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美中谈“专病专方”

 wyfx100 2022-06-23 发布于河南

著名中医岳美中教授在抱病住院期间,几位研究生和我,一边学习岳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一边给他老人家治病。三年多的时间,他将毕生医术精粹源源不断地心传口授、使我们得益不少。现就岳老提倡专病专方的思想,略谈学习后的体验。

倡仲景专病专证专方学术思想

岳老指出、在《伤寒论》中,开宗明义将“辨病脉证并治”列于篇首,并在每篇中都详论主病、主证、主方;同样在《金匮要略》中以专病专证成篇,也首标“病脉证治”为题,二者皆是在专病专证专方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著作,为后世提倡这一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在岳老的启发下,我们再次温习仲景著作,加深了对专病专方的理解。如:太阳病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伤寒麻黄汤主之;阳明病经热证白虎汤主之;阳明病腑实证承气汤主之;痉病属刚痉者葛根汤主之,痉病属柔痉者栝楼桂枝汤主之等,皆以病概证,以证明治,治有专方,形成了病证与方药的统一。像百合病特设百合剂治疗,疟母用鳖甲煎丸治疗,柴胡证由小柴胡汤主之,五苓散证由五苓散主之等。病有病的专方,证有证的专方,给人以圭臬,为辨病论治与专方专药的应用树立了典范。后世医家遵医圣之意,沿用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病,麻附细辛汤治疗少阴伤寒病,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湿历节病,葛根汤治疗项背强急证,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下利病,乌梅丸治疗蛔虫证,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证,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病,越婢加术汤治疗风水病,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痈等。近年来,通过文献、临床及实验研究,研制出更有效的专方专药,如强肝汤治疗慢性肝炎,青蒿素治疗疟疾,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宫外孕,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病等,都是张仲景专病专方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这些专方的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专病专方的科学性。所以医者世世相传,代代发挥,反复实践,反复锤炼,筛选出许多治疗专病卓有成效的专方,强化了专病专方的思想,丰富了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内容。

重视辨病善用专方

岳老认为,在临证时,要先辨病,后辨证,再论治。其理由是,每种疾病的基本矛盾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证候之寒热表里虚实等,仅是从属基本矛盾的不同表现。所以,先辨病是要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特殊性,以便解决疾病基本矛盾;后辨证是要了解证候的属性,以助基本矛盾的解决;再论治是要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三者是密切相关的统一体,只不过是主次先后而已。但是病是本、是纲,证是标、是目,证依附于病。根据本标原委、纲举目张之理,在临诊时不能停留于辨识证候,避免本末倒置,以偏概全,务必以辨病为重心。首先辨明疾病,然后辨病的证候属性,病证既明再辨古今专方专药的应用。如一病人,辨病为黄疸,用专方专药茵陈剂治疗,辨证属于阳黄者茵陈蒿汤主之,若属于阴黄者茵陈四逆汤主之。是凡先辨病后辨证的,则认病准,辨证明,方药专,疗效高。否则,一味辨证,必被繁杂的症状所迷惑,心无定见,莫衷一是,致使方药朝更夕改,病无起色,诚为医者不得其要也。岳老对此学术思想从理论到实践无不称道,并希望后学者予以高度重视。

强调专病用专方治疗,是否违背辨证论治精神呢?岳老明确地指出,二者非但不悖。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所谓辨证论治就是根据四诊八纲、脏腑经络辨认病证,再依据病证予以相应的方药治疗。而专病专方的初始阶段恰源于辨证论治,一旦形成了“专病专方”就发展了辨证论治。因此,专病专方是辨证论治的升华,是千万人实践和智慧的总结。基于此,它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因为这样,岳老在病重时还嘱咐我们学习仲景“博采众方”的精神,做好继承和发扬工作,并把他尚能记忆的治病专方一一传给我们,下面举例说明岳老所传专方在临床上的验证。

四逆散加薤白治腹角痛案

钱某,女,55岁,981年6月5日初诊。腹痛、发热恶寒二天,四肢关节痛反复发作已二年。于昨日去医院检查,其记录如下: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下肢诸关节活动受限。体温38.5°C,脉率90次/分。血常规:白细胞1700,中性84%,淋巴16%,血沉40毫米/小时。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和风湿性关节炎。因病家慑于手术,遂转中医治疗。诊见:跪卧呻吟,右少腹痛拒按,脘腹微满,时有呕恶,大便二日未行,尺肤热,脉沉弦数,舌暗、苔薄黄。诊为腹角痛(缩脚痈)。证属气滞血瘀,兼有郁热。治宜疏气散结、活血解热。按岳老治腹角痛专方加味与之。处方:

柴胡12克,枳实10克,赤白芍各15克,生甘草10克,薤白12克,当归10克,赤小豆30克。4剂,日服1剂,分2次服。

6月12日复诊:服上药后,身得微汗,大便始通,全身自和,病情大减,续服3剂,除下肢关节尚疼痛外,诸症均失,血常规化验正常。再给原方4剂,以巩固疗效。

按:何谓腹角?腹角者少腹也,此部位隶属厥阴之界。乃厥阴经气失于疏泄,必致气滞血淤,阳明通降失司,腹痛由生。用四逆散疏少阳经气,薤白通阳散结以泄气滞,加当归赤小豆散以调疡血、消痈肿,乃使气行血和,郁热自散。全方共奏疏气散结。消痈止痛之效,故治腹角痛确系效验,诚为治疗专病的有效方剂。

