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兰河畔的一曲悲歌​——《小团圆媳妇之死》 教学设计(选修)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6月1日,除了是儿童节,还是萧红的生日。仅以一篇旧文纪念中国这位落寞的才女。 
呼兰河畔的一曲悲歌
——《小团圆媳妇之死》 教学设计(选修)

 (2007-03-28  22:26:08)

卷子

学习任务 

1、立足语言,通过讨论“小团圆媳妇之死”的问题,看萧红所展示的那个世界,并体会作者于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情怀。

2、扩展阅读《呼兰河传》全文,分组讨论“寒冷”的问题,走进作者的悲怆而寂寞的心理世界,并体味作品寒冷下的美和感动。

3、分别进行有选择的探究:一是对萧红笔下的故乡与童年的理解;二是萧红为什么会在满目荒寒中去叙写那些温暖;三是同样写一群麻木的人,萧红和鲁迅有什么不同;四是《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散文化特征。

教学设想 

从最近几年流行的张爱玲切入,谈女性的声音在世界上的回响,然后进入萧红介绍,从作品的语言品味开始,进而走进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地方鲜活的人和物,并且感受他们、把握他们、理解他们。课堂以讨论和探究为主,一切从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出发,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慢慢靠近那个时代,靠近作者,倾听并揣摩那些远离我们又撞击我们的声音。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背景资料,并通过板报或专栏的形式张贴于班内。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作品:《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关于评述:

“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 ——美国学者葛浩文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   ——聂绀弩

2、指导学生课前阅读全文,了解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环节一  简单议议由张爱玲到萧红。

问题一:看下面两段话,说说你在这文字里读到了什么?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借同学都熟悉的张爱玲的文字来导入,引发兴趣,渲染气氛。张爱玲长于把握世情、男女,描摹世态、人情,却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自有一种潇洒姿态。她似乎洞察世事,阅历人生,体味人间甘苦,却并不吟味这甘苦,而是从这甘苦中抽身出来,轻叹一口气,道一声世态炎凉。张爱玲不悲天悯人,或许这是她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超脱或逃避的方式。
问题二:有人把张爱玲和肖红称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外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就你课前的阅读说一下最粗略的感受或印象。
借对比粗略感知萧红。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风貌、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

环节二  讨论小团圆媳妇之死的过程和原因

问题一: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是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的?结合课文乃至全文,抓住关键语言作简要叙述和评点。
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到二月,那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再联系选段之外的内容,如: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

   追问:为什么要写她的笑?她的想玩和哭叫意味着什么?

写出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以及她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健康的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力的强盛,因为性格的直率,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样写更突出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更能表达作者的悲怆和苦痛。

问题二:在这个过程中,她婆婆以及她周围人留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她婆婆:“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
周围人:“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心里满是秘密”;“她们围拢过去,看看有死没有?”“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吃了饭才回来,又慢又得意……好像两个是过年回来的”等等。
追问:婆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小团圆媳妇,而且还这么理直气壮?周围的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你又怎么评判他们?
点拨: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她是众迫害者中的一员,她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一种文化认同: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得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大家在枯寂的日子里期待着有戏可看,哪怕这戏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穷,才使得人性淡失。周围的人既推波助澜又充当刽子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存境遇、人性、人心以及社会环境等角度来评判。
问题三:你在阅读小团圆媳妇之死的过程中,感觉到作者叙述时的心境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你可不可以从原文找内容作佐证?
点拨:荒寒、冷寂。觉得心灵落到了一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以当众洗澡段落为例。人世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刑法了,偏偏这样施刑还打着治病的幌子,在小团圆媳妇的苦苦挣扎中,众人快意着,他们却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小团圆媳妇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而“我”只能以童年的视角,被隔离在人群之外,静静地观看这个死亡的过程。以一个成年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又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她对人类对弱小孩子的态度尤为敏感。所以她既写出了大家生命意识的麻木,更表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这情怀中又透射着深入骨髓的寒冷,这种寒冷贯穿全文。  

环节三 讨论小说中的“寒冷”。

承上,点出这种寒冷在作品中比比皆是,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圈点、讨论。然后以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来谈。

参考角度:

