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瓯剧名家方汝将的表演艺术

 戏剧传媒 2022-06-23 发布于河北

瓯剧是浙江省的一个地方剧种,诞生于浙江南部,被称为“戏曲故里”的温州一带,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其特点是唱腔及伴奏乐明快流畅,尤其是以“文戏武唱”而闻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6月7日由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瓯剧虽然是个稀有剧种,但也有诸多的优秀剧目由一代代艺术家而传承至今,在当今的瓯剧舞台上也不乏优秀的人才在传承着这个古老的剧种,其中瓯剧艺术研究院的国家一级演员方汝将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方汝将祖籍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人,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儿时的他就是由母亲经常带他去看戏而入了迷,年仅八岁多的他就能将越剧《红楼梦》全都唱下来,显现出了在戏曲艺术方面的天赋。方汝将1991年14岁时考入的浙江省艺术学校瓯剧班。当时他艺考的成绩并不理想,在班级里属于是垫底生。但倔强的他却有一股“逆袭人生”的劲头,他的“逆袭”就是拼命练功,同时也为自己开启了自律加思考的模式。那就是身体练功,脑子也练功,相互配合。方汝将在戏校瓯剧班工小生行当,由章世杰和祁莲莲两位老师向他传授了《庵堂认母》《桃花岭》《藏舟》《双金印》《断桥》《薛丁山与樊梨花》《仇大姑娘》等剧目。特别是由恩师章世杰为他量身打造的瓯剧经典剧目《水牢》这一折戏也让他后来在全国屡次获大奖。瓯剧讲究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对小生演员要求较高,方汝将在练功时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放弃,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拍摄于温州永嘉古戏台

1997年,方汝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至温州市瓯剧团工作。当时九十年代的经济大潮对戏曲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戏曲也处于了低谷期。在温州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方汝将的许多同学和同行为了生存选择了下海经商,而方汝将为了心中的梦想和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则坚持了下来,仍在默默地练功,实实在在的学习,在剧团向前辈陈玉莲老师学习了《金手钏》《白蛇传》《贤良福》《昆山县令》《吕布与貂婵》《珍珠塔》《雪冤》等瓯剧传统剧目。他通过对老师的学习和对人物细心地揣摩,在瓯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的小生艺术形象。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他于2012年拜了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先生为师,由汪先生向他传授了自己的代表作《西园记》《狮吼记》。方汝将也将这两出戏成功地移植到瓯剧,并且主演了这两出戏。

视频 | 闻梅识戏
2013年,方汝将以《瓯韵今生》为题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演出包括《白蛇传·断桥》《狮吼记·跪池》《双金印·水牢》三折戏。本专场演出的总导演是杨小青,而艺术总监则是他的师父汪世瑜先生。他也凭借这次个人专场演出荣获了第26届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

方汝将清唱


《白蛇传·断桥》在京剧和其它地方剧种中,许仙除了几句唱外,身段表演并不多,而由方汝将饰演的许仙却很有特点也颇具特色,在其中的身段表演可分为五个层次来展开。在一句“逃出金山把妻寻”的演唱中,由方汝将饰演的许仙急匆匆上场,他面带愁容,一声叹气之后的一大段念白道出了许仙对白素贞的思念和挂念。在听到远处白素贞呼唤“许郎”时,方汝将先是用侧耳倾听,然后以舞动“水袖片花”来表现人物的兴奋之情。在唱出“我急忙上前把妻迎”后,他又用右手抬左腿,放下后又运用了瓯剧小生独特的台步——麻雀步,然后双手撩衫欲上前迎接。但听到小青大声怒喝“许仙”时,方汝将又以双臂抖水袖,用眼神来表现人物的惊恐状。在唱“又只见小青儿……这句的“又”字和“吓煞人”的“吓”字连续唱出,再加上几个翻转身来表现许仙惧怕小青的恐惧心理。在唱出“我是进是退心不定”后,他又运用了芭蕾舞的足尖走蹉步。在慌乱躲避中,他又用甩靴、接靴,然后是一个“飞盘坐”(这是方汝将自己设计的一个技巧,被业内专家称为“方式飞盘坐”。在奔跑中因被石块所绊感到疼痛,用手抚脚才发现没靴,慌乱中便出现了靴在手中拿却还满地寻找,这就应了人们常说的“骑驴找驴”了。在小青的追赶之中,方汝将又用了“飞身过人”和“大跳”的表演技巧以表现人物的惊慌失措感,他的“文戏武唱”也给了观众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瓯剧《白蛇传·断桥》(方汝将饰许仙)

