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坑变形检测技术方案(陕西三星)
2022-06-18 | 阅:  转:  |  分享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3



2作业依据及精度要求……………………………………………………………3



3平面和竖向基准网………………………………………………………………4



4基坑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6



5变形报警值标准…………………………………………………………………7



6资料整理及变形分析……………………………………………………………7



7提交成果…………………………………………………………………………8



8使用的仪器和要求………………………………………………………………8



9生产组织…………………………………………………………………………9



10对委托方承诺……………………………………………………………………9



11安全生产预警和预案……………………………………………………………9





附图1动力站UT、冷却塔CT基坑支护工程变形观测点分布示意图

附表动力站UT、冷却塔CT变形监测工程预算及报价表











1工程概况

UT项目基坑东西最长约195米、南北最长约100米,其支护边坡深度:-8.55米;CT项目基坑东西最长约150米、南北最长约55米,其支护边坡深度:-8.95~9.35米;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分类等级为二级。基坑开挖后边坡分层支护,支护方法为土钉墙。

监测目的:根据该工程的建设要求,在基坑开挖地下工程施工期间需对本工程进行基坑边坡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观测,以保证基坑的安全。同时变形观测成果也是建筑质量检查及竣工验收必不可少的技术资料之一。

2作业依据及精度要求

2.1作业依据

2.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2.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1.4坐标系统:独立坐标系。

2.2变形观测精度要求

基坑边坡变形按三等变形测量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精度要求见表1

表1变形监测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等级 沉降监测点测站

高差中误差

(mm) 三等 1.0 6.0 3平面和竖向基准网

3.1平面基准网

3.1.1平面坐标系统:基坑北方向一侧园区综四路道路为X轴方向,东方向Y与X方向垂直,建立独立坐标系。

3.1.2水平位移监测网: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水平位移拟采用2″全站仪按基准线法测定绝对位移,六测回测定,测量时在基准点设置测站及设置固定的方向线,并在方向线上设置检核点;或在基准点设置测站极坐标法测定。

水平位移监测的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全站仪测角

标称精度 半测回归零

差限差

(″) 一测回内

2C互差限差

(″)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限差

(″) 2″级仪器 8 13 9 水平位移监测的边长观测,采用电磁波测距,其技术要求见表3。

表3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全站仪测距

标称精度 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差

(mm) 测回间较差限差

(mm) 往返测

较差限差

(mm) 气象数据测定

最小读数 温度(℃) 气压(mmHg) 2mm+2mm级仪器 5 7 10.0 0.2 0.5 记录采用手工记录。

计算采用严密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精度取位至0.1mm。

3.2竖向监测高程基准网

竖向位移(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仪器采用天宝DiNi精密水准仪(每公里往返中误差0.3mm)

等级 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限差 往返较差及附合

或环线闭合差限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

高差较差限差 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限差 二等 0.7(㎜) 1.0 0.7 1.5

数字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

等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距差

(m) 前后视距差累积

(m) 视线高度

(m) 重复测量次数

(次) 二等 ≥3且≤50 ≤1.5 ≤5.0 ≥0.55 ≥2 观测网中基准点的稳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工作的成败。基准网宜建立在基坑及建筑物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埋设要求稳定。基准网建立后,定期地进行复测以检验其稳定性。

沉降观测基准网拟采用独立高程基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高程基准网拟采用三个基准点组成(具体分布位置详见附图1),布设成闭合准路线形式。基准点选择可以利用平面基准点或是别的标志,如以前单位沉降观测保留的基准点,且应在沉降观测开始之前进行埋设。埋设的基准点应避开地下管线、松软填土、基坑边沿、地裂缝、施工机器振动及标石易遭破坏地方。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并设置保护标志,防止被破坏、被重物压住,或被水浸泡。为方便观测及保护,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我方及甲方或监理有关人员协商确定。

4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及竖向位移监测

4.1监测点布设及点位标志

4.1.1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设在基坑(土钉墙)上端,沿边坡坡顶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间距不大于20m(若有必要另外对个别变形敏感部位间距不大于15m)。点位分布示意图见附图1