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眩晕案

戈某,男,68岁,1981年11月3日初诊。患者体胖,平素咳嗽气喘,吐白痰,易外感,偶因饮食不适而晕厥。近日头昏眩晕,卧则安,起则头眩,动则天倾地旋,身不支而行走艰难,故邀余到家诊视。诊见:语音不扬,气短喘嘘,头倾不欲睁眼,脉虚大而数,舌体胖,苔白。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为眩晕,证属气虚挟痰。治宜补气健脾化痰,拟予岳老治低血压眩晕方,即半夏天麻白术汤

半夏10克,天麻10克,苍、白术各10克,炒麦芽10克,神曲12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陈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黄柏10克,干姜5克。6剂,水煎服。

11月10日复诊,头晕消失,精神转佳,饮食增进,吐痰明显减少,咳嗽气喘也有所减,乘车外出工作也不觉眩晕。因年近七旬,肾气虚衰,针对年高肾虚体质给以肾气丸、活血通脉片常服,以温阳益肾、补气活血巩固疗效。随访8个月眩晕未见复发。

按:岳老传授半夏天麻白术汤(东垣方)既能治高血压眩晕,又能治低血压眩晕,为双向调治方剂。本病例几经数医给镇静、调节神经中枢、扩血管药治疗,收效甚缓,而用岳老治低血压眩晕专方确收捷效。

岳老在住院期间,有时血压突然升高至200/90毫米汞柱,出现头晕目眩,闭目不敢睁,怕见光亮,恶闻噪声,稍有转侧,则呕吐食物,甚或绿水,身出大汗。两脉弦缓,舌质暗红,苔薄白。遂予半夏天麻白术汤原方,服药2剂,诸症皆平。岳老自身非一次验证,住院三年多,屡发屡用,每获效如桴鼓之应。可见该方治低血压或高血压眩晕,都是经得起重复验证的。

芡实合剂治肾病型蛋白尿案

郭某,男,45岁,1980年5月11日初诊。患肾病已三年,经常浮肿,腰酸腿软。于去年三月经某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用激素、消炎痛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基本缓解。今年三月出差,因旅途劳累,生活不规律,病情复发,两个月来逐日加重,不愿再服激素,要求中医治疗。诊见:面色萎黄,皮肤发亮,下肢水肿,按之没指,脉虚数,舌体胖大,苔白。尿检查:蛋白(++++),红、白细胞少许。血浆总蛋白4.1克%,白蛋白1.7克%,球蛋白2.4克%,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倒置,胆固醇400毫克%。诊为水肿病,证属脾肾气虚,精气下流。治宜健脾利水,补肾固精,方用岳老推崇治蛋白尿专方芡实合剂处方:

芡实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淮山15克,莬丝子20克,枇杷叶10克,党参10克,生黄芪20克,金樱子15克,黄精15克,百合15克。嘱先试服4剂,若无不适,续服30剂再来复诊。

6月15日复诊,下肢浮肿明显消退,体力渐增。尿化验:蛋白(++),红、白血球偶见。守方续服30剂,并嘱其预防感冒,勿使劳累。四个月后,该患者介绍另一慢性肾炎病人来门诊治疗,来人顺便告知郭某的蛋白尿已消失,病情近期痊愈,已上班工作。经随访一年,肾病未见复发。

按:岳老用芡实合剂治愈多例肾病蛋尿患者,在《岳美中医案》中已有介绍。但是,由于形成肾病的原因很复杂,一方不可能统治所有肾病的蛋白尿,为了研讨其专方的针对性,我们分析了此方方义,认为它有健脾补肾,通利上下水道的作用,适用于脾肾气虚者。本例病情较为符合,故服之而有效。

体会

“专病专方”,乍看,识为小术,一病一方,有何难哉?其实不然,医生能通过变幻的证象,识别不同疾病的本质,准确地判定某种病证,治以针对性的专方专药,若没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反复的临床实践是不可能做到的。岳老说:“专病专方是中医学的基本思想,要能真正地掌握它,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必须学验俱丰”。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除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外,还要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以至登堂入室,入细入微地研究,使之在专病专方方面有所造诣,方能成为治大病起沉疴的医生专病专方,“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时期内称谓“专”,从历史发展来看,它也在不断地修正,日臻完善。仅举治疗寸白虫(绦虫)病为例,解放前,中医对寸白虫病的认识尚有局限,治方用化虫丸,或单方槟榔等;解放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对此病病因、病理以及危害性等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同样,在治疗上研制出专方槟榔南瓜子合剂,对驱寸白虫有95%的疗效,还有专药狼牙草根等也是驱寸白虫单味高效药。以上这一事实说明,专病专方是在不断地发展着,随着历史的前进日趋完备。所以说,“专”是相对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发掘,积极实践,使专病专方的内涵得到外延,让中医学伟大宝库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