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斯塔夫·马勒:如歌的交响乐作曲家(一)

 张逸i5fwigtd0s 2022-06-26 发布于上海

古斯塔夫·马勒(1860 - 1911)
如歌的交响乐作曲家

前言

这本传记并不是对马勒无条件的赞美。我和马勒不算是朋友,甚至算不上相互认识。这是我这样的人头一回写下马勒的生平。这也是头一回,按照整理出的马勒书信写下的传记。这套新出版的马勒书信让我们见到了相关材料,向我们讲述了马勒更有人情味和迷人的那些地方,而不是那些德语传记里给马勒扣上的多愁善感形象。这是第一本用英语构思并写出的马勒传记,不过,本书作者相信,通过对马勒书信内容的大量引用,能确保本书内容的准确可靠。同时,作者也要向位于维也纳的保罗·佐尔纳伊出版社致以谢意,感谢它让这本书得以出版,与大家见面。

这本书既讲述了马勒谱写的乐曲,也讲述了马勒生活中的种种事件。马勒的乐曲就是他生活的写照,而很多德语的马勒传记,内容杂乱姑且不说,形式上更像指南,偏向于解释,像命题写出的狂想曲,连马勒自己都不会喜欢。

这本书不长,但却采用了全新的视角来讲述马勒的故事。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马勒一生中的重要时间点和事件,然后再说说他宏伟交响曲中繁杂的细节,而是更侧重于对马勒生平里故事的讲述。

第一章

伯恩哈德·马勒住在波西米亚的喀里斯特(现捷克境内),他是一位勤学用功的乡下人。可惜的是,纵然他万般努力想让自己出人头地,在经历了很多年的失意之后,他也只是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甚至算不上体面的家教。这个村落毫无生气,环境狭小又让人绝望。人们嘲笑他迂腐的书生气,看着他把年轻时的光阴浪费来驾马车,还在工厂里做苦工,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他变得愈发严苛,虽然周围的人对此并不在乎。不过,作为父亲,这注定了他肯定会养育一位成绩斐然的儿子。由于大家越来越相信遗传的力量,所以后来人们也不敢太小视他。

从情感上讲,伯恩哈德绝不是一位细腻的人。只是因为别人反复的灌输,他才在30岁时开始考虑组建自己的家庭。他精明地寻找自己的伴侣,最终选中了温和、顺从的玛莉亚·赫尔曼,附近一位制皂工人的女儿。他们不是为了爱情而结婚,只是出于伯恩哈德坚定的意愿,玛莉亚才答应了这桩婚事儿。他们总共生育了12个小孩。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第二个孩子,古斯塔夫,在1860年7月7日与这对没有儿女的夫妇见面了。

马勒出生的屋子是一间典型的农家棚屋,条件很差,连窗户都没有玻璃板。这位作曲家在晚年时回忆说,屋子门口的一个大水洼,是这里他最难忘记的地方。虽然伯恩哈德自己读了书却遇到了很大的挫败,他还是坚持孩子要读书,而且不能重蹈自己的覆辙。就在这一年,古斯塔夫5个月大的时候,这一小家人搬到了不远处一个叫伊赫拉瓦的小镇。

这个风景如画、新崭崭的小镇,对于孩子的成长,好处不言而喻。镇子在高耸的山谷之上,很有生气。两边都是很深的低地,长满了绵延的小树林;这里还流传着各种奇幻的民间故事。肯定是这些故事给了马勒灵感,他才能在晚年能写出那些绮丽的乐曲。此外,伊赫拉瓦当时还不够现代化,没有通铁路,与外界喧嚣的政治环境隔离开了。即使信仰各不相同,这里的住户仍旧世代友好相处。这种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小视。虽然马勒有犹太人血统,在他通过努力迅速坐上音乐界的皇位时,他从没有抱怨过宗教上的歧视。

每一位伟人的童年,都会被后人找出一些轶事,一些伟人开始崭露头角的事迹。这些故事里,好些都展现了古斯塔夫在音乐上的惊人天赋。有人说,他在两岁时,就能唱出上百首民歌了,而且还很喜欢军乐。更有说服力的故事是,他在四岁时,都可以用手风琴演奏出附近军营进行曲的调子了。这孩子的内心,全是黄铜号角魔法般的声音。他在军营附近游荡,生怕错过了一丁点这些有力度却又单调的声音,生怕错过了这其中深深隐藏起来的音乐之美。马勒的交响曲里充满了节奏感很强的片段,满是军乐一般的鲜明场面,是对这段轶闻最好的证明。