4.1.2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共用一个观测点,点标志埋设应稳固,监测点采用直径16mm、长70cm钢筋,楔入支护土钉墙顶端土体内,同时做好标记。

4.2观测周期

根据规范及委托单位的施工组织安排,基坑观测总体分4个阶段实施。观测周期与次数按照如下计划: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过程中(首层支护土钉墙完工后),一个月,7天一次;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半个月,2天一次;

第三阶段:半个月,5天一次,至稳定;

第四阶段:至回填前,3个月,10天一次

当边坡有险情或情况特殊时应每天不间断监测。

4.3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土方开挖期间,现场支护工作人员应每天巡视一次。变形监测作业员每次作业前首先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4.3.1观测方法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采用日本索佳SET210K全站仪按二测回进行施测,距离为由全站仪经过两差、加乘常数及斜边改正后水平距离。测量取位至1mm。

如果基坑出现裂缝时可同时采用普通手钢尺测量,读数至0.1mm。重要部位应采用千分尺测量(视需要而定),同时进行拍照、录像等方法记录。

4.4基坑竖向位移观测

基坑开挖期间为保证基坑垂直方向的安全,跟踪对基坑竖向位移进行同步观测。竖向位移观测周期与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同步,监测方法采用仪器与第3.2节高程基准网相同。

5变形报警值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二级基坑监测报警值如下:

5.1边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60mm,变化速率15mm/天;

5.2边坡顶竖向位移报警值60mm,变化速率8mm/天。

6资料整理及变形分析

6.1资料整理

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均须及时整理监测资料,发现数据错误时,应及时查找原因补测改正,然后进行数据统计。绝对沉降量,用每次观测计算的沉降点高程与第一次各沉降点高程比较,来计算各点的绝对沉降量;相对沉降量,用每次观测计算的沉降点高程与上一次各沉降点高程比较,来计算各点相对沉降量。

制作各沉降点绝对沉降量、相对沉降量的统计表,各水平位移监测点水平位移量表。

6.2变形分析

根据图形和数据资料分析基坑是否稳定,建筑物沉降及平面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当发现观测值有明显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甲方、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提交成果

7.1每期野外观测结束后第二天,电子文件及时向中建一局三星项目部通报监测结果,进行下期观测时提交上一期盖章后书面资料。如果位移量接近报警值或达到报警值时,应及时与甲方、监理进行沟通。

7.2该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向甲方提交最终变形观测分析报告。

8使用的仪器和要求

本工程所使用仪器均为经过测绘仪器检测部门鉴定并合格的设备。每次观测前,应对相关仪器及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仪器使用状况良好。

投入主要设备一览表8



项目内容 仪器 型号 数量 水平位移监测网测量 全站仪 SET210K 1台套 垂直位移监测网测量 水准仪 天宝TrimbleDiNi 1台套 水平位移监测 全站仪 SET210K 1台套 垂直位移监测 水准仪 天宝TrimbleDiNi 1台套 计算 计算机 联想 1台 交通 汽车 狮跑SUV 1台 9生产组织

基坑变形监测及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工程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作业周期长、责任心强的工作,应有专业人员负责。工程负责人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写,生产组织,协调甲方、监理及施工单位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会同各方及时解决,同时对潜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作业组长每次进行工作时首先要与建设单位或监理进行联系,听取建设单位或监理对工作中的指导意见,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组织生产,对观测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应确保它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不得私自涂改或伪造。每次外业结束后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向甲方和监理提交观测数据资料。

10对委托方承诺

10.1在整个基建过程中,积极配合甲方及监理工作,提供测绘方面咨询服务。

10.2我们将以诚信为本,信守合同,优良的质量,周到的服务,为甲方提供最满意的工程产品。



11安全生产预警和预案

11.1根据我公司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特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实施中应确保作业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安全,进入施工场地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并绝对服从工地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

11.2工程负责人在开工前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条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检查配备的安全设备落实情况,签订安全生产保证书。作业组长为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当天安全工作。

11.3作业中应确保作业人员及仪器的安全,司机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章制度,中速行驶。

11.4变形监测出现异常情况预警

基坑观测过程中出现下列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变形量达到报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献花(0)
+1
(本文系工程方案库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