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言《金匮要略方论》(五)

 中医陈孝和 2022-06-18 发布于北京

继续讲金匮要略方论。

【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这里的五常可以作五行来解释。

在刘知己的《直书》里也提到了五常:“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这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风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就好比水能浮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是出在《荀子.哀公》。

风就是空气的流动,风本身并不致病。但风能夹杂寒、暑、燥、火、湿这五气而致病。

比如寒,寒就是冷。气温低,气温为什么低,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有关,冬天北半球距离太阳最远,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就低。

第二个原因就是洋流。

按地理位置来说,海水从高纬度的北极,也就是北冰洋往低纬度的太平洋流动,导致整个北半球的温度降低。

小时候看天气预报,经常说要来西伯利亚寒流了,其实就是北极的冷水汽往低纬度地区流动。

为什么冬天的风吹着冷,其实只是风加速人体失温了。人体温度是37.5 ℃,而冬季外界温度远远要低。热量传导规律就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所以冬天咱们都穿的很厚,其实就是减少体温向外界辐射。

而风能加快温度传递,让人体散热更快,人就觉得更冷。

而到了春天,洋流循环改变了,太平洋的暖流往高纬度移动,同时随着地球转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增多,气温开始回升,温暖同时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植物开始发芽。

这时候我们耳边会响起赵忠祥老师熟悉的声音: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

为什么春天吹风没事儿,而冬天吹风就容易生病呢?

大家想一下,冬天的风吹着脸上就跟刀子一样,所以都背着风走,让风吹后背。而春天,气温回升,风裹挟着太平洋的温暖水汽,咱们迎着风走。有个成语叫:如沐春风,春风不伤人,反而吹得人很舒服。

冬天背对着风,春天是迎面着风。

熟悉中医的都知道,人最怕风吹的地方就是后背,风池、风门、风府这些穴位都人体背面。这些地方受风之后,局部热量丧失过多,首先筋膜肌肉会收缩,然后血管被收缩的筋膜肌肉挤压,血液循环就会受阻,一旦这个地方的血液循环不畅,就会导致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平时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感冒就是这样发生的。

所以说为什么咱们受凉之后,颈椎和肩背容易板结僵硬活动受限,就是这个地方最薄弱。

而到了夏天,北半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以夏至作为分界点,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最多,温度也越来越高。我看现在河南和陕西已经将近40℃了,一定要注意降温,不然很容易中暑。

所谓的中暑是什么意思呢?刚才讲了热量是从高温到低温传递,如果外界温度超过人体温度了,那么人体不但不散热,反而会吸收外界的热量。

这个时候人体热量散不出去,大脑会停止工作,目的是为了减少产热,这就是晕厥。

这个时候再吹风没用了,反而越吹人越难受,抓紧降温才是正解。

夏天绕不开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湿,夏天的湿并不伤人,咱们通过出汗散发体内的热量,然后风一吹,汗就挥发掉了。

但现在咱们都吹空调,把空调开到十几度,人体热量就会散发很快,感觉很舒服。现在为什么空调病越来越多?

这就是人为制造的客风邪气。空调吹着,人体通过皮肤辐射散热,不通过汗腺排汗散热。本来夏天就是人体机能最旺盛的阶段,现在吹着冷风,把体表毛孔都关闭了,体表血流减少,血液循环就会不畅,人体的新陈代谢效率就会下降,一些代谢产生的废物垃圾,不容易排出去。

另一方面,就是在小范围里制造了一个冬天的环境,只不过冬天的寒流来自西伯利亚,夏天的寒流源头是空调。空调对着一个部位直吹,局部热量丧失太多了,肌肉僵硬板结压迫到神经之后,局部就疼痛;血管被挤压,血液循环被阻断,组织缺血缺氧。

今天大概讲了一下外风,再讲下去就太啰嗦了,明天咱们再讲一下内风的概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