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下半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峰回路转

 wupin 2022-06-27 发布于湖北
    疫后修复时过境迁

    伴随疫情转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但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此轮复苏与2020 年年初不可同日而语。海外方面,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都开始重新步入加息轨道,全球流动性正在不断收紧;供需格局也出现反转,从2020 年生产修复偏慢导致的供不应求转变成高通胀对需求增长的削弱,库存偏高制约补库需求,导致我国出口动能及份额双双承压。国内方面,今年本土疫情冲击到来之前,国内经济已经具有“被动补库存”特征,在地产链转弱的带动下,经济呈现弱衰退迹象。因而,复工复产不等于经济复苏,需警惕经济在周期惯性下二次探底的可能。

    居民缩表制约消费

    不同于以往,市场关注点往往在于货币供给是否充足,当下的核心矛盾在于私人部门需求不足,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我们从两条线索来看:一是居民中长贷、房贷负增长,居民部门呈现主动去杠杆;二是居民存款增速回升,储蓄意愿创下历史新高。如果说居民资产端和负债端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是导致居民选择从收益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的直接原因,那么就业低迷导致工资性收入承压则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本质原因。当前失业率水平已逼近2020 年2 月峰值,且就业市场旺季不旺、结构性就业压力正在不断增强或使得就业压力持续存在,短期或难缓解。就业承压使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将进一步制约消费需求释放。

    地产不起信用难宽

    剔除票据融资后,4 月份居民和企业两大实体部门新增信贷历史上首度转负,加杠杆迫在眉睫。

    信用扩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债务杠杆的上升,历史上,宽信用有三大抓手:宽货币、宽财政、松地产。我们当前仍处于宽信用的第一阶段,社融“总量稳、结构弱”反映现阶段加杠杆主要依靠财政发力和政府部门加杠杆。往后看,货币和财政均自顾不暇——货币宽松缺的不是量增,而是降价;财政上半年积极发力,但透支下半年空间,仍需再度接力。现阶段,房地产料将是稳增长的主力,不仅4 月底以来高层积极表态,地方政府也在因城施策放松调控,而5 月份LPR 非对称下调更是明确指向“地产降息”,意在提振地产销售和投资,带动工业营收改善。

    利率下行股债双牛

    去年四季度以来,大类资产轮动就已开启,资产配置的主线也已从实物资产转向金融资产。而站在当前时点上,我们认为:政策底已经确认,金融底已经临近,经济底仍需时日。综合高频数据来看,当前生产仅是边际修复,虽然终端需求初现改善迹象,但传导存在时滞,我们预计生产改善或最快发生在三季度末。不论是从实体还是流动性层面来看,利率下行都是大势所趋,但其过程一波三折。从历史经验来看,央行或先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短端利率下行、通过调降基准利率引导长端利率下行。目前我们已处在后一阶段,但美联储紧缩短期掣肘我国宽松,我们预计下半年美联储紧缩节奏有望趋缓,届时国内或将再度迎来宽松窗口。从金融资产定价来看,下半年盈利增速或仍趋回落,风险偏好难言改善,利率下行将是较为确定的利好。因此,长久期资产也将更为受益,包括债券,以及以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日常消费为代表的成长股。

    风险提示

    1、监管政策基调改变;

    2、联储货币持续偏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