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在阳光下

 张鲸鱼 2022-06-22 发布于山东


2017年11月28日

初中的时候,班主任弄了一个木质小信箱,每到周五,开信箱听匿名的建议,里面不乏小八卦,小报告,弄得整个班每到周五都人心惶惶。

对于很多同学说,这个周五就成了黑色星期五。因为谁也不知道小纸条背后会描述什么,信箱推行的前半段时间还比较正常,每个周一般也是就事论事,有啥说啥,无关痛痒,迟到的早退的,自习说话的,都被打了小报告;渐渐的后来发展成了跑偏的报复手段,无中生有,甚至乌烟瘴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之后的一个周五,同学们实在忍受不了这个惶惶不可终日的下午,于是这一天,清一色的全是请愿取消小信箱的纸条。自此,民愤很大,后来小信箱不了了之。这应该是最早经历的匿名暴力了。

网络暴力有多可怕

如果换一个角度:

你真的,那么在意,那些匿名的话语吗?

你曾经,匿名表达过不满和不屑吗?

听到这些话,看到这些话的人,现在如何了呢。

那些曾经遭受网络暴力的人,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而那些在网络里出口伤人的人,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打嘴炮不用负责的年代,假如实名,你看看还有没有这么多键盘侠。为何要躲在匿名的背后攻击他人呢。

因为,他不肯实名告诉你,是他担心你会因此有了心结,谁曾想,匿名的攻击,形成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小疙瘩了。可能会辗转反侧,可能会想到失眠,可能会陷入痛苦,可能会找人诉说也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因为它匿名了啊,我想解释,都不知道找谁解释了。

读书的时候曾经遇到过骚扰信息,一连好多天,都在QQ里发消息DISS你,精力充沛,毫无顾忌。我把权限设置,陌生人无法发对话,也无济于事。后来,把QQ号百度,在一篇自己所在的校园论坛的二手市场的贴子里,在出售二手书和台灯,落款发现了这个号,和它的主人的名字。

原来这个人,我居然还认识,一个电话打过去,穷尽我所有能说出来的愤怒,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听我一阵狂风骤雨之后,对方显得特别淡定,哦,我的号被盗了。

瞬间大脑充血,短路,空白,最后又很无奈。

你永远无法和一个压根不打算和你讲道理的人讲明白道理。

网络暴力,能够解决问题吗?

你曾经躲在屏幕背后,使用过网络暴力吗。

少一点戾气,多一点宽厚。

还记得《羞羞的铁拳》里,已经变身为拳击手的女主终于知道当年她引以为傲的一则报道,只是中了坏人的圈套,真相远远不是自己所想,那时候她的三观估计经历了撞击、崩塌的过程,地震海啸般的席卷而过,内心也充满了愧疚和懊恼。

始终坚信,这世界不缺乏真实,也等得来真相,善良和正义偶有迟到,但从不缺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