1、第一章第一部分环境描写。“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 ……另外,在第四章里,“我家是荒凉的”“我家院子是荒凉的”这样的句子反复出现,并作为章节的起首句。

提示:这些关于寒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

点拨:呼兰河这座小城特有的的风貌;寒冷的背景烘托了故事的寒冷和人心的寒冷;在寒冷的比照中,微弱的温暖才得以显现;寒冷的句子源于荒寒的心境:萧红有着寂寞的童年,他在父母的冷遇中长大,少女时代感情又屡屡受挫,她的人生之旅寂寞而寒冷。

2、最后一章写冯歪嘴子以及他的媳妇,王大姑娘。这本来是小说中带有亮色的两个人物:冯歪嘴子,憨厚,谦恭;王大姑娘是“很能说能笑的,她是很响亮的人”。但在这儿,与在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一样,充满着残忍、冷酷和荒凉。比如,在滴水成冰的草房子里,磨房里掌柜的太太看到那个刚生下来的小孩是盖着盛面口袋在睡觉,就要把面口袋拿走。再比如,对于冯歪嘴子一家,小城人的态度:“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对于一个新生命,在人的心里竟然没有一丝怜悯一丝同情一丝对生命的敬重。这些寒冷的意象,寒冷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人心的荒凉与人性的死灭。    
3、第一章第五部分一段叙述和议论。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 ……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提示:这种对生死的态度你认可吗?为什么?你认为萧红写作这些文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点拨:认可不认可皆可。理由:寒冷彻骨,有一种对生活的妥协和无奈。萧红借此给自己作了个总结,凄惨而又感伤,还有一种在感伤之中慢慢死去的美感,一种凄凉透骨的美。作者用佛家那种悲天悯人的眼光看待人类生活和生命,同时又用贴近生存真相的眼光来描述我们的生存、我们的生活的人,寒冷而真实。 

环节四 设计四个探究题,由学生任选一题去独立思考并书面完成。

探究一:晚年萧红换了一副眼光看待故乡,她在满目的凄凉寒冷中抓住了些许温暖,他们成了作品中令人欣慰的一丝亮色。请举例,并谈谈作者为什么会在满目荒寒中去叙写那些温暖。

举例文中的亮色:后花园中的小黄瓜、大倭瓜;那些蝴蝶、蚂蚱、蜻蜓;黄昏时候的火烧云;尤其是祖父、冯歪嘴子。
为什么会有这些亮色?

点拨:

1、作者对故乡和童年怀有一种不可自已的依恋和怀想。“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身体很健康”,祖父教“我”念诗,给“我”烧小猪、烧鸭子吃。而“我”在祖父的庇护下,无忧无虑,活泼任性。“我”只是玩,“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和祖父开玩笑,“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萧红重新确认了自己与故乡、与呼兰河的关系,那是与她血脉相通的根。在重新书写故乡、回忆与辨认故乡中,作者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创作是为了纪念,无论痛苦、快乐,逝去的日子总是值得纪念。因为她是一个心里充满爱却又无能为力的女子,一生追寻爱却又失去后心里拥有坚强和不堪一击的寂寞的女子。所以才将怀想点点滴滴幻化为文字。这些许温暖更映衬了心灵荒寒、灵魂死灭的存在的可怖。

2、作者用颇有些温馨的文字写祖父、家、祖母的故事、儿时的记忆,是欲借温暖把那记忆的荒寒冲淡一些,给读者一点心灵的温暖一点精神上的安慰。她用绝望中残存的一丝微弱的温热,包裹这个世界的寒凉,缓解了那些残忍寒冷意象对于读者的伤害与摧残。(而这点亮色,这点温暖,是萧红超越于张爱玲的地方。)
3、作者有悲悯与包容情怀。包括对那些残忍的、卑贱的人与事,作者都用了一种宽宥的语气。如写有二伯游手好闲,嚼嘴咬舌,爱说大话,偷东摸西,但作者却少有苛责,“无家无业,死了连个打灵头幡的人也没有。”因为生存的麻木和无意义,所以作者给予他更多的只是悲悯。写老胡家两个儿媳妇,“一个为着那团圆媳妇瞎了一只眼睛,” “一个半疯了。”“老胡家从此不大被人记得了。”言语间仍然怀有悲悯

