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娘悄悄的走了

 冬歌文苑 2022-06-18 发布于北京

娘悄悄的走了

娘生前一直盼望老家安个电话。可电话安好了,娘却再也不能接听了……

2002年7月18日,对我们家而言,是个痛苦且黑暗的日子。这天中午,娘因突发心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心爱的世界。

在我们老家有个说法,七十一把头低。谁知,这话在娘的身上应验了。

娘吃苦受穷一辈子,省吃俭用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病也舍不得去医院……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我们姊妹5个先后成家,娘才告别穷苦日子,可还没享几年清福,病魔就夺去了她的生命。

最让儿女们难以接受的是,娘走时竟一个人没见,一句话没留,一分钱没花……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痛苦、思念、遗憾和自责。子欲孝而亲不待,怎不令人扼腕叹息,肝肠寸断啊。

 心梗猛于虎也!娘患心脏病高血压已有多年,身上一直装着速效救心丸,几次发病因用药抢救及时,才幸得闯过鬼门关。这次,娘身上也装着“救命药”,竟没来得及服用。

娘心疼孩子们。为让小妹上班,那年6月初,娘抱病来石家庄照看外孙女。谁知,世事难料,生命无常。来时一个背着大包小包的大活人,回去却变成了一盒骨灰……

娘走的那天,我正在家里午休,突然电话铃急促响起,我拿起电话,小妹哭着说:“哥哥,你快点过来吧,咱娘不行啦!”“你赶快叫120!我马上就过去!”当我火速赶到妹妹家,120刚刚离去。看到娘安详地躺在床上,身体依然温热,似在沉睡,我和小妹贴在娘的耳边,不停地呼唤:“娘,娘,你快醒醒吧!娘啊——你再睁眼看看我们吧!”可不管我们如何撕心裂肺地呼喊,再也听不到娘的回应。

我只好硬着头皮给父亲打电话,哽咽着说:“爹,俺娘心梗今天中午走了,儿子没照顾好娘,也对不起你老人家……”电话那头,爹不停地叹息,但丝毫没有责怪我,“你是个孝顺的好小子,你娘就在那边火化吧,我和你姐姐妹妹抓紧租车赶过去。”

父亲一行冒着暴雨赶到时,已近晚上11点,看到娘穿着寿衣躺在床上,爹不禁老泪纵横,失声痛哭:老婆子啊,前两天,你还打电话让大闺女给我过生日,今天你怎么就狠心丢下我不管了呢……爹哭,儿女们孩子们哭的更厉害。直到凌晨一点,一家人哭声和着雨声,泪水伴着雨水,才依依不舍把娘送往殡葬馆。

见到家人后,小妹一再解释说:娘这几天精神头挺好,走前没什么异常反应。上午她和娘还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小马村赶集,午饭娘吃了不少,吃了一块甜瓜,还喝了一罐冰镇啤酒。可能是赶集累了,加上天气闷热,饭后娘就休息了。说好下午3点到世纪公园划船,可我叫她时,就怎么也叫不醒了。

后来我曾想,如果早知道天气闷热、过余疲劳、吃的过饱、吃甜食、吃冷饮、饮酒,都是冠心病患者的索命鬼,如果各方面多加注意,也许娘能躲过那一劫。唉,谁让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呢。

娘悄悄的走了,亲朋好友都说,这是老人家修下的福分,自己不受罪,又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可养儿防老是天理。我们姊妹5个宁愿病床前尽孝,花个三两万给娘治疗,以报答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可娘没有给儿女们这个机会,也没能等到心脑血管搭桥(支架)技术推广。 

娘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实在不忍心她就这样悄悄的走了,骨灰回到老家后,我们又按当地风俗,体面风光地打发了娘。

送娘回到老家的当天晚上,姐姐到南房屋找东西,灶台前的柴火哗啦哗啦响个不停,把姐姐吓得够呛。父亲得知后说,那是你娘显灵了,她是个爱操心的人,是怕我忘了埋在柴火下面的茶叶盒。那里边装着我俩多年积蓄的存折和现金。听着父亲的说道,回忆娘亲的深恩,我们姊妹几个,又跪在娘的灵堂前,呜呜地哭了一场。

娘是个讲究爱好的人,来时穿的是儿媳妇买的漂亮衣服,走时还戴着小妹的结婚戒指,戴着我给她的玛瑙手链。娘向往城市生活,曾给小妹说,“在城里生活真好,每天都能洗个热水澡。”那年七月上旬,我从北戴河疗养回来,特地接她来家里吃海味,娘戴上我给她买的手链,高兴的不得了。晚饭后,我们娘俩在216号楼西侧乘凉聊天,谁知,这竟成了我和娘见的最后一面。没过几天,娘的生命就在她喜爱的城市,画上了休止符。

娘是个信佛之人,但她从不在家礼佛,只是到了寺庙,就虔诚地烧香磕头,嘴里还念叨个不停。在我看来,娘的佛心就是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她孝敬公婆是出了名的,对待小叔子小姑子像自己的亲生弟弟妹妹一样;村里有个红白喜事,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谁家遇到天灾人祸,她都会解囊相助;家里做点好吃的,也忘不了接济邻里的孤寡老人……好人终有好报。难怪村里的乡亲们都含泪为她送行。

娘走的前几天,石家庄出奇的闷热,她天天祈盼下雨。娘是在暴雨中溘然长逝的,也是在瓢泼大雨后入土的。也许是天公舍不得娘走,竟含悲垂泪。出殡的那天清晨,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简易灵棚在风雨夹击下,几近倒塌。可不到个把小时,就雨过天晴了。乡亲们都说,这个老太太真是个大好人,临走还不忘行好,给家乡带来了一场喜雨。

最稀奇神秘的是“化蝶”。在料理娘后事的几天里,戳在大门口的纸骨朵上,始终趴着一只黄色大蝴蝶,敲鼓声哭泣声唢呐声爆竹声,都没能惊扰它,可娘入土的那天上午,它竟煽动着翅膀飞走了。乡亲们说:那只蝴蝶是娘的化身。

我祈愿这是真的。娘化作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永远飞翔在我们七彩的梦里……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王兰生,河北故城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曾任承德军分区政治委员,爱好文学、书法,著有诗歌散文集《白杨情深》,现为河北省某军休所休干。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