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70年代初,农业学大寨专业队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上世纪70年代初,农业学大寨专业队

            作者  竺元平

        1973年初夏,我的老家内蒙古商都县格化司台公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公社,为了积极响应轰轰烈烈“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一支由人民公社牵头,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由几个生产队联合组织的农业学大寨专业队成立了。这支农业专业队在人民公社统一部署下,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是一支具有时代特色的农业生力军,专业队成员大约有300多人,内部设置了队长,组长等组织机构,队员为清一色的男性青壮年。


        当时我村是农业学大寨的模范村,村支部书记宋全福曾先后三次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回村之后将战天斗地的大寨精神彻彻底底地贯彻到了我村所有的贫下中农心中,很快我们村就成了全公社学大寨的标兵,所以这支农业专业队首先进驻了我们村,专业队食堂就设在了我家的东厢房,那时候,我刚入学不久,大约十多岁,对当时专业队的许多事情,还是有深刻的记忆。每天我从学校放学回家,到了傍晚,满院的专业队成员,有站着的,有蹲着的,也有指手划脚不知在说什么的,一律清一色的小伙子,其中大部分都未成家。东厢房的食堂有三个炊事员,负责每天的后勤保障。每天在院子里能够听到“叮叮当当”的刀板撞击声和切菜声,当时村里人们的温饱还没有解决,专业队员干完活每天两顿饭,中午白面馒头,下午荞面和白面掺和着,制成人们称为的“二代馒头”,蔬菜是土豆,圆白菜烩制的大烩菜,天天如此。每当专业队成员干活收了工,队员们沿着乡村小路,拖着疲惫的身子,缓缓向村子移动,到了我家的东厢房,所有成员到齐后,组长开始点名,然后脱了上衣光膀子,洗一把脸,之后开始分组打饭,每人两个馒头,一碗大烩菜,队员们端着碗纷纷走向院子的各个角落,有的坐,有的站,只几分钟就吃完了自己的两个馒头,一边吃一边还互相开着玩笑,不时地发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响彻了整个小山村。
        由于我村是学大寨模范村,大寨许多的农业经验在我村进行了推广。专业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修梯田,筑水利大坝。为了施工更科学合理,从商都县水保站,请来了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哪个山坡取土,在哪儿建大坝,梯田的弯度有多大,跨度多长,都是经过了技术人员周密的计算来确定的。在严格的工程质量保障下,修出的梯田平整划一,梯天四周又修了引水渠,以便将来引水灌溉,特别是在山坡上修梯田,把高处的土挖出来,再回填到低处,一层一层的梯田完全效仿当年大寨的农业模式。由于我村地处丘陵地带,大部分农田为山坡地,与当时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的地形颇为相似,自然我村成了学大寨的样板。从高处取土最深处可达一米多深,将山坡上的深层土取了出来,再回填到低处,从农业种植的科学角度讲,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含有养分的熟土深埋在了地下深处,裸露在外的浅表层都是挖出来的深层土,种植农业作物一定肥力不足,浅土层中根本不含有机质,氮、磷、钾含量更谈不上,可从外表看,满山遍野,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就像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
        这支专业队在我村修筑梯田,大坝共40多天,将我村大部分的坡地都改造成了梯田,远远望去,层恋叠嶂,一幅美丽的山村风景图。这些梯田从70年代修建成功,到如今近50年过去了,却一直未能引水灌溉,也没有得到水利设施的配套,只是静静地横亘在了村里的多个角落,见证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不朽历史,现在回到村中仍然能够看到梯田的痕迹,想当年,千军万马,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依然历历在目,给我们留下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时代印记。梯田大坝改造成功后,由于我村特殊的地形以及缺乏水源等因素,进一步兴修水利工程没有得到落实,水利配套及水源诸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才导致如今这般情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半个世纪过去了,老家的农业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进入80年代,农村土地个体经营的模式代替了集体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梯田、大坝等水利基础设施不得不成了摆设,成了历史的见证。想当年,那些专业队员干起活来,你追我赶,热火朝天。专业队为提高工程进度还成立了劳动“战斗队”。劳动场面十分壮观,工地上队员们有的挥锹、有的推车、有的抬筐、有的担担、凭着肩扛手推的坚强意志,将一处处陡立的山坡开辟出了平整的梯田。这支专业队曾多次受到商都县委的嘉奖。1973年,全县“农业学大寨”现场会在我村召开,时任商都县委书记张发同志、刘万才同志亲临现场,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专业队员的斗志,队员们的手磨破了不叫苦,肩压出了血不叫累,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地投入到了修梯田,筑大坝的洪流中,为全村的水利工程贡献了青春。回想那时候的场面,当时我还是小学生,那些专业队“战斗队”成员如今都已七八十岁,有的已经作古,当年为了全村人向往的美好生活,真是鼓足了干劲,耗尽了心血,沧桑岁月,物转星移,看着那些昔日的水利工程,仍有万千感慨,这些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仍然屹立在我村的东西山坡上,倾听着新时代奏出的美妙旋律,见证了伟大的新时代对曾经历史的合理诠释,也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遗产。

本文图片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集《彩色的乡情》《扬一扬手吧、母亲》《苏芝英散文》《苏芝英乡情散文》《叩拜大地》等作者苏芝英老师提供,特此表示感谢。

本期编辑   李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纪实小说】拉着骆驼去北京(一)

【晓慧诵读】清明节前蒸“寒燕儿”

一笼莜面故乡情

嗨!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一)

儿时的那碗荞面

离娘馍馍和面圐圙

作者简介

        竺元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4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商都县。1984年10月参加工作,喜欢读书、写作,曾在多家网络平台刊发十几万字的作品,被《海纳百川文苑》平台聘为副总编。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