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物语 | 我的公证员生涯

 新用户9030yrKZ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本文作者袁凤华,原家住新华路393弄,1969年长新中学初中毕业后参军服役,1975年复员回沪,先后在上海市长宁区共青团团委,上海市司法局机关工作,后转行进入上海市公证处(现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工作直至退休。

初中毕业参军时本文作者的戎装留影

第一节

金饭碗

22岁那年从部队复员回到地方,第一份工作就是长宁区共青团团委,成为一名机关干部名副其实的公务员。

大家都讲:公务员是金饭碗,吃皇粮,升官发财的直通车。我压根儿没想到天上会掉下馅饼,直接砸到俺,真是吃了一个终身的定心丸,一辈子受用,怎么赞美她都不为过…

回想起来,真要感谢我的父母亲,他们得知这事后非常高兴,同时也感觉到我还不是很情愿…

我在部队后来从事的是医务工作,每天穿着白大褂穿梭在病房病人间,送医送药问寒问暖,那份感觉,那种神气劲儿无法用语言表达,从那时起小小的愿望开始深深扎根在我心里啦。也常想着家里兄弟姐妹六人没人学医的,如果我能如愿读医学院,将来成为一名医生那该有多好啊,心中的梦想去实现!

当时父母亲带着训斥的语气,并语重心长地说:女儿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你哥哥姐姐还都在外地,没有回沪,他们都比你能干,还不知道将来会有啥工作,你是被选上的是要培养你,难道不懂吗?女孩子作这工作太合适了,年份到了都可以一级级往上提,可以像父母亲一样坐机关一辈子,有啥不好的呢?你也是家中兄弟姐妹中唯一的公务员,是我们家庭的骄傲!

公务员护身符就这样一直伴随着我,每次在选择工作的不同阶段都会想到她,你是我的底线。公务员护身符强大的精神支柱,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公务员护身符30多年给了我力量,去战胜工作中的一切困难,使我从光明走向更光明!

可没人会想到,后来我还是选择了与金饭碗拜拜,脱下穿了30年暖呼呼的公务员护身符,留在上海市公证处事业单位一直到退休! 

第二节

转 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市司法局开始恢复,文革前司法行政被撤销了,归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管,我也被调到宣传处就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福州路上班。

第一天报到上班,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被处长拦在外面告知:你回去吧,这里没你的位置,办公地点太小,等办公大楼批下来了你再来吧。连招呼都没打,处长不但不介绍就塞了一叠文件说看完再来换,直接把我引到走廊上,大有赶我走的意思。

接着他又说领导已讲:以学习为主,工资照发学费报销。我个胆小鬼即高兴又紧张三步并两步离开了大院,办公室暗暗的,到了大门口眼睛一亮抬头一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牌子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牛逼啊太神奇了,噶好的单位。心情慢慢恢复了平静。

没想到几周后来通知要搬到吴兴路办公大楼去,与上海市检察院为邻。就这样我也顺理成章的延续了英文的学习,接着又学法律,每次交学费都要到财务科拿支票,科长都要损我几句…。

很明显他们要培养有学历的女干部,84年拿到了英文文凭、87年拿到了市里举办的公检法司涉外法律经济法一年速成班的结业证书。好消息又来了,局领导告诉我和另一女同事,可以直接进上海法苑杂志(上海法制报前身)任记者、也可以直接入涉外律师行,那位女同事是上海戏剧编导系毕业,想搞录像室工作;我还是想圆英文翻译梦。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放弃,当时司法局李庸夫局长一定是看到我两30出头的女孩,单纯到可怕傻得可以……

一波过了又来一波,巧的是八十年代中期八八年出国留学热闹期,突然各国都发了限制令,收紧日期、收紧条件、强制性要公证出国材料,国内大好形势一下变的紧张起来,想走不想走的年轻人都来办公证了,上海市公证处涉外公证量不断攀升,(当时全市只有一个公证处,现发展成各区县都有)翻译只有一个,还是外借的,英文翻译文书明显跟不上(翻译手写,翻译好再转打字员打字),如不能按时出证,后果就是影响当事人签证,都是加急件啊。

局长一个办公会决定加强力量,从机关年轻工作人员中抽调去公证处第一线帮忙:1、成立办证组,2、增加后道工序人员,3、增加翻译人员(点名我去任翻译工作),会后由施付局长亲自找我谈话。我还不太情愿呢,讲三个月后要去局外办的,外办主任也找我承诺三个月后就去,让我去救救急。没想到三个月后…从此我就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第三节

入行第一天

局领导谈话后,第二天就到二楼公证处报到(司法局宣传处一楼,公证处在二楼,同一大楼办公)。

公证处沈主任说: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最近都发部了一些新规定,主要是将限制外国人员大批流入,收紧外国人签证。于是上海社会上又想赶在这之前掀起了出国潮,办证人员每天受理的数量聚增,特别是涉外公证都需要附外文翻译件的,领馆签证主要看英文,翻译任务很重,你的任务就是翻译。

我啥也没说,看见他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几叠材料,瞄了一眼二叠蜡纸,二叠原稿。接着他又说:你先看看熟悉一下,正巧又有人找他,就走了。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开一看,天哪,一张张蜡纸上打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另一叠打着中文,还有公证员拟的原稿、翻译的原稿,记得当时蜡纸的颜色是深蓝色,每张蜡纸都有薄薄的棉花纸衬着。                                         

一天下来看见公证员工作量不小,忙忙碌碌,大呼小叫领导的名字(每份文书都要经领导审批),翻译室也不列外,忙的头也不抬,拼命写。原来每份公证书从咨询受理到发证需要十五道工序左右,责任重大…

到下班时间,我到主任办公室还材料,就这样开始了在公证处的翻译工作。

本文作者作为公证业务骨干的职业照

第三节

到第一线

大概几个月后正式调到公证处,回想起来最大的诱惑,首先可以远离政治工作。翻译工作那份单纯和清静感觉不赖,满喜欢的,其次翻译的奖金收入比公证员要高点,(按国家翻译规定)。

确实,日子好过也很快,95年处决定让我换个部门去房产金融部第一线,当时我已是公证处翻译室的负责人啦,房产金融部是公证行业每个公证员梦寐以求的地方,可以学到很多业务知识,每天接触各国境外人,房产公司的老板,银行的领导,不错的工作环境,都会有好心情。很突然很棒的决定,没啥想头,当然去啰!

值得一提该部长原是上海市外销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合同、出售合同、贷款等合同起草,制定人之一(现在各大房产交易中心使用的各类合同的第一版本就是该部制定的)。

紧接着与领导开始商议处理翻译室的“后事”,没过几天大会宣布上海市公证处的翻译室解散,所有翻译业务由上海市外国语大学翻译中心负责,就这样没选择的又选择了放弃!

房产金融部很时髦的大字,实际上一切都要自己从头学起的,没人教你,只能边干边学,我每天看大量的文件、案例、合同,注意向周边的老公证员学习,抓紧时间、抓紧一切机会,每日每夜的赶,很拼的,那时年纪轻熬夜不在话下。

第二年就被送到北京司法部参加涉外公证员学习,经过全国涉外公证业务统一考试,顺利取得涉外公证员资格。然后制作了公证书签名式样,报送司法部、外交部。从那时起暗暗下决心,袁凤华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一定要好好干!

结尾

收 获

要想在行业里立足,必须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业务创收就全处第一名,当年就被上海市司法局评为先进公务员,先进公证员。以后一直保持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处先进个人,后担任公证六部部长至退休。

该到结尾的时候了,完!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