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试解No.63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63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则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棉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首先纠正一下本条最后的“黄耳杯”,根据胡希恕老先生的见解,此处应为“本云麻黄汤,今去桂枝加石膏“。《伤寒论》全书中“本云”后面一般是接的本条方的原方。
本条说发汗后不可以再用桂枝汤,为什么呢!因为本条是微陷阳明,而不是单纯的表证了,我们所有前面说无论是大汗、误下还是任何其他使津液有亏虚的表证,我们都用桂枝汤(类),因此本条这种微陷阳明兼有表证的情况,我们就不能守旧用桂枝汤了,而是要做好鉴别诊断,因为本条真的很像表证而不容易鉴别出来。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汗出而喘,汗出一则表示此时津液是亏虚的,二则阳明证也有汗出的症状,喘则说明损伤肺津,可为表证可为里证,此处为微陷阳明的阳明之喘,阳明热上壅而喘(以跟气上冲之喘区分)。无大热者,在第61条《伤寒论》试解No.61也说过,大热一般分阳明证之高热和正邪斗争之高热,无大热表示的是有小热,结合汗出而喘,我们认为因为微陷阳明所以小热,如果是标准的阳明病就是大热了。
那为什么汗出可用麻黄呢?我们在前面有提到过石膏可以制约麻黄发汗的特性(虽然只是提了一嘴,见《伤寒论》试解No.38,此处石膏的用量已经明显大于麻黄,因此此处麻黄的作用就被压制成只剩下解表平喘,石膏起到治阳明之用,所以胡希恕老先生会说本条应该是“本云麻黄汤,今去桂枝加石膏“,因微陷阳明而去桂枝加石膏。因此最后建议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个人认为在喘的症状好了以后,转用解热清肺的方子继续巩固,或者加减方治疗。
回过头来说,我认为,本条所对应的患者,一开始就不应该用麻黄汤发汗的方法,既然用了麻黄汤会有微陷阳明,那患者本身风热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此的话,一开始用葛根汤(清润解表)或桑菊饮、银翘散(都有薄荷,也能发汗)或许更好。
另外,如果将开始的“发汗后”理解成“误用汗法后”,从而出现汗出而喘和无大热者也是可能的,汗出因为误用汗法亡津液亡血液后,津液外脱所致,喘和无大热也是微陷阳明的表现,那往往还会伴随烦躁等相关的阳明症,那此时前期也可以用麻杏石甘汤,把喘解除了以后(解除肺津受的邪),改用清热润肺的方剂,如:清燥救肺汤。(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PS.本条微陷阳明的喘(麻杏石甘汤)还是要跟纯表证(下之后)气上冲的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相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