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个世纪的年华,献给中医骨伤科——新征程中继续发挥余热

 孙益医生 2022-06-27 发布于浙江

引 言

对于余姚中医院来说,现在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新医院搬迁后开始正常运作,而对于中医院骨伤科来说,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医院骨伤科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整个中医院的龙头科室,为广大的病人朋友排忧解难。中医院骨伤科能发展到现在规模离不开一位泰斗级的中医先生——李义芳。50多年的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每次骨伤科门诊,很多求诊的病人早早就等在诊室门口,生怕错过老先生的门诊时间。回顾其半个世纪的从医之路,聆听到老先生用传统的中医方法治疗疑难杂病的真实病例,感受到一个个病人重焕新生的感动,更犀利指正当前社会对于骨科疾病过度治疗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杯水,一支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搭脉开中药……,看起来不紧不慢的诊疗过程,其中孕育着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  与 时 间 对 话  --


一、有意思的经验传承

李老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讲着一口宁波老话,第一次跟他抄方的时候感觉有点跟不上节奏,他会用宁波老话给我们讲解用药的思路与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熟悉了这种简单的交流方法。

秦艽是祛风润剂,拉肚子的人不要用。这个人的胃不大好,丹参暂且就去掉吧!

脾胃比什么都重要,不要伤了他。骨折要复位,固定用夹板,小小压垫不能少!

每次门诊都会强调很多中药使用的基本要点,手法复位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会详细讲解原因,很多小儿手肘脱位复位不成功的在他这里可以轻松复位,很多移位的骨折在他这里能顺利复位,有时候甚至连病人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复位已经结束了。所有的这些方法他都会毫无保留的讲解给我们听,还常常会提醒我们,医术需要探讨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

二、半个多世纪的骨伤科之路

老先生1962年参加工作,师承宁波市首批国家级名中医张沛虬先生,授业于宁波中医伤科名医叶氏、陆氏。常常给我们讲第一次到余姚中医院工作时的场景,当时条件很差,一袋生活必需品加一铺盖,直接到医院报到,医院还没有建立骨伤科,就他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从第一天看几个病人慢慢发展到一天看一百多个病人,李老先生看骨伤科的口碑在余姚可谓家喻户晓,骨伤科从他一个人开始发展到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可以说是来之不易。从老中医院到现在新中医院,老先生一再让我们晚辈好好珍惜现在的工作环境,努力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发群众。

三、细节决定成败,以简驭繁治疗理念

    老先生每次坐诊看病的时候总是强调要重视细节,骨折后复位小夹板放置的位置都是非常有讲究,包扎的松解度都需要仔细检查,每一步骤都会认真完成。虽然是我们的老前辈,但是每次病人换药他都会亲自过目,他坐诊的房间与换药室有一段距离,但是他总是会因为诊察病人的恢复情况而来回奔波。还记得有一次病人的赞不绝口:

只有在这里,受伤的手才被老先生详细检查了一遍,很多医生就看X片,我的手都没有碰一下

除了重视细节,更重要的是他治病的理念,他认为骨伤科的治疗理念应该是尽最大可能恢复病人的功能,而不是简单的恢复样子。所有的治疗应该以简驭繁,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恢复,所以老先生一直强调用保守结合功能康复锻炼治疗骨伤科的各类疾病,而不是都需要采用手术这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记得抄方时有一位华人因为膝盖疼痛前来就诊,她抱怨在国外看病繁琐,医生每次都是开一些口服止痛药然后就要求等待手术,这次因为探亲特意来中医院希望通过传统的中医进行治疗,当时就治疗了三周,那位患者就非常高兴的回去了,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中医的效果会这么明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四、中医思维结合精准医疗,后继有人

      对于老前辈的种种教诲,骨伤科发展需要迈出更大的步伐,中医骨伤不能走单一的西化路线,而更应该有自身的特色,能确实给老百姓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做样子,所以中医院十七楼成立了骨伤五病区,打造中医思维结合精准医疗的新兴骨科,不但要继承老一辈的经验,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路,提出骨科快速康复的新理念。

    新成立的中医院十七楼:中医骨伤科五病区,康复医学是以中医保守治疗为主要特色,实施针药并治的中医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诊疗设备,打造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痛风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疾病、肘腕关节周围疾病、髋膝踝周围疾病、各类骨软组织损伤,疾病后调理,健康减肥美容等中医传统治疗特色疗法。通过使用中药、针刺、艾灸、推拿、整脊、熏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拔火罐、中药贴敷、快速牵引、慢牵引、运动疗法、神经阻滞封闭、各种高中低频理疗、冲击波治疗、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小针刀、专科制剂等多元化整体式的,治疗方法全面系统的中医骨伤科特色病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