方汝将不仅能演风流倜傥文武并重的吕布、薛丁山、东瓯王和儒雅的文人才子等,还能演喜剧人物,他在《狮吼记.跪池》中饰演的陈季常就是个惧内怕老婆的人物。面对捻酸吃醋的老婆柳氏,陈季常事事都要顺从于她,叫他跪不敢趴下,还要见风使舵讨好老婆,所以由方汝将饰演的陈季常既风流倜傥、幽默诙谐、油滑惧内,且收放自如、惹人发笑。方汝将在《双金印·水牢》中饰演的徐青是武小生应工,在这场戏中,他大胆运用了现代舞和武术的技巧。为表现水牢中滑步的感觉,他在家里的卫生间倒上了沐浴露来练习滑步,在练习中他也磨裂过膝盖,伤过脚筋,手臂脱臼,但他并没有放弃。经过了无数次的摔伤和练习,也最终找到了滑步的感觉。在这折戏中,他还要从两米多高的平台侧空翻下,平稳落地后又用了“乌龙绞柱”等技巧,再配合紧锣密鼓完成了一系列的高难动作,呈现给观众的始终是处于一个身临其境的状态,也正应了戏曲界那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感实言。

瓯剧《双金印·水牢》


《张协状元》是方汝将主演的一出传统剧目。这出戏的原著是南宋九山书会,距今大约已有800余年,是保存完整的南宋戏文,被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是我国有剧本以来最早的一个剧本,现在由著名编剧张烈先生进行了改编,青年编剧安声参与二度修改。就在方汝将主演的《杀狗记》进行全国巡演的时候,很多专家和老师都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把《张协状元》也排起来呢,瓯剧有个《杀狗记》,你再排个《张协状元》,我们南戏就可以有更多剧目的积累了。”专家和老师们的这些话也激起了方汝将的创作欲望,他就将《张协状元》以瓯剧来上演,由自己主演了张协这一主要角色。这出戏的故事情节大意是:书生张协途中赴考遇盗落难,得贫女相助结为夫妇。后张协高中状元,出于名节当街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然身在官场的张协又思量起种种无奈与压力不敢与妻相认。贫女满怀悲怨,一路弹唱“诸宫调”诉与路人听。张协赴任路上再探贫女,欲与其了断终情,言语激情间举剪误伤贫女。贫女被王德用收为义女,又许配张协。二人相见,张协惊鄂感慨,他反观自身,悔改前非,在新生之下破镜重圆。

《张协状元》中饰张协

“好冷的天哪……未求功名遭劫难,分文尽失步难行”,方汝将饰演的张协一上场就以丰富的台步功和流畅自如的身段先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失魂落魄的穷生形象。在古庙中向大婆讲述自己的遭遇时,方汝将没有用唱腔和念白,而是用身段来表示讲述进京赴考途中被盗的遭遇,极具地方表演特色。当大婆要张协与贫女结为夫妻时,张协却犹豫了,他觉得贫女“偏是个独居破庙贫贱身,我本芸窗修诗文,径庭有别户不称”。但一想到“不允婚无吃无穿难活命”。此时饥寒交迫的张协只为“名节事小,性命是大”而应允了婚事,而应允婚事是为自己能得到馈赠盘缠上京赴考,也为他后来成为渣男做了很好的铺垫。张协和贫女结为夫妻,妻子也只是“求个贫贱夫妻百年好,得意时莫忘糟糠妻”。可妻子寻夫来到京城,在状元府邸苦苦要求开门相见时,却被张协拒之门外。实际上张协也是因枢密使王德用的逼婚和太监的一席话使得他胆战心惊,才违心地对妻子说出:“你我夫妻缘尽己难再相认了。”无奈的妻子只得沿路唱小曲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唱给路人听,引得张协被千夫指万人骂。
第五场“古庙刺女”是张协心理变化重要的场次之一。当妻子说出舍不得洗掉张协留在墙上的墨迹时,张协反而谴责妻子不该去京城找他,更不应该一路上唱储宫调控诉他,认为是妻子使他颜面扫地,还跪地痛哭,但他流出的并不是悔恨的泪而是为了他的颜面和自尊心。妻子仍力图挽回他们之间的感情,但仍难唤醒丈夫的心,反而遣责妻子是毁他前程和名节。二人起了冲突。张协手执利剪刺伤了妻子。杀人犯法,情理难容,善恶有报,张协精神崩溃了,方汝将在表现张协这段时,他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用挥舞水袖、捂脸、双目圆睁、连续翻转身,然后双手下垂、呆立、惊叫后下场来表现人物精神上的恐惧感。方汝将对这段的理解是:“张协是带着怨恨和冷漠来找贫女的,是从冷、怨、恨、怒几个变化来展开,最后失控,手拿剪刀边追边哭边扎,这段表演虽是短短几分钟,我的情绪既需要细细展开,又需要淋漓展现。”在最后一场“重圆”一场中,张协有一大段痛悔之意的唱腔:

