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颖超的救命恩人在元宵节举行婚礼,周恩来指示为他们拍电影

 梦想童年594 2022-06-26 发布于江西

前言:

93年前的元宵节,邓颖超的救命恩人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婚礼。

这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婚礼,却是最浪漫、也最能名垂青史的婚礼。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道:

“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周恩来后来更是建议为他们拍电影。

文章图片1

这个婚礼的新婚夫妇就是2009年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唯一一对夫妇。

他们的名字叫陈铁军、周文雍。

一、进步学生。

陈铁军(1904年—1928年),广东佛山人,原名陈燮君,她出身在一个华侨糖商家庭,说不上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

而且她父亲比较开明,支持她和妹妹陈燮仪一起上学。

因此,陈铁军虽然是个女子,却识文断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许多青年学生从广州到佛山来宣传新思想。

这为年轻的陈铁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带来了反帝反封,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

1920年,在父亲的支持下,陈铁军转学到了佛山第一间新式女子学堂——“季华两等女子小学校”(即今广东佛山铁军小学)。

可她的父亲再开放,也不能免俗,那会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陈铁军毕业前夕,她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 而且在临终前为她许配了一门婚姻,她要嫁给一个庸俗不堪的小老板。

陈铁军很抵制,但是迫于家庭的巨大压力,她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做个“少奶奶”的命运。

不过她也声明,由于重孝在身,因此只过门不同房,并且要继续回学校念书,等到毕业后再圆房。

1924年,陈铁军来到了广州,在坤维女子中学(即西关培英中学)读书,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束缚。

广州当时是全中国的革命策源地,引领时代潮流,各种思想层出不穷。

年轻的陈铁军一度十分迷惘,茫然不知所措。

文章图片2

陈铁军

这个时候,一个叫谭天度老师给她指明了方向。

他是个地下党党员,他把进步的刊物《向导》、《新青年》等介绍给陈铁军阅读。

就这样,谭天度老师成为了她革命路上的引路人。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

很快,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

英国巡捕竟悍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爆发后,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为北伐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并将革命浪潮推向新的高潮,从而揭开了大革命的序幕。

1925年6月19日,为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

当时,身在广州的陈铁军冲出校门,满怀激情地挥着旗帜,高呼反帝口号,大力声援省港大罢工。

不久,陈铁军考进了广东大学(第二年改名中山大学)文学院,在这里她成为了一个进步女学生。

1926年4月,陈铁军加入我党,并正式改名铁军,以示与旧我决裂、誓把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的决心。

二、铁娘子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正式背叛革命。

4月15日,广州的反动军阀也对我党挥起了屠刀。

文章图片3

反动派屠杀革命志士

当时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因为难产,正在西关医院住院。

当时,敌人四面出击,一方面去中山大学抓捕陈铁军,另一方面去抓邓颖超。 千钧一发之际,陈铁军神勇地逃出了中山大学。

紧接着,她不顾个人安危,以巧妙的化装,逃过军警的耳目,通知邓颖超紧急转移。

在她的掩护下,邓颖超安然脱险。

如果不是陈铁军,这次邓颖超就危险了。

不过,因为陈铁军逃得匆忙,党组织被破坏得很严重,陈铁军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当时蒋介石满天下的要杀人,谁要是我党党员,格杀勿论。

大批革命人士被屠杀,全国陷入白色恐怖当中。

陈铁军的哥哥找到她后,赶紧劝她趁机出国留学,避避风头。

结果,陈铁军断然拒绝道:

“正是革命到了紧急关头,才需要不怕危险的人。

为大众的幸福而被杀头,也就是我的幸福。”

这是一个勇敢的女人,一个不怕牺牲,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红色铁娘子

不久,陈铁军终于联系上了组织,组织给了她一个任务,她要和周文雍以假夫妻名义租房子,在广州建立地下组织,为即将到来的广州起义做准备。

从此,周文雍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三、真实的余则成。

周文雍(1905年—1928年),广东开平人,出身贫寒。

他的父亲是一个私塾老师,因此他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周文雍离开家乡到广州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今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科读书。

在这里,他也成为一个进步学生,不久就被学校开除,从事工运活动。

1925年,周文雍光荣加入我党,随即他就参加领导了省港大罢工。

在此后的革命工作中,周文雍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领导工人、学生,有力的支援了北伐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周文雍和陈铁军以假夫妻名义,继续坚持地下工作,组织工人运动,为广州起义做准备。

