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2022-06-27 | 阅:  转:  |  分享 
  
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教师:XXX一、单元双线结构按照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特点,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进大自然”,语文要素有两个
,一个是阅读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另一个是习作要素: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阅读要素中的“想开去”大体
是指想象和联想,主要指联想。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就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单元。(思维主要包括直觉
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其中形象思维主要包括想象和联想。)二、单元内容和教学建议围绕双线结构,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
1个习作,1个语文园地。下面我分别做以介绍:1.课文本单元4篇课文中,有3篇精读课文,分别是《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1
篇略读课文《花之歌》。这些课文都描绘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草原》是一篇老课文了,主要描写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抒发
了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课文后安排了三道思考练习题。第一题是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
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此题主要是提醒我们,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同时,朗读时不要千篇一律,不要拿腔作调
,要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二题是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此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
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一表达特色。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这段话,即动笔画一画,做阅读批注,再反复地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
着到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最后把这样的句子抄写下来,旨在进一步感受,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加深印象。教学中可以请学生仿着写
一段话。第三题是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此题的后半部分是与本单元阅读要素紧密
联系的一题,引导学生由文中场景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即由所读内容想开去。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怎么想开去呢?可以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丁香
结象征着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态度。课后有三道思考练习题和一个阅读链接。三道题中的第二、三题需要
引起我们的关注。第二题是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第一个句子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积雪”的背后意思。联系
上文,这段话的前一句写了“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下文写了“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由此可见,“积
雪”指的是丁香。第二个句子中的要求“想象一下这幅画面”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而设计的。第三题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此题是单元语文要素的落点,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联系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即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本课课后
还有一个阅读链接,是四个诗句,都是包含了“丁香”的诗句。请学生读一读,继续去联想和想象。感兴趣的可以背一背,丰富语言积累库。古诗词
三首中,《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这首诗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记叙,在选材和表现上颇有特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中,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通过黑云、雨珠、大风、湖水等景象,把大自然景色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一词,作者善于抓住夏夜乡村的特点,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身临其境,回味
无穷。这三首诗的课后思考练习题,与本单元语文要素有关的,是第三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
的画面。请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自己想想的画面。除了语言表达,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动笔画一画,通过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想象。《花之歌》
是一篇略读课文。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
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课文题目下的略读提示,围绕略读提示中的关键问题和阅读任务,开展1课时的教学。本课的略
读提示是:朗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再找出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和同学交流。本文课后有一个阅读链接
,《杨柳与水莲》,它的作用是拓展运用配合着课文,让学生掌握阅读时要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美。2.习作:变形记承接《花
之歌》的想象奇特,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作者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想象自
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3.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栏目:交流平台交流平台意在交流和总结“从所读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课文
内容展开想象。(2)词句段运用第一个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
。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第二个,分号的用法: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
主要用于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是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
句,或者是大句中被冒号、破折号、括号、引号分隔出来的并列部分。第三个,汉语拼音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人名和地名。(3)日积月累本单元
的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古诗《过故人庄》。这首诗是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时应故人邀请到农家做客时所做。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大体了解诗句的
意思,再将整首诗背诵下来。注意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主要是积累背诵,教学中不要加大难度,比如逐字逐句的理解。三、单元整体教学建议1
.重视朗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
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中要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
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课后思考练习题也很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如“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谈谈你的理解”“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3.减少视频资源的使用。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关乎“想象和联想”。如果加入大量的视频资源,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教学中可以采取读、批注等办法,如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和联想,默读时做批注等,引导学生开展自己的想象和联想。5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709L...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