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出一个老物件,折射出我失败的30年

 运营官张沐 2022-06-20 发布于陕西

同样的问题,你也可能有!

今天要说的话题与产品的关系不大,反而与产品内的内容关系比较大,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的话,建议你即使的改正,如果不加以改正,对个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最起码多走好几年的弯路。
我先来叙述一下当时的背景,前几天在清理家里的杂物,在我的工具箱中翻出一件老物件,这家伙有点年头了,看看各位朋友是否认识,如果你还认识这个产品,那么也说明咱们可能是同龄人。
至于这个产品购买于哪一年,已经找不到购买记录了,在我印象中,我是08、09年买过mp3,后面就再也没买过,仔细想一想大概是12年左右,也就在那几年了。
很神奇,这个产品经过了这么多年,充上电竟然还能打开,不得不佩服当时的产品质量。
当我打开这个产品的文件列表,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思考我这么多年失败的人生!
我们先来看这个标题,4曙光微博营,4代表的是第4课,我看了一下目录,这里一共有12节课。
这个内容大概是12年左右倒进去的,当时的微博正火。
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4和12之间的关系。
仔细想一下还是挺恐怖的,12节课的内容,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停留在第4节课。其实我欠缺了一份坚持下去的毅力。
这就导致很多事情有了一个开头,却没有了结尾,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虎头蛇尾。我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有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一件事情有很高的期望值,然后就铆足劲了开始干,干到一半的时候就逐渐了淡忘了自己的这个想法,然后事情就不了了之,这件事情就被收尾了。
还是拿学习这件事情,很多小伙伴卖课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然而课程买回来之后学习了3、5节之后就放弃了其中学习的想法,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自己也没有复盘,没有总结,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我回想一下我前几年做事情就是这么一个逻辑,很多事情只有一个开端,没有一个结尾,也导致很多事情没有做好。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失败的30年。
还好我后面把这些问题给做了一些梳理,逐渐的改掉了这些坏毛病,到目前为止有了一些小起色,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问题,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改变你的这些坏毛病。
先规划
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规划做事情的步骤,千万不能头脑一热就开始做,这种规划性的东西不是在脑子里面想清楚,一定要把这些内容落实到文字上。
假如你现在想要通过短视频创业,你如果只是在大脑里思考这件事情,那么你得出的结论一定是这件事情非常靠谱,你自己认为好多事情已经想清楚,想明白了,等你落地到方案中才发现,原来自己很多的细节都想清楚。
所以,做事情之前还是要输出一份规划的文档,把很多细节的内容敲定,有这样一份方案产出之后,再找朋友们帮你看一下,你会修改里面很多的内容,帮助自己把方案写的更加有效果。
通过方案查找到自己没有想清楚的地方,把内容规划的更好。
你以为写完一份方案就完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大概率你的规划性的方案还是落在纸上,并没有办法执行下去。
列计划
规划只是有了大方向,还不能让你推行下去,那么更具规划列出自己的具体执行计划,很多小伙伴把计划列到每天。如:每天8点-9点开始读书,每天10-11点认真学习,如果你把时间都列的如此反人性,估计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我之前的时间都是列在每天的几点开始做某件事情,第一周坚持的还行,如果第二周有事情把计划delay,第一天还有点懊悔,第二天懊悔减轻了,第三天,去TM的,搞什么计划,不存在的。于是你列的计划就停止到这里。
于是我更改了列计划的方式,给自己更多的弹性空间,不在列到每天做什么事情,而是这周内需要完成什么事情。
如:这周晚上5天的读书,其他两天用于自由活动,具体几点来读,那就要看当天的时间安排,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避免晚上有其他事情。每两个月允许有一周不读书,这一周就是放纵性的睡觉和玩。
列计划也需要劳逸结合,你可能说我一放纵就收不回来了,这可咋办,于是咱们还有复盘的事情来提醒你,你该读书啦。
定时复盘
我几乎每周都会进行复盘,看看本周的书读的怎么样,如果你发现这周根本没读书,那么接下来的两个月就要好好读书了,如果你发现本周确实有事情就读了4天,也无所谓,不要因为没有满足5天而责备自己。
如果你也读了5天的书,收获还比较大,那么在周末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比如:看个电影,去个酒吧,约两个好友一块爬山,等有了家庭就可以跟孩子一块玩一下。
复盘的意义在于提醒你,你还有一个计划在推进,这样就不会让你把事情全部的放弃。
各位小伙伴,你学会了吗?如果你跟我前30年一样,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丢三落四,那么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做规划,列计划,并且没有进行复盘,你先坚持2个月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改变真的很大。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行,可以给我交点保证金,我来监督你执行~这也是有效促进自己行动的最好方式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