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作曲家陈钢先生翻开了尘封已久一封信,那是他的父亲陈歌辛写给他的。聊聊数语,既有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也承载了深深的厚望。“我虽然没过过父亲节,但也从来没忘记过父亲。”这是出自陈钢先生今日父亲节随想中的原话,真实而质朴。 每个人和父亲的故事都不尽相同,或平淡、或激烈、或温暖,父亲们不善言辞、不喜表达,他们的爱是内敛的,深沉的,也是敦厚的、伟大的。 今天小克勒与大家分享一篇作曲家陈钢先生的小文,感受他与父亲之间的情谊。 我会挑音符 作者:陈钢 1949年的中国风暴,将我这个才 14岁的孩子席卷进革命浪潮。上海一解放,我就参了军;而参军后的第一堂课,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劳动高”。于是,与远在香港的父母飞传鸿雁时,也就颇为得意地写道:“我会挑担!” 哪知爸爸回信时只用了十个字,就表现出他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你会挑担,我会挑音符!” 可有谁知道,他之取名为“陈歌辛”,就是为了表示要歌颂终日辛劳的人民大众。父亲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挑”出了中囯第一首走向世界的流行歌《玫瑰,玫瑰,我爱你》和第一张绚烂的上海音乐名片《夜上海》。 可又有谁知道,最后,这位天才音乐家却成了真正的“挑夫”。当他被打成右派后,就在白茅岭农场挑泥运石,最后,将生命挂失在那远方的泥土里…… 而作为“红小鬼”的我,在那些接连不断、以人为敌的运动中也成了“挑夫”。早在“挑”出《梁祝》的音符后,我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关进牛棚挑扁担。而在这之后,由于写的电影配音《球迷》被批为“现代派”,因而又被发配到大别山去挑担。 我在挑担时,不禁想起了爸爸与我的共同命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我想,我们全是“挑夫”,我们不仅会挑扁担,而且更会“挑音符”!扁担挑起了我们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音符则挑出了我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克勒门”是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