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治病系列|中医如何治疗突发急症

 为什么73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主讲人:张学文

首届国医大师,出生于中医世家,1953年5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医急症高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提出“颅脑水瘀证”新观点,“中风病属急症之一。中风病常常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多端,而气血逆乱、瘀阻脑络是中风发病的关键。”张学文将中风病发生发展概括为四期六证。四期为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六证为肝热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气虚血瘀、颅脑水瘀、肾虚血瘀。

他提出的“颅脑水瘀证”的新观点,认为中风病的六大发病因素虚、火、痰、风、气、血中,“瘀血阻滞脑络”为其病理关键环节。或因精虚血不充、血少而行迟为瘀;或因气虚行血无力而为瘀;或因嗜食肥甘,恣好烟酒,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脉络致痰瘀交夹;或因痰生热,热生风,风助火热,燔灼津血而为瘀;还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生风生火而致瘀。总之,瘀血内阻脑窍是贯穿中风病始终的基本病机。

图片
文字版 | 中医如何治疗突发急症
图片

社会上,急病找西医,慢病找中医。我认为这个事情是,人们群众对中医中药不是深入了解有关系。咱们中医本身内部来讲,也有好点的中医、年龄大点的中医,他急病也看,慢病也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个病人,这个人原来是他开上车旅游去,结果翻车了。翻车以后,颅骨骨折、上肢下肢骨折,回来以后在西安一个大医院,住院治疗,最后是高烧退不下去,昏迷不醒。

有一天记得很清楚,晚上九点多钟敲门,说有一个学生给你写个条条,写条条找你有个事。最后请他进来就说这病,现在39度,40度,体温还降不下来,最后报了病危,最多再活六个小时,那个人说我想找个中医看一下。那个主任跟他说的原话是你就是把神仙招来也不行,就这话。最后他跑这说了一下。

我说你看,我在北京中医大学的给人家研究生答辩,我说那我今天晚上绝对去不成。后来我给我学生打个电话,说你现在给中医叫个三宝,就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这三个宝贝中药,清热、败毒、活血,其他都搞不过它,有些西医也搞不过它。

你把这几样现在用上,第二天一天没有消息,第三天早晨,天刚刚亮,又敲门,一开门就跪下磕头。我说你快起来,有啥事你说。现在轻多了,眼睛能睁了,今天一定劳驾我,请你去一下。我说今天我把北京的事情办完了,你不叫我去,我也得去一下,我就去了。

去了一看那确实各方面都比较理想,我就把中药成药吃上以外又给开的药,一共弄了五天,这病人不但能眼睛睁了,还把鼻管、胃管拔掉以后能说话了。人确实后来全好了,好了以后,这两口子为了报答中药事业,两口开了个中药店。

中医现在有好多东西应该说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寄希望后学者,绝对不敢马虎,认真地弄好中医特色和它的特点。现在有个缺点,中医年轻人弄到西医那去了,这不是个办法。那高烧39度、40度都有,要退烧不是用西药就能把它退了,中药也可以用,有些是不用。柴胡注射液大家都知道,柴胡注射液是柴胡一味,复方柴胡注射液加上细辛。假如说是发高烧、头疼、身上疼的很厉害,复方柴胡注射液有细辛那个,打两支一次肯定是有效,打两次四支基本上差不多。

因此传统中医要学着运用中医中药办法对待急症,高烧一看39度,赶紧找西医看,我弄不成这事,这实际上应该说是没学好,中医这样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如果要把这个弄好,必须要从思想上解决。因此我觉得中医学生也好,中医老师也好,教好中医、学好中医,才是学中医的一个最终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