见娘子恨生生非假还真,
叹张协悔重重无常人生。
受孔教达周礼远赴秋闱,
也曾书生气心志两纯,
熟料盗贼一劫空,
方知浊事波不稳。
古庙得遇结发人,
也知恩深当报恩。
贫富贵贱世风盛,
难脱俗流忘根本。
高头马上讲名节,
人前背后欺自心。
你一路千里寻夫君苦捱京城,
我不该拒不相认深闭门,
千不该神魂颠倒古庙去,
万不该鬼迷心窍将伤你命。
面对妻真情无知泯良心,
悔时梦方醒万般本烟云。
我贪慕富贵患得患失,
一步一错穷凶极恶丧人伦。
悔难当,怎宽容,
张协剪下无怨声。

方汝将以这段唱将张协这个人物悔恨交加的愧疚之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方汝将对主演张协这一人物时深有体会:我在塑造张协这个人物时,首先就要先立足原本的张协,在张协遇盗遭抢劫穷困时,先塑造好穷生的形象,在得中状元后再塑造好官生的形象,而这些都要紧紧依靠传统戏曲的四功五法和行当的规定,不偏不倚地把戏剧主线中的张协立正。因此,在刻画张协的“邪”上尤其要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这也是我对塑造瓯剧张协的演绎要求。因张协和贫女两个人的地位不同,三观也不同,所以张协才有了嫌弃妻子的心理。在最后的“重圆”一场中那大段唱也是给了张协自省的咏叹笔墨。在表演张协悔愧之心的痛泣时,我对哭腔声腔处理得不尽雷同且完整合一,将人物的悔、恨、怕层层递进,这样才能够让张协的自省看着很自然,而不是刻意的,使人物在台上才能立得住。在全社会积极宣扬正能量新时代,我们更要注意作品的意识形态和教育导向,所以我们把这个戏让观众看了之后是有感悟有收获的。

《那年梅开鹤归来》剧照


方汝将台下英俊帅气,台上表演飘逸潇洒,扮相俊美,声腔隽永,有种“云遮月”之美感。自从艺三十年来,除前面提到他主演的几出戏外,还曾在《杀狗记》《高机与吴三春》《西园记》《洗心记》《东瓯王》《橘子红了》以及现代戏《那年梅开鹤归来》《兰小草》等诸多剧目任主演,以“文武全才”特长而著称,就连他的师父汪世瑜先生都称赞他是“难得的全才小生,尤其是他来自稀有剧种”。

《高机与吴三春》中饰高机

方汝将除了演戏外,还以演员的身份转向了导演,先后导演了新版瓯剧《白蛇传》、青春版《狮吼记》,《杀狗劝夫记》《为有南戏东瓯来》等。他还参与了以《岁月荣光——越音清扬》为题的“温越七十周年暨献礼建党百年晚会”,实景剧《鼓楼四方听南戏》,文旅作品《秋月漫照池上楼》《唐河上的宋韵南戏》《石头禅》等作品。曾荣获中国戏曲红梅奖“金梅花”称号;浙江省戏剧节表演大奖;浙江省戏剧金桂表演奖;温州市高则诚戏剧表演奖;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诸多奖项。他现在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和戏剧家协会主席。在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他倾立演绎了一大批推陈出新的舞台剧目,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观众喜爱。在打造“戏曲故里”温州金名片推动“百花齐放”戏剧艺术繁荣的使命中,他肩负了一名戏剧表演艺术家特有的担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业绩显著,他曾获“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温州市十大优秀青年”、“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高层人才领军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方汝将不忘师恩,他说:“汪老师的昆曲艺术典雅、端庄、华美的文人气能与瓯剧艺术朴素、明快、生活化地气的瓯剧艺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这也正是我拜师学艺所之追求的,也正是从汪老师的口耳相传之下,让我秉承汪派艺术精华来滋养古朴的瓯剧,使瓯剧这个稀有的剧种更趋成熟、更加丰盈,从草根走向显贵,从民间走向大雅之堂。当下对我们古老戏曲艺术的弘扬,我们应该是不断创新,要反映出时代的新风貌,让年轻人更喜欢,也更接近老百姓的生活。而我从演员到导演,从舞台到讲台,从传承到传播,从剧团到社会,能一如既往地推广戏曲,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能扛起瓯剧的旗帜也是我的幸运和使命。”方汝将说到也做到了,以他的艺术成就虽然获得了诸多奖项和荣誉称号,但他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不仅活跃在舞台上,也为传承戏曲艺术在培养着下一代新人,在方汝将老师的传承下,愿瓯剧这朵艳丽清新的花朵在百花园中开得更加绚丽颖多彩。




作者 郭宗民:北京市房山区人,《戏剧传媒》特约作者。以釆访宣传戏曲名家为主,数篇作品被《中国京剧》《中国演员》《北广人物》刊登发表,部分作品均被报刊、杂志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