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0北洋军进攻长沙,毛泽东效仿诸葛亮,用一计让北洋军缴械投降

 新用户49686918 2022-06-25 发布于黑龙江

前言:

长沙城内的一所学校内,师生们围着毛泽东,商讨对抗城外北洋军阀的计划。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课程中学过的战斗策略,如今真的有了可以实战的机会。

毛泽东在安排完之后,又紧接着对同学们说:“计划实施成功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文章图片1

毛泽东青年照

而此时长沙城外猴子石附近的北洋兵,也在商量着攻城的方案……

那么北洋兵为何攻打长沙城?毛泽东是怎样化解危机的?这就要从故事的背景开始讲起。

《临时约法》的“护法”之战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当上了总统,段祺瑞担任总理,中国又恢复了《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不过还没有过多久,黎元洪和段祺瑞就因为是否向德国宣战,争论不休。黎元洪并不想与德国发生冲突,想要保存实力,而段祺瑞执意要向德国宣战。

双方发生了强烈冲突,谁也不让谁。黎元洪担心段祺瑞先斩后奏,于是就罢免了段祺瑞总理的职务,并将督军团长张勋引荐成为了总理。

张勋此人从年轻时候起,就一直给清朝当兵,溥仪宣布退位后,张勋一直想着怎样复清,当上总理后,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势,就设法帮助溥仪复辟。

文章图片2

溥仪

孙中山先生知道后非常生气,坚决号召实行《临时约法》,抵制溥仪复辟。《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制定的宪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这个法典对于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从根本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国民一律平等的原则,给人民选举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毛泽东同志说:“民国元年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如今居然又有人想要恢复封建王朝的制度,孙中山先生能不生气吗?他将目光放在了南方,想要在南方成立新的政府对抗张勋,并将此行动称为“护法”,意思就是护卫《临时约法》。

他一路坐船到广州,招揽了滇军、粤军以及一部分的桂、黔、湘、川军。1917年8月,在广州召开了国会非常会议,成立护法军政府,并被选为大元帅。

文章图片3

孙中山先生

不想清王朝卷土重来的还有一人,他就是被撤职的段祺瑞。段祺瑞被撤职后,走投无路干脆投靠了日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将黎元洪推下了宝座,让冯国璋担任总统,自己又坐在了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总理的位置上,实际权力都集中在他的手中。

孙中山先生没想到自己讨伐张勋的计划还没有形成,张勋复清的梦就被段祺瑞镇压了。

坐在宝座上的段祺瑞在宪法研究会的喧闹下,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当然也不会让孙中山先生成立的新政府威胁到自己,就派重兵前去镇压。任命博良佐为湖南督军,却把原来的湖南督军挤了下去。原来的湖南督军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转身就悄悄地与广州政府取得了联系。

湘军与西南各省的军队也有联系,孙中山先生又派程潜策动从广东到湖南一带的军队。桂军也成了“护法”军,支援湘军,并推举程潜为湘南军总司令。

刚上任的博良佐对此一无所知,随后派北洋军第八师长王汝贤为总司令、范国璋为副司令,向湘南进发。

文章图片4

博良佐

王汝贤、范国璋向南进军的消息迅速地传遍了湘南地区,桂军和护法湘军一起与北洋军形成了南北对立面。双方在衡宝线一带发生了军火冲突,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双方都有胜负。

虽然双方各有胜负,但总体力量还是北洋军更胜一筹。然而就在此时,王汝贤和范国璋却不想打了,他们表面上是段祺瑞的人,实际上是冯国璋的人。冯国璋本是直系军阀,他的老窝就在江苏一带,并不想让段祺瑞挥师南下,便暗中联系王、范两人。

冯国璋发电说:“尽量还是避免打仗,他段祺瑞挥师南下对咱们并没有好处,说不准还会借此吞并直系军,这种亏本买卖咱们不做!”

于是王、范两人连夜通电,主张和平解决南北争端。孙中山先生还没有做出反应的时候,第二天,博良佐就知道了此事。他担心王、范两人投降于湘南军反咬他一口,便马不停蹄,头也不回地逃往了湖北方向。

文章图片5

段祺瑞

远在北京的段祺瑞知道了此事大发脾气,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看着自己的部下被吓得抱头鼠窜。总司令都被吓得跑了,北洋军没有领头羊很快就没有了士气,湘南军趁此机会将停留在北面的北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王、范两人担心丧命于此,也匆忙逃走了,只留下了部分残兵。

