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沫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二十世纪的“文化巨匠”之一,其文章还经常被选进教材中。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本应收获无数人的尊敬。 但事实上,这位“文豪”的风评极差,鲁迅曾说他是“流氓才子”,还有人嘲讽他:“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郭沫若为何常遭世人诟病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曾数次抛妻弃子,私生活混乱不堪;二则是他曾强行带人挖定陵,导致陵墓中的文物损毁严重,致使中国考古界损失惨重。 1956年,郭沫若等人不顾外界的强烈反对,执意打着研究明史的名头向国务院申请挖掘明定陵。一年后,定陵被挖开,考古队确实在其中挖到了许多珍贵文物。 然而,由于当时考古技术有限,考古队又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许多国宝级文物刚出土便因接触空气而氧化,产生了不可修复的变质损坏,中国考古最大悲剧就此酿成。国家对此痛心不已,自此以后就颁布法令,禁止再主动挖掘帝王墓。 而更诡异的是,传说挖掘完定陵后,多名参与挖陵的考古专家都离奇身亡了。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因挖陵受到了诅咒,干这种毁人寝陵、扰人安息的勾当,活该遭此报应。 定陵事件后,郭沫若便被国人冠上了“盗墓贼”的名号,直到今天,郭沫若还时常因定陵悲剧而饱受国人唾骂。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郭沫若并非挖定陵的主导者,他参与了定陵挖掘不假,可这场悲剧绝不该仅由他一人背锅。 郊游途中突发奇想,执意挖掘皇陵 1955年左右,郭沫若、邓小平、李富春以及吴晗几人曾一同到明十三陵郊游,途中,吴晗突然提议不如开掘一番帝王陵墓,既能推动科学考古,还有助我国研究明史。 郭沫若作为历史学家,对文物极其痴迷,自然支持吴晗的想法,其他领导听后也觉得这提议有几分道理,就让吴晗回去起草个报告来看看。 《定陵发掘亲历记》中就记录了吴晗起草好并发给郭沫若的报告稿件,佐证了吴晗才是挖掘皇陵的真正主导者这一点。 吴晗完成报告起草后,便联合郭沫若、中科院院长、文化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中科院第三所所长五人一起签署了这份报告,并提交给了总理。 总理见这报告中罗列了大量挖掘皇陵对考古研究的重大意义,而且其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此次考古行动的自信,便选择相信这些学者,批准了吴晗等人的申请。 不过不要误会,他们这次申请要挖的皇陵并非定陵,而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寝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 获批挖掘长陵的吴晗、郭沫若等人很快组织了一个考古队,但他们还没开始挖就遇到了难题。吴晗罗列出的挖长陵的原因之一就是长陵从未被盗过,墓中文物一定保存完好,好笑的是他只考虑了长陵丰富的考古价值,却未深思长陵为何没被盗墓贼光顾过。 想要下墓,首先肯定要找入口,然而考古队在长陵外仔细找了几个月,始终没能找到地宫的入口。吴晗、郭沫若等人接到工人们的反馈后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长陵,转而申请去挖规模较小且已有一些塌陷的定陵。 因技术落后而损失惨重,定陵挖掘始末 比起之前在长陵外的数月无成,考古队在挖定陵时可以算得上是进展飞速了,改挖定陵没几天,他们就找到了定陵地宫的入口。 在花了一年时间挖掘后,1957年5月19日,考古队终于发现了定陵地宫外的金刚墙。这个消息一出,整个考古界都为之震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纷纷赶赴中国,准备见证定陵文物的出土。 打开地宫大门后,中国考古专家们满怀激动地走了进去,随即,地宫墙壁上精美的壁画映入了他们的眼帘。由于缺乏经验,考古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进入地宫时带进的空气会破坏地宫文物,在他们不断往墓里走的同时,无人在意四周的壁画正在慢慢消失。 