,静止不动、壅塞不通。动能使气血流通,排出邪气;静多呆板壅滞,不利于气血流通,也不利于邪气的排出,但静又多属于补益药物,是必不可少的。纵观经方和有效的时方,在方剂的组方结构上,多为动静结合。其目的是使其不呆板,不壅滞,才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1、动静与中药归类1.1属动的药物:理气行滞药,常用枳壳、厚朴、陈皮、香附、木香、槟榔等;利水渗湿药,常用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竹叶、芦根等;活血化瘀药,常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泽兰、姜黄等;消食导滞药,常用山楂、神曲、谷芽、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等;舒经通络药,常用桂枝、木通、通草、地龙、木瓜、鸡血藤等。1.2属静的药物:补气药,常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补血药,常用当归、熟地、阿胶、制首乌等;补阴药,常用沙参、玄参、生地、麦冬、天冬等;补阳药,常用鹿胶、紫河车、益智仁、肉苁蓉等;收涩药,常用五味子、山茱萸、乌梅、金樱子、覆盆子等。2、动静与方剂组成在方剂的组成中,有很多传统经方都具有动静结合的规律。如补气的四君子汤,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多壅滞属静,配以健脾渗湿的茯苓属动,使其补气而不壅滞;补血的四物汤,用当归、白芍、熟地滋阴补血,多滋腻属静,配以血中气药川芎,活血行气属动,使其补血而不滞血;补阴的六味地黄丸,用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滋补肝肾之阴,多滋腻属静,配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丹皮清热凉血,可使瘀、热、湿得以清利,补阴而不滋腻;补益中气的补中益气汤,用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炙甘草益气养血属静,配陈皮、升麻、柴胡行气升阳属动,使其补而不滞;清利肝胆湿热的龙胆泻肝汤,用生地、当归与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等配伍,仍属动静结合。用以上的方法去分析,有很多方剂的组成均属动静结合,此不赘述。但应强调的是,动药与静药,药味的多少,剂量的轻重,都应根据病情来确定。3、动静与病案举例我曾看过一则师带徒的病例,学生跟师三年,学习刻苦,已能独立诊病。有一天老师因事不能应诊,就由学生坐诊。有一病人长期在此看病,也知道学生能独立诊病,老师不在,也就让学生诊治。通过询问病情,查舌按脉。拟诊为心脾两虚证,选用归脾汤治疗,问其无腹胀,故去掉了方中行气的木香。病人服药后,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心悸失眠等症不但未减轻,反而出现腹胀不欲食。第二天又来诊治,老师仔细地询问病情,查舌按脉,并且复查了头天学生开的处方。老师叫学生开归脾汤全方。病人服药后,第三天又来复诊,腹胀减,诸症大有好转。学生不知其故,请教老师,为何同一个归脾汤,您用有效,而我用无效?师曰:“你为何不用木香?”学生曰:“问其无腹胀,故减去也。”师曰:“该方用木香不在于有无腹胀,主要用木香监制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等壅滞之品,使其补而不滞也。”由此可见,方剂的动静结合,在方剂的配伍中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

讨论:黄纯琪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教育与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他讲授的中医方剂配伍需动静结合非常好,历代中医先贤留下了很多代表方剂,无不体现古人制方之妙在动静结合。比如补中益气汤中之用陈皮,当归。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治疗一胸痹病人冯某某,他的主症为胸部痹闷,少气懒言,我即书东垣补中益气汤原方,服药后病情有所缓解。由于当时刚刚开放,经常还会缺药,有一次药房缺当归,就没有用。后病人来复诊,就说,上次处方效果不及先前的好。我就知道方中少了一味当归,于是重新加上,病人感觉胸闷气短好转。可见古人名医制方之奥妙。补中益气汤为中气不足不设,方中却加入了补血药当归一味,充分体现血为气母之说。借此为各位同仁分享,同时也希望我的弟子们学习和重视。临床治疗需有法有方,用药要切合病情,方能使医术得到提高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