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指南】第22期 · 精彩答疑干货汇总

 疼痛康复研究 2022-06-22 发布于河南

《神经反射疗法》

鉴别颈部疼痛、躯体牵涉痛、内脏牵涉痛、根性疼痛

直播问题解答汇总

No.

01

学员:L4、L5椎间盘突出,其前后硬膜囊受压的放射区域在哪些部位?谢谢老师。

回答:根据脊髓结构来看,马尾终止于L1-2水平位置,因此,腰骶神经从L1位置就开始向下发出,因此,L4-5椎间盘突出会压到骶丛神经L4-S5,压迫后会放射至臀后侧、大腿后侧、小腿前侧、后侧以及足背和足底。

No.

02

学员:小腿抽筋的原因

回答:腿抽筋原因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寒冷,如寒冷天气锻炼容易出现抽筋,夏天水温较低时游泳,夜间寒风刺激。

2. 肌肉快速疲劳,剧烈运动,肌肉强烈收缩,易产生抽筋。

3. 出汗过多,长时间运动,大量出汗,且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物堆积,血液循环变差,易出现肌肉痉挛。

4. 肌肉疲劳,长期下肢运动且不放松,会导致乳酸增多,代谢物堆积,循环下降,肌肉紧张,易出现抽筋。

5. 缺钙,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当钙离子浓度降低时,肌肉易产生痉挛。

No.

03

学员:老师好,梨状肌损伤的话,怎么处理?预后咋样?

回答:首先,梨状肌受骶丛神经支配,梨状肌紧张或损伤也会卡压骶丛神经。

因此,基于骶丛神经可进行的神经反射治疗思路有:

1. 点对点治疗,在梨状肌局部区域进行针刺治疗。

2. 多处卡压,在大腿后侧、小腿和足踝触诊检查评估。

3. 拮抗,梨状肌属于髋外旋肌,如果出现拉长或短缩都会导致慢性损伤。因此可以在髋前区,如内收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前束、髂肌等针刺治疗。

4. 前支后支反射,骶丛神经从骶后孔发出,在骶后孔区域触诊进行治疗。

预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看,比如损伤程度、损伤原因等,多数情况下愈合良好。

No.

04

学员:徐老师好,请教椎间盘L3-4左后方突出,L4-5、L5-S1中央突出,椎间盘均有突出,表现为左侧小腿前方外侧均有疼痛麻木,怎样确定哪个是责任椎间盘?

回答:脊髓结构来看,马尾终止于L1-2水平位置,因此,腰骶神经从L1位置就开始向下发出,因此,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均会压迫到骶丛神经,导致小腿出现不适。

因此,每层突出对症状都会造成影响,如果确认那节段责任最大,可根据影像检查,并结合症状部位进行判断。

No.

05

学员:第4趾痛怎么治

回答:足第4趾痛的常见原因是长时间行走、久站、运动量过大,导致局部筋膜出现损伤引起。

支配足第4趾的神经是足底外侧神经和足底内侧神经,它们是胫神经的分支,来源于坐骨神经。在确定患者为软组织损伤的适应症时,可根据神经反射疗法进行治疗。

具体的治疗思路有:

1. 点对点局部治疗,在足第4趾进行针刺治疗

2. 多处易卡压点,在大腿内侧、小腿内侧和足部进行触诊评估

3. 可进行局部热敷治疗,同时需注意休息;如果疼痛严重,还需搭配药物治疗。


No.

06

学员:肘内侧髁、外侧髁都疼,是啥原因啊?老师

回答:肘关节内侧疼痛多是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内上髁是前臂屈肌及旋前圆肌肌腱附着处。经常用力屈肘屈腕及前臂旋前时,尺侧屈腕肌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从而易使其肌腱的附着点发生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

肘关节肱骨内上髁下方与尺骨鹰嘴之间有尺神经走行,作投掷动作等也会造成尺神经的局部损伤。 

因此,基础神经反射的治疗思路:

1. 基于尺神经的走行和分布,通过手法和针刺神经反射点治疗。尺神经的易卡压点有:Struthers 弓、肘尺管、穿过尺侧腕屈肌腱和尺骨之间、尺神经穿出深筋膜点、Guyon 管;

2. 减少导致内上髁炎的原因,如投掷,可以贴肌贴治疗;

3. 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NE1:Struthers 弓。NE2:肘尺管。NE3:穿过尺侧腕屈肌腱和尺骨之间。NE4:尺神经穿出深筋膜点。NE5:Guyon 管

肘外侧髁疼多是肱骨外上髁炎,常见原因是附着在肱骨外上髁伸腕的肌肉,桡侧腕短伸肌出现劳损引起局部的疼痛;多发生于上肢劳累人群。桡神经走形在外上髁桡管内,长期反复屈伸、旋转也会造成局部桡神经损伤。

因此,基于神经思路的分析,外上髁炎可能是颈椎局部神经损伤、颈椎病、内脏功能障碍等引起,比如,右侧外上髁痛可能是肝胆功能障碍引起的牵涉痛,左侧外上髁痛可能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的外上髁区域不适。

治疗方法:

1.可基于桡神经走形和分布通过手法和针刺神经反射点治疗,桡神经的易卡压点有:桡神经管、外侧肌间隔、桡管、旋后肌、指伸肌中点、桡骨中下1/3、虎口皮肤。

2.通过主动训练,加强拮抗肌功能,激活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功能。

3.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NE1:桡神经管。NE2:桡管。NE3:旋后肌。NE4:前臂外侧中远1/3

No.

07

学员:徐老师好,右侧腿从髋关节周围到腓骨小头的部位走路时间长会特别酸,尤其上坡的时候更严重。处理过臀上皮神经、梨状肌。针后症状消失,但两周后又复发。还应该考虑什么原因。为什么会酸而不是痛呢?

回答:根据您描述的情况,症状为酸而不是痛,可能是平时不经常锻炼,突然运动时,运动量过大,导致身体内的乳酸堆积过多引起。

另外,患处的神经有臀上神经、臀下神经和坐骨神经,影响的肌肉有梨状肌、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等,仅处理过臀上皮神经和梨状肌是不够的的。

基于神经反射的治疗思路:

1. 点对点治疗,处理髋关节到腓骨小头的相关神经和易紧张肌;

2. 多处易卡压点,比如坐骨神经的;

3. 前支后支反射;

4. 加强拮抗肌。

详解可扫码查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