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祛湿药中成药

 淮源青松1010 2022-06-20 发布于河南
常用的祛湿健脾的中成药有平胃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等。健脾祛湿是针对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停聚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腹胀、舌体胖大有齿痕,便溏、肢体面目浮肿、脉沉弱等症状。1、平胃丸平胃丸主要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主要功效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脾胃湿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等症状。平胃丸不适用于脾胃阴虚,即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等症状的患者;不适用于急性肠道传染病,即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大便水泻不止,脘腹作痛,或发烧等症状的患者。另外,在服用平胃丸后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2、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由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等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可用于身体出现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呕吐泛恶、胸闷腹胀等症状。主要治疗消化不良、肠鸣、腹泻、四肢乏力、脾虚等。另外,其能够增强肠道对于水液的吸收,缓解腹泻,调节胃肠运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同时还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抗疲劳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服用此药时,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并且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3、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元参、干姜、甘草、白术五味药组成。主要功用是温脾散寒、止泻、止痛,一般适用于脾胃虚寒人群,这类人群通常表现为少食、胸部和胃脘部出现满闷、腹痛、吐利,有明显发冷、畏寒等症状。附子理中丸以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舌淡或脉沉迟、细缓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包括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痢疾等。服用此药忌食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