后来,为了揭穿汪精卫的真面目,周文雍组织被裁撤的二千多名工人到东山葵园汪精卫公馆请愿。

汪精卫果然暴露了,不久就逮捕了周文雍。

而后,在组织和陈铁军的大力援助下,周文雍被营救出来。

出狱后周文雍一刻也不休息,更顽强地为准备广州起义而紧张地工作。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恽代英、叶挺、叶剑英、聂荣臻、周文雍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

为了这次起义,周文雍和陈铁军付出了很多心血,克服了很多困难。

可惜,敌人在广州的力量太强大了,敌我力量悬殊,经三天浴血奋战,起义最终失败。

周文雍则带领一支赤卫队,奋勇死战,杀出一条血路,撤离广州,来到了香港。

广州起义失败一个月后,周文雍从香港回广州,提前回广州的陈铁军把他接到'家'里。

他们仍然假扮夫妻,找寻失掉联系的同志,以便加强组织活动,并准备在春节期间发动一次政治攻势。

两人的夫妻关系,其实就是一个掩护,两人是假夫妻。

文章图片4

电视剧《潜伏》剧照

可随着朝夕相处,两人在工作中他们慢慢地产生了感情。

电视剧《潜伏》余则成和王翠平的故事,真实的在两人身边上演了。

尽管两人情投意合,但是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儿女情长暂时只能抛之脑后,他们终保持着同志般的纯洁关系,双方谁都没有表白。

心有灵犀一点通,相爱的人,哪怕是一个眼神,相互都能读懂其中的意思,即使没有表白,但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心意。

或许革命胜利之日,他们就将步入婚姻殿堂,让这段感情开花结果。

四、悲壮而又浪漫的婚礼。

只是,革命工作并不像电视剧中演得那样,所有主角最后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很遗憾,周文雍和陈铁军没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1928年1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周文雍和陈铁军双双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仍然坚贞不屈。

最后敌人强迫周文雍写自首书,他愤怒地拿起笔来,痛斥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并在墙上写下遗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文章图片5

周文雍

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开庭判决。

当敌人宣判周文雍和陈铁军死刑时,他俩神态自若,视死如归。 敌人又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提出和陈铁军照一幅合影。 敌人应允了,把摄影师带到监狱里来。

他和陈铁军肩并肩站在铁窗下神情自若地照了一张相。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最后告白。

1928年2月6日,这天是元宵节,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爱情的日子。

这样美丽的日子里,

欧阳修曾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苏轼曾写道:“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辛弃疾曾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可是周文雍和陈铁军却要在这天永诀了,从此再无相见之期,再无相思之念。

这天下午,敌人将周文雍、陈铁军从市公安局监狱押赴红花岗刑场。

他们沿途慷慨激昂地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高唱《国际歌》,还向群众发表演说。

群众闻声赶来,尾随刑车,形成悲壮的送别行列。 英雄们昂首挺胸走向刑场,仍不停地高呼口号。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双方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

他们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把木棉当礼花,其婚礼之悲壮,空前绝后,其爱情之浪漫,旷古绝今。

文章图片6

两人在监狱合照,这是他们唯一的合照

而后这对刚刚完成婚礼的新婚夫妻,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慷慨赴死!

很快,刽子手的枪声响了,周文雍中弹倒地以后,又顽强地支撑起上身,用最后的气力向群众呼喊着:

“同志们!革……命……到……底!”

就这样,他们在完成了自己特殊的婚礼后,壮烈牺牲。

这一年,周文雍23岁,陈铁军24岁。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一段最质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佳话。

结语:

周文雍和陈铁军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

1962年,一次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深情缅怀起了周文雍和陈铁军两人,痛心疾首地道:

“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说完,他建议将周文雍和陈铁军的爱情故事,将这场特殊的婚礼搬上荧幕,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段历史。

1980年,以周文雍和陈铁军为原型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上映,圆了周恩来总理当年的一个愿望。

2009年9月14日,周文雍、陈铁军夫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其中唯一一对夫妇。

今天又是一个元宵节,是他们结婚93年纪念日,也是他们牺牲93年的日子。

元宵佳节,万家灯火,欢聚团圆,没有他们负重前行,哪有后人岁月静好。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