毛泽东用一招保卫长沙人民

湖南一师有保卫学校的一个营,分为两个连。毛泽东就是一连的上士,平时负责传递上级命令,同时他也是学友会的主席。

在湖南一师开明教学的影响下,毛泽东逐渐对哲学和军事方面非常感兴趣,经常与老师们谈论国家之事、用兵之事,由于他对战略的通透,同学们戏称他为“时事通”,对于毛泽东对用兵的见解也是十分佩服。

文章图片6

毛主席像

北洋军阀王汝贤、范国璋逃跑后,长沙城中没有了军阀破坏,却留下了“残局”。百姓们的屋子大部分都只剩下断壁残垣,城中满目疮痍,几乎是一片废墟,百姓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百姓们成群结队地收拾着残局。毛泽东和同学们也跟着帮忙,他们都恨透了战争,但也只能忍受战争带来的痛苦。

毛泽东正帮一个老人搬着水缸,远处一个身影急匆匆地往毛泽东这边跑,原来是学校的学生,他边跑边说:“泽东,老师叫你回去,有急事!”

毛泽东帮老人放好水缸就急忙往学校的方向跑,还不停地问刚刚报信的同学:“老师说什么事了吗?怎么这么急?”

“我也不怎么清楚,还是回去再说吧!”

此时,毛泽东的心里已经猜出个大概了,他们现阶段的老师是一师的学监主任方维夏。方维夏老师是毛泽东在湖南最重要的老师,同时也是使毛泽东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

文章图片7

方维夏

方维夏老师参加革命已经有很多年了,革命经验十分丰富。他的性格、处事风格毛泽东一清二楚,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非常紧急的事情,否则不可能这么急匆匆地叫自己回来。

回到学校后,会议室已经坐满了老师和学员,方维夏看见毛泽东归来,就将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他。

原来是今早有学员在城外巡逻的时候,发现一名浑身是血,已经晕厥的男子,他们将这名男子一路背到学校,包扎伤势后,这名男子才悠悠转醒。他说城外有一股北洋军队,这股部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已经残害了很多老百姓,他冒死逃了出来。

可关于这伙军队的具体信息,他却不清楚,只知道这伙军队有上千人。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不了解军队里的情况也正常,对此件事情,师生们议论纷纷,只有毛泽东问方维夏:“老师,派人去核实了吗?”

文章图片8

毛泽东青年照

方维夏满意地点点头说:“已经派人去了,应该再过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不久就有学员打探清楚,跑回来说:“这是北洋军阀第八师原本支援博良佐的一个混成部队,差不多有3000人,已经到城外的猴子石了。”

听到这个消息,会议室又开始嘈杂起来,有的学生提议跟这伙人死拼,这当然不现实。有的学生想要退缩,会议室里乱作一团。只有毛泽东在低头沉思,方维夏也非常了解毛泽东,他这个样子一定是在想办法,而且是一定能够成功的。

方维夏示意在场的人安静,给毛泽东思考的环境。毛泽东在心中估量着这些北洋兵的实力,他在想:博良佐刚刚逃亡,南方军已经乘胜追击,现在这伙军队必定是些惊弓之鸟,不敢随意攻城……

这时毛泽东眼睛突然一亮,想到了好办法。他说:“我觉得我们可以战胜他们。这一仗,我们能打!”

文章图片9

毛泽东

有人提出质问:“你怎么这样肯定,长沙现在就是一座空城,唯一有点武器的也是一群旧警察,他们没有任何抵抗力,我们全校师生加起来总共也只有百余人,怎么打?难道召集百姓们一起打吗?”

毛泽东微微一笑,神秘地说:“就是这样!”

在场的人都一头雾水,没有明白毛泽东的意思,毛泽东将计划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学员们个个恍然大悟,按照毛泽东的计划,迅速行动了起来。

毛泽东动员城中还比较壮实的成年男性,需要让他们准备一人一个锣鼓。学生们去动员城中的警察们,带上仅有的几把枪,在普通人眼里,这几把枪没有用处,但是对于毛泽东来说,这足够了。

他又组织同学们将桌椅板凳搬出来,堵住所有出入学校的通道,并且还采取老一辈的护院办法,率领学生们将竹子削成一边尖尖的模样,插在校园围墙上面,这样一来即使有人想要爬墙也爬不上来了。

文章图片10

毛泽东

学生们在各个通道处拿着木枪站岗放哨。这样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毛泽东还是觉得主动出击胜利的机会比较大。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毛泽东将参与战斗的队伍分成三支。每支队伍都有好几支灯笼,灯笼上印着桂、湘、粤。夜幕悄悄降临,三支队伍偷偷潜在猴子石的附近,伺机行动。

