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快速成长:送你4个小工具

 早晚积累 2022-06-18 发布于江苏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喜欢看书的家长越来越多,地铁上看书的乘客越来越多,带着耳机听网课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移动互联网让学习途径暴增。可知识这么多,我们真的学的过来吗?信息 生产的速度早已超过了我们学习消化的速度。

面对这样的信息爆炸,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里推荐四个工具给你,希望让你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这四个工具分别是筛子、铲子、钻头和针线。你可能会很奇怪,这四个工具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跟学习扯上关系。听我慢慢来讲,先来说说筛子。

一、筛子

我们都知道筛子有过滤的作用,能够把我们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筛选出来。把这个概念借用到学习上,简直太好了。

你一定发现了,不论我们在读一本书还是上一堂课。并不是书中所有的问题,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对我们有用,都能够对我们的认知产生触动或者让我们觉知。

一本书只有一小部分,甚至只有几句话对我们有用,那就已经足够了。

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读完一本书,听完一节课或者与一个人聊天,在阅读的时候,听课过程中,对话期间我们觉得有好多刷新认知的知识点。

但书一合上,课听完或者两个人一分开。脑袋空空如也,完全想不起来刚才还记得什么要点。如果想找回那些要点,你得再花一次时间来寻找。有时再来一遍还未必能找到刚才的闪光点。

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么筛子这个工具就特别适合你。在你读书、听课、见人的时候,只要遇到对自己有触动的知识点,马上记下来。

等到结束了,那些记下来的要点,就是让你触动的重要内容。对你更有价值。用这个方法,你可以把你遇到的各种精华都筛选出来。

如果你把筛子这个工具抽象一下,不难发现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筛选。人群中选择同频的朋友也是在筛选。这就是筛子这个工具的价值。说完筛子再来说说铲子。

二、铲子

铲子的功能是什么?当然是挖掘。我们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书,有意思的公众号。

有的人看完一本书可能就结束了。但我不是这样的,如果我看到一本有意思的书,或者某个值得深究的作者或者偶遇了某个公众号,下载了某个App。

我有一个习惯,我会深挖某个领域里的东西。往往会给我很多惊喜。

比如说我是因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认识李笑来的,他在专栏介绍的很多概念都洗刷了我的认知。于是我找来了他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从那本书明白了积累和时间无法管理这两个对我影响巨大的概念。

进而又加入了他的社群“新生大学”(几年前的社群),在那里我知道了他其它的好几本书,比如《人人都能用英语》《七年就是一辈子》《坐享其成》。

这三本书帮我重新认识了英语学习、人生原来还可以有很多辈子、什么是冥想。后来又加入了他的另一个社群“定投践行群”,在那里学习与定投相关投资知识。

这期间还读了他的一些新书《财富自由之路》《韭菜的修养》《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定投改变人生》等等。

这一路走来,加上自己其他领域学习的知识,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践行原则和投资体系。做一个终生学习者,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做一个管理自己不断积累者。做一个重视价值轻视价格的人,做一个说己所做做己所说的人,做一个独立思考者。

为什么我能找到与笑来老师相关的这些书,这些社群。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一直在用一个工具——铲子,深挖有价值的地方。有时是深挖一本书,有时是深挖一个人。

其实一本书背后是一个人,进一步追这个人,能追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一个作者背后可能是很多本著作,有他自己的作品,也有对他影响深远的作品。

比如《从一到无穷大》这本科普读物,就是追吴军老师的书和课程时发现的。我自己很喜欢这本书,我们家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这本书。

有时很意外地关注一个有价值的公众号,我就会把那个公众号翻个遍,总能找到很多好东西。

所以你看,如果你会用铲子,你能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不会停留在表面。说完铲子再来看看钻头。

三、钻头

准确的说叫“为什么钻头”。一旦你学会了“为什么钻头”这个工具。那么你的学习几乎是自动自发的。

只有真正自动自发的学习才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地能量和认知觉察。“为什么钻头”其实来自于哲学思维。

在胡适的书中,胡适举了一个例子,大致的意思如下:

如果一个人偷东西。普通人最多随口问一句,哟这个人偷东西,你看被抓起来了吧。

而带有哲学思维的人可能是这样的,哟,他偷东西?他为什么偷?是因为没钱吗?没钱是因为失业了吗?是因为能力不行还是公司经营问题失业了呢?这个公司为什么经营不善呢?是因为管理问题还是因为经济危机?……

通过这样不停地问“为什么”,就像一个“钻头”一样,一直钻到根源为止,最终是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的。当我们在学习中一旦开启“为什么钻头”思考问题时,你其实已经开始了学习。

你能自己找到答案,更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像面对投资,如果你能明白“投资是买的时候就知道赚钱,投机是卖的时候才赚钱”,你在买的那一瞬间就会思考值不值得买。

再比如,如果你没有用闲钱投资,你的资金随时可能会撤走,那么其实你是很难抵挡波动周期的,也就很难享受到波动之后的上涨,因为你的钱可使用的时限太短,不能算作资本。

用“为什么钻头”能够帮助你看到根源,更有针对性地行动。说完“为什么钻头”,最后再来看看针线。

四、针线

针线的作用是串联。通过筛子和铲子,你一定能够搜集到很多散落各地的珍珠。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整理。用针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变成项链,能够让这些珍珠发挥更大的价值。

针和线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把你筛选出来的知识看成珍珠,那么写作能力就是针,逻辑思考就是线。

通过文字和有逻辑的整理,那些知识就能变成对他人有用的文章,散播很远流传很久。如果你有很强的人际链接能力,那么沟通能力和连接能力就是你的针和线,你能把不同资源的人连接到一起,产生更多思想交换和合作机会。

你看针线的作用就是连接,这样的能力看起来不起眼。连接之后价值就不一样了。

小结一下:

以上介绍了三个工具。

筛子,可以帮助你筛选跟自己相关的各种信息,让你在今后需要的时候能够更高效地提取、内化信息;

铲子,可以帮助我们深挖有价值的信息源;

钻头,用“为什么钻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更好地指导行动。

最后通过针和线,把你的所学所遇串起来,形成你自己的珍珠项链。

希望这四个小工具:筛子、铲子、钻头和针线对你有所启发。

练字第33-34天

进入行书的练习之后,明显感觉到了书写的变化多了起来。

行书的笔画连续书写,牵丝的学问真的很大。

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练就对了。次数=技术,我越来越相信这句话了。

左右滑动查看

参考文章:

三个小工具助你思考大发散

上一篇文章:

冲突的本质是需求没有被满足

爱积累的磊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