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石祭英雄【原创】

 幽兰公主庞英 2022-06-18 发布于河南

拜石祭英雄

作者|周铁株   

许是太荒僻的缘故,败址残石更显出厚重的历史质感。

一块岩石,传承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密码?

二龙山万树浓黛,仿如兵将扬帜,一块高约两米的巨石缀于山脚,色呈紫赤,平台有碗口大的圆洞,虽被风雨销蚀却无斧凿之痕,相传是黄萧养当年的点将台和插旗洞。山前原是练兵场,誓师时被祭奠的三杯酒浇成了鱼塘。向南不远的马村是黄萧养养马之处,原有饮马的古井,现坍塌不存。

听风听雨岁月淡淡流过,黄萧养的义举已成游丝一缕去迹杳然。冥冥漠漠中,纵然陈迹充满神话般的虚幻感,却依然口口相传流衍至今。倘能证实,当是黄萧养唯一的印痕了。

遗迹之有无固然重要,但不必蹈空玄谈去玩索概念。因了黄萧养领导的农民起义,促使顺德设县倒是信史凿凿。

拨开历史的烟云,让我们追溯到距今五百多年前。

明朝中叶,朝政被权臣和宦官把持,民生凋敝,黄懋松其时出生于南海县冲鹤堡番村一户贫苦农家,年幼时送给萧姓人家抚养,故改名黄萧养,后因生父无力缴纳租税,忍痛将萧养抵押给潘姓大户当奴仆。严酷的生存环境,铸就了黄萧养的倔傲个性。

黄萧养长大成人后,社会阶级对立愈加尖锐,他带领乡民打死仗势欺人的狗腿子,被捕送广州府收监,幸逢大赦,出狱后流落沿海各贸易集市为人佣工,被诬“恣行海面为盗”,再度囚于广州司监。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三月初八夜,黄萧养率难友百余人冲出牢门,亲自断后“挥斧而行,人莫敢近”,冲入军械局夺取武器撞开城门,登船逃脱官兵追杀。黄萧养一干人等返回番村,被逼得没有活路的农民纷纷趋附,队伍在二龙山前宣誓,杀羊祭旗。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发展到十余万人,战船千艘,黄萧养自封“顺民天王”,建立“大东国”,定都太艮(今大良),设行宫于广州城南五羊驿。此举震惊朝野,景泰皇帝下令调集各路兵马进剿,两军在广州珠江河面决战,黄萧养身先士卒,不幸中箭落水牺牲,义军群龙无首终至败散。起义从1449年6月至1450年4月,历时10个月,声势浩大,屡挫官兵,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惊魂未定的朝廷为加强对起义策源地的控制,把这个地区从南海和新会划出另立新县,取名“顺德”,意为“顺天威德”,让此地百姓永作“顺民”。其时为景泰三年(1452年)。

黄萧养义军的英勇业迹,虽然比不上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陕北起义,但在珠三角地区影响深远,民间一直流传着农民英雄黄萧养的传奇故事,其中最能体现怀念之意是“白鹅潭”的来历。据传黄萧养中箭落水后,敌人的大刀将要砍下之际,天空霎时闪过两道白光,贴着江面出现两朵瑞云迅速飞来,化作两只白天鹅,白鹅引颈拍翅驮着负伤的黄萧养远去,此后这一带江面被冠称“白鹅潭”并沿用至今。时至今日,白鹅潭在霓虹灯的映照下越发亮丽迷人,在沙面公园,在白天鹅宾馆,在沿江长堤或游船上,不知人们有否发现天鹅仍时有隐现浮游?

黄萧养点将台位于顺德勒流街道富裕村的一片郊野,幽隐不明易被湮没,那块算得上是顺德根祖文化的岩石,内涵远远超出当年点将的本意,理应为后世永铭,无奈空山夜夜寒,环顾四周依旧虚旷沉寂。后来,民政部门在点将台左侧兴建了公益墓园,当人们焚香祭祖之时,知否此地曾有过感天泣地的义举,有谁会为点将台奉上一炷清香几朵素花?

寂静中,合欢花嗒然飘落,落着不可言状的感伤。我思索着往事今情,向点将台整衣肃裾叩拜如仪。黄萧养早已超脱于形骸之外,这不是我相信形遁魂存,而是向冷面尘世表述对文化良知的呼唤,呼唤邑人陶醉于“顺德创造”而顾盼自雄之时,理应关注到桑梓之地的根脉所系,连同附近的石涌瓮城、古贝丘遗址、东汉墓葬群和大凤岗公园,连片整合成新的旅游景区,系统展现顺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周铁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文学顾问兼专家指导团成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佛山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在二十多个省(区)近百种报刊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出版多部,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在各种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数十项。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