马勒真正开始他的音乐训练,是从他有一次去祖父母家里开始的。这位才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不见了踪影。家人着急地到处找他,却发现他在阁楼里全神贯注地捣鼓一架旧钢琴。他轻松地用钢琴就弹出一些熟悉的曲调。

还有个故事揭示了马勒独有的心理特质:有一天,父亲带着小古斯塔夫到了树林里,然后又想起了还有些家务事儿没做。他决定先回家,并让古斯塔夫坐在一个树墩上。他说:“坐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回。”结果,他在家里的时候又有人来访,好客的喜悦让他完全忘掉了古斯塔夫。直到太阳都要落山了,他才跑回树林去找古斯塔夫。孩子还坐在那儿,不过却迷失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他眼睛里满是奇幻的光芒,就像正在看着一副奇妙又引人入胜的画面。

这么多个故事里,这一个讲出了马勒的创造力。这个孩子可怕的想象力,正是他后来谱写出那些交响曲的灵魂之所在。人们常说,马勒仿佛是在追寻什么东西一样。不过,就和所有艺术家在创作时一样,他其实是在向我们揭示什么。每位艺术大家向我们所揭示的东西,人们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精髓,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和美感。这个在小树林里找到了涅槃的孩子,最终写出了独一无二的《大地之歌》。这是一首唱给大自然一切生灵的摇篮曲,一首万事万物演化的摇篮曲。

有一个轶闻尤为突出,讲述了马勒毕生同环境的冲突。在被问及长大了想成什么样的人时,小古斯塔夫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想成为殉难者。”

伊赫拉瓦小镇有一个小剧院。后来,马勒青年时期担任乐队指挥时,也是在这样不为人知的小剧院里。当时伊赫拉瓦的剧院头目是个叫维克托林的男人。他成了这个孩子最早的音乐老师。之后,一个叫布罗施的钢琴家开始指导马勒,这期间,马勒的进步非常神速。在他七岁时,马勒已经在辅导一个年龄比他还大的孩子了。这份工作,小老师马勒每小时可以赚到五个十字币(约合两美分)。不过,好景不长,马勒的徒弟因为没法满足他老师暴君一般愈发严苛的要求,感到非常不快,哭着闹着不再跟马勒继续了。

父母自然对孩子不可限量的前途非常自豪。虽然家境窘迫,他们为了能满足古斯塔夫在音乐上的发展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儿。他们还培养了古斯塔夫的责任感,让他怀着对家庭、对家人的爱而长大。在这一点上古斯塔夫从来没有变过。他明白,家里这么多孩子,自己还是七个孩子里的老大,他一定得尽快找到出路。

他一直很喜欢书本。但在学校里,老师却觉得他不够专心。课堂上,时不时都会有口哨吹出的曲调打破了课堂原本的安静,马勒已经在他自己音乐的世界里越走越远了。老师会大声警告他,把他拉回到现实世界里。

虽然从学术界的角度,在伊赫拉瓦期间的音乐教育对马勒是多么微不足道,这段经历却把马勒从条条框框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尽管这样的音乐教育还不够完美。他的头脑能像闪电般敏捷地俘获旋律,还有着不可思议的分析能力,完全就和理查·瓦格纳小时候一样。一丁点儿的提示,他就能精准地写出大段大段的音乐理论。可惜,长大以后马勒毁掉了这些作品,他觉得这些文字的价值不大。所以马勒早期在音乐上的努力,他早期音乐理论中的观点,已经没法精细地考证了。不过,后来在他交响曲中充分展现出了很多品质,无疑是源自他在伊赫拉瓦的那些时日。他饱读诗歌和浪漫主义作品,给予了他的作品丰富的精神养分,让他得以在作品中为繁杂琐碎的细节披上带有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的外衣。他孩提时代的伙伴,音乐理论家吉多·阿德勒,记下了马勒早期对奇特、怪异风格的追捧。E.·T.·A.·霍夫曼被认为是爱伦·坡风格的先行者。而马勒满怀着对霍夫曼的狂热喜爱,阅读了很多他的惊恐故事。

(未完待续)

文章图片1

古斯塔夫·马勒(图:Emil Orlí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