4、小城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生命最质朴、最原始的一种美。如描写野台子戏一段,在紧锣密鼓、喧闹争吵中,萧红道出了呼兰河人生命中飞扬的一面。在这飞扬的生命里,我们看到了呼兰河生生不息的希望。

探究二: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呼兰河和作者笔下童年的印象。
对呼兰河的印象就是对作者笔下那个世界的印象。由学生自由去阐述,引导学生透过平静、索然的画面,产生无奈、恻隐、同情的悲悯之心,以及改变世界、改变人生的愿望。
至于童年,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于记忆中用自己的热血和爱心创造的世界,理解作者对人性死灭、心灵冷漠的现实世界部分的否定与提升,理解人类的童年情结。

探究三:有人说《呼兰河传》是诗化小说,是散文小说,你觉得呢?请从结构上、语言上、内容上谈谈你的认识。

点拨:
1、从结构上来说,它没有中心情节,人物和故事都是片段的,零碎的,结构略显得松散,人物典型刻画也不太够。但却能合成一个整体,形散神聚,以作者悲天悯人的眼光与灵魂来贯穿,并有着散文诗般的跳跃和音乐的节奏。
2、从语言上看。(1)富有浓重情感色彩。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2)富有美感。“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是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如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在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3)修辞的多样化。例如描写老胡家请大神给小团圆媳妇治病时有这样一句:“于是就又跳神赶鬼,看香,扶乩,老胡家闹得非常热闹,传为一时之盛。若有不去看跳神赶鬼的,竟被指为落伍。”作者通过嘲弄、讽刺、夸饰,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憎恶和痛心。描写不是落在情节上,而是落在感受上。
3、从内容上看。对风俗的描绘。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不无蒙昧的习俗,在萧红笔下,有着诗的色彩。2、对人的描绘。写冯歪嘴子,在别人绝望的眼光里,“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充满了诗意的情怀。从线索的贯穿上。作品已没有明显的叙事脉络,而是以“悲凉”“凄凉”为统摄,情节在作者哀怨深沉的情感语流中向前推进,甚或已退到了诗外。
萧红从独特的审美角度创造了优美的小说意境,并形成了自己多彩而奇特的抒情风格。

探究四:同样是写一群麻木的人,萧红和鲁迅有什么不同?

点拨:和鲁迅一样,萧红对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批判揭露,可她的笔触更平静、漠然,甚至让人惊悸于那种平静、沉默下的麻木。她更多哀其不幸,而少了些怒其不争。她从生存本身意义上展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视角独特。她用一种较为包容的眼光看特愚昧的故乡,看待那些麻木的心灵,没有鲁迅那种振聋发聩的呐喊,但有作者悲悯的目光,在那些表面温和平静的故事里头,有着撞击人心的悲凉。    
  鲁迅展示的是人物灵魂的麻木,笔触着力在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于生命层面的麻木,鲁迅小说没有自觉地涉及。而萧红戳到的是生命层面的痛穴,“他们就是这类人,……逆来的,顺受了。”萧红的表现的是更加本原、更加永恒的苦难,她从存在的意义将生命意识的麻木写到了极致。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穿插着教师的点拨和学生间的讨论,有读有说有写有查,所以探究过程应该是学生认识丰富和提升的过程。

课后作业

1、利用早读时间,分主题交流个人的探究所得,利用橱窗展出其中部分优秀作品。   

2、思辩题:对人性的丑陋应悲悯还是痛击?可利用班会课或读书课搞一场小型辩论会。 

本文参考:
萧红与《呼兰河传》 anthnoy(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芹圃画石《闲闲书话》)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抒情小说艺术风格(张琳琳)

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   (王小妮)

******

[发评论]

[匿名] 绿影 

   看了您的《呼兰河畔的一曲悲歌》的教学设计,很受启发。小团圆媳妇之死是萧红《呼兰河传》中最令人揪心的情节。此课所设疑处,求层层深入;所拓展处,尽思之所及。匠心所在。尤其是后面的探究阅读,对于深刻地解读文本很有针对性。功夫之细,佩服!

2007-3-29  21:00

*** *** ***

迎关注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