不远处,北洋军阀的火把慢慢升起,毛泽东隐藏在一片草丛中暗暗地观察着,过了很久,北洋军的岗哨逐渐没有了警惕性,毛泽东随即命令山头上的警察鸣枪三声,紧接着就听见各处山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山底的北洋军听到枪响,瞬间慌了神,晕头转向地找声音的来源处,只见满山都是火光,还有印着隶属军队的名称,北洋军心中的恐慌犹如洪水暴发一样,根本不能静下心来思考。

慌乱中的北洋兵隐隐听见有人高喊:“放下武器就可保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北洋兵纷纷放下自己的武器,一组一组分散开蹲下身子,将手举过头顶。

文章图片11

北洋兵

人们将北洋兵的武器全部搜罗起来,将他们带到了广场上。第二天,由方维夏出面为这群误入歧途的士兵们演讲北洋军阀的罪恶,呼吁他们不要再为北洋军阀卖命了。

最后有商会出钱,每个北洋兵都得到了三个馒头和一些钱,让他们回家。这些北洋兵离开的时候,每个人的眼里都噙着泪水。

“首战首胜”永流传

学校保住了,百姓们的性命也保住了,毛泽东用他那超人的智慧,不伤一兵一卒就拯救了整个城市,全校师生围着毛泽东使劲夸赞,夸他临危不惧、用兵如神、智慧过人。对此毛泽东只是笑笑。

他谦虚地说:“这没什么,我只是效仿诸葛亮的空城计罢了,用心理战术将敌人击垮。”后来还有专家评价此次战斗为:“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文章图片12

清末民初,北洋军训练

毛泽东智取北洋军枪械的事情百姓们津津乐道,就连长沙城内的警察也对他刮目相看,仅仅24岁的青年,就有如此胆识和应对能力,并非凡人。夸他“浑身是胆”,还给毛泽东取了个外号“毛奇”。

后来讲起此事,有人不解地问毛主席:“您当时为什么会那样胸有成竹,您是怎么知道你们一定会胜利的呢?万一北洋兵开枪与你们作战,岂不是很危险?”

毛主席回答到:“其实这很简单。”然后说出了流传至今的战斗思想:

“败军若有意劫城,当晚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闲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

随后,毛泽东还在城中成立了妇孺救助会,用来救助那些因为战争而无家可归的妇女儿童,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城百姓的一致同意。毛泽东组织一部分同学寻找城中无依无靠的妇孺,而自己率领着另一部分同学,给这些难民们寻找住处和吃食。

文章图片13

战地记者拍战争时期妇女

幸好当地的商会支持毛泽东的想法,给这些妇孺难民寻找了一处破败的院落,收拾收拾也就成了安身之所。关于吃食,这些妇女们表示可以自己找针线活,挣点零碎钱。他们十分感谢毛泽东为她们所做的一切。

猴子石这场战斗是毛泽东的第一次军事行动,却有着如此高的智慧,他将这次战斗看得非常透彻,将敌人的处境分析得十分明了。从这里就能充分体现出毛泽东日后成为一个伟大领袖所具有的超凡的军事才能和胆识。

1918年春,南北军阀再次发生冲突,北洋军阀再次进入长沙,长沙人民人心惶惶。校长授权毛泽东为学生志愿军警备队队长的身份,将保卫学校的重任交给了他。有了第一次战斗的经验,校方已经十分信任毛泽东了。

同年4月,前方战事紧张,居民惶惶不可终日,居然连觉也不敢睡,就怕一闭眼就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毛泽东奉命保卫学校,带着警卫队日夜巡逻,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思绪缜密,每个角落都会例行检查,严密地保卫着全校师生的安全。

文章图片14

护法运动

有了毛泽东的保护,同学们的心中安定了很多,在他保卫期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流血事件,同学们也可以安心上课了。为了纪念这件事,校长特意拍照留念,并在照片上题写:

“戊午上期,本校教职员学生弦歌不辍,几不知有兵祸云。”

同时,还将毛泽东第一次用兵的经历写到了《一师校志》中,为后人所知晓。

除了校方给予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政府为此事件专门设立了红色景点,长沙市政府的用意是想要将公园打造成山水与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景区,让市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红色历史的革命精神。

猴子石非常受老一辈人的欢迎,毛主席的一名卫士曾来过这里,他还说:“毛主席生前曾多次与友人讲起猴子石用兵的故事,对那次战斗记忆犹新,他老人家说过搞军事,这是第一次哩!

文章图片15

猴子石

2009年,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也来过此地,为新立的猴子石碑揭幕。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和传播毛主席的革命精神,长沙市政府查阅了大量资料,将“首战首胜”这件事迹专门建立了展览馆。

展览馆内陈列着毛泽东在长沙的所有事迹,并播放着相关的视频资料,永远纪念着毛主席。这是对国家领导人的敬爱和对红色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