定陵中埋葬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三人的棺椁是考古队的首要目标。穿过前殿,搜过偏殿,考古队始终没有找到三人的棺椁,就在他们纳闷时,终于有人发现了陈列在后殿的三口棺椁。 考古队见此兴奋不已,直接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开了棺。就这样,身着缂丝龙袍的皇帝毫无准备地暴露在了空气中。看着皇帝身上的龙袍和配饰,考古学家脸上溢满了笑意,如此精致名贵又完整的明代衮服,这是多大的考古发现啊。 可他们的笑容没能维持多久,因为他们马上发现,万历帝、两位皇后身上的珍贵丝织品从开棺的那一刻开始,便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质,不等出棺就化为乌有了。考古队虽痛心,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文物损坏。 棺椁旁边还摆放着二十九口朱漆木箱,考古队上前将它们一一打开查看,里面有珠宝、金银、瓷器、武器、木俑、字画等等,件件名贵,很多还是稀世珍品。 其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考古技术、文物保护意识都不足以支撑考古者去挖掘帝王规制的陵墓,但没有经验的郭沫若等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发现帝后棺椁和周围的随葬品后,考古队并没有停下挖掘的步伐,而已经挖出来的文物,尤其是字画、丝织品这些名贵易损的东西也没能得到妥善保管。 在定陵出土的三千多件文物中,最有考古价值的应该要属其中的丝织品了。挖掘定陵前,我们几乎都看不到明代丝织品,而在定陵中,考古队发现了大量完整鲜亮的丝织品。 为了保存这些丝织品,考古专家使用了化学剂,再加上暂存文物的库房条件简陋,不出几个月,刚刚出土的明代丝织品就发黑变质了。时至今日,当年出土的大多数丝织品已呈支离破碎状,再不见其原有风采。 文物无人看管,冒犯皇陵者遭天谴? 定陵大开几年后,考古队中有许多考古学家因为历史原因被迫离岗,已经打开的皇陵被搁置,出土的珍贵布料、木料因无人看管迅速干枯腐败。 最离谱的是,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棺材竟被人弃置在外,附近的村民将棺椁捡回去劈开做成了家具,帝后三人的尸骨则被无知者烧得一干二净。 不久后,有传闻称,捡了帝后棺椁做家具的那户人家里的小孩莫名死在了棺木制成的柜子中,许多当初参与挖陵的工作人员也都因各种原因离奇去世了。大家都说,这些人定是因为冒犯了万历帝的亡魂,这才遭了报应。 但经过调查后人们发现,离世小孩所在的那口柜子非常深,而且柜子内部存放了流质物体,很有可能是小孩自己贪玩跑进去,结果发现出不去,慌乱挣扎时又把柜门关上了,恰好当时只有小孩自己在家,无人救援,这才导致小孩最终在柜子里缺氧而亡。 其他考古人员的离世就更难跟定陵扯上关系了,生老病死本就是常态,考古专家还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即便不去挖定陵,他们也终有一天会因各种原因死亡。另外,他们若真是因触怒亡魂被惩罚,那活到69年的吴晗和活到78年的郭沫若为何相安无事呢? 并非盗墓,一次代价惨重的科学考古 由于一些带有误导性的传闻,郭沫若等人挖定陵的行动被许多人定性为为了“盗墓”,郭沫若个人更是担下了绝大多数的骂声。理性看待定陵事件,郭沫若等人的此行绝对是一次科学的考古挖掘工作,他们后期也做出了非常详细的科学发掘报告,并建立了定陵博物馆。 作为中国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皇陵考古挖掘,定陵考古确实如吴晗、郭沫若等人所想的那样推动了明史研究的进展。 定陵事件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损失惨重的试错,但也正是因为这次收获的惨痛教训,国家才意识到主动挖掘皇陵是不可取的,其他皇陵也因此避免了被考古挖掘的命运。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当然可以批判郭沫若等人草率挖掘皇陵还没能护好文物的作为,毕竟当年他们明明技术落后又没有经验,却一出手就盯上了复杂珍贵的皇陵,实在是自负。 但将锅完全甩给郭沫若一人,甚至把挖掘定陵称为“盗墓”倒也大可不必,我们今天能看到博物馆里摆放的文物、历史书上的图文离不开考古学家们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