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决策更加有效 助梦想变为现实 ——陆雄文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6-28 发布于陕西

.

让决策更加有效 助梦想变为现实

——陆雄文教授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演讲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22-06-28

(1/1)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员流调和分级隔离更迅速、更精准。其背后就有两个重要支撑:一个是资源。只有在医护人员、防控专家、技术和设施得到有效供给、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精准定位与数据跟踪,进而将“密接”“次密接”等信息迅速捕获并隔离,确保“让防控跑在疫情之前”。另一个就是管理。当防疫遭遇风险、漏洞时,专业人士作出充分分析、清晰表达后,再根据各方汇集的有效信息,作出科学决策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管理最难的部分不是与事务打交道,而是与人打交道。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与事打交道”有望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标准化、个性化,但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变化的,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人文积淀,才能去理解人,进而引领人。对于科创企业来讲,很多领导者能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驱动,但如何更好地驱动别人,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成长。天生的领导者是非常罕见的,更多情况下还是要保持开放思维

重要的一条是尊重科学、尊重理性、尊重专业

管理崇尚什么、提倡什么,又要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是尊重科学。

遵照科学的精神,提出质疑、寻求真相、找到答案,是管理的重要内涵。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带给人类很多经验教训,也带来不少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科学、尊重理性、尊重专业。

二是尊重差异。

大学是追求真理的殿堂,应该允许大家正视差异、保留分歧、寻求共识,否则人们探索真理的动力会消退。真理是基于对事实和信息的充分掌握,用专业、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后得出的结论。

如果少了对科学的尊重、对真理的追求,不能多辩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将有损于大学立身的根本,也有违于学者所应秉持的原则和立场。

对于学生来说,在相信未来的同时,要做到认真学习、研究问题、提出假设、不断验证,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要求。

三是强调逻辑。

现在不少学生和学者缺乏质疑和挑战精神,这并不符合科教兴国之道。不唯上、只唯实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态度。不讲逻辑的行为,通常也是反科学的。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必须鼓励学生和老师以专业立身,坚持对真理的探索与追寻,坚持尊重多元与差异,鼓励包容与开放。同时,还要符合逻辑,去真正促进效率提升、优化资源配置。

坦率地讲,尽管我们有聪明、勤奋的一流学生,但他们所积累的原始好奇心、探索心不足以支撑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瓶颈。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员流调和分级隔离更迅速、更精准。其背后就有两个重要支撑:

一个是资源。只有在医护人员、防控专家、技术和设施得到有效供给、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精准定位与数据跟踪,进而将“密接”“次密接”等信息迅速捕获并隔离,确保“让防控跑在疫情之前”。

另一个就是管理。当防疫遭遇风险、漏洞时,专业人士作出充分分析、清晰表达后,再根据各方汇集的有效信息,作出科学决策。

在资源有限、资金有限、人才有限的前提下,如果各种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能够有效聚集起来并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就可以更及时、更有效地提供解决方案。

管理要真正赋能科创,要提出问题、给出方案

“无科创,无未来。”历史充分证明,科技发展有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有积累。

例如,“人工智能”并不是新近冒出来的概念。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20世纪60年代,已有不少跨学科领域的科学家聚集起来讨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从量变引发质变,进而一步步实现突破的。

二是有需求。

中国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发展特别迅猛。大量的应用场景,加上消费能力、消费欲望,共同促使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尤其是终端消费领域得到井喷式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

比如,不仅推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技术、产品、产业形态的升级,推动物质财富更快、更多地被生产出来,还有力引领了公共事务、政府管理等应用场景和运作方式的快速迭代。

进一步来看,与前三次科技革命相比,第四次科技革命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它并非“单兵作战”,而是一次多学科交叉融合后形成爆炸式增长的科技革命。它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具有颠覆性、原创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多赛道竞相迸发,然后相互交织、交叉影响、不断融合,进而形成聚合效应。即便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单项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乃至高端装备的众多支持。

同时,任何一个科创赛道都会对其他赛道上的技术发展、商业应用产生影响。在不同的赛道和领域里,很多原创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科技成果一旦被产业化、商业化,不仅能够给所在行业带来革命性影响,形成上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的产业规模,而且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会很快溢出产业边界,带动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有力带动更多领域的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一样,具有公共基础设施的性质。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算法、算力,还要考虑与遗传、神经以及其他生物学科相结合。如果可以让机器主动去模拟人类思考、去演绎归纳,这样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变得更加高级,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智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创学习显得异常重要。管理要真正赋能科创,要去研究科创管理问题、培养科创管理人才。这就需要老师自身加强科创学习,学习最新的科技演进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学习精尖的技术创新及其背后的基础科学知识。

然后,再设立科创管理课题进行研究,从管理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答案、给出方案,乃至提出一系列新的科创管理思想。

成功的科创企业家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在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物理边界、组织边界、产权边界不断地被打破,又随时随地进行新的重组。这让科创企业有机会变得更加灵敏,也更加容易去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进而为研发、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和分销等提供支持。

今天,科创企业所需要的管理知识,已不是传统商学院在过去七八十年间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所能满足的;科创企业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也不是跨国公司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所能完全覆盖的。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让管理赋能科创。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进行大量调研、与企业家交流互动,并开展科创管理专题研究、原创科创课程研发,举办科创企业家营等,我们发现,科创企业的公司治理与领导力问题对于科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60%至70%的科创企业创始人是科学家,不少是来自海内外高校的教授、博士,因为拥有科技创新突破的可能性,获得资本支持,就开始了创业之路。但是,他们在管控企业、发展企业以及销售产品、跨部门协同等问题上,相对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与经验。

几个月前,我拜访了一家市值很高的太阳能发电公司,询问创始人最焦虑的问题是什么。他回答,现在公司规模太大了,怎么对十多万名的员工以及遍布全球的业务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难题。另外,新能源领域技术迭代很快,现有技术随时可能被替代、被淘汰,科创压力非常大。

归根结底,这些困扰对创始人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握好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什么是领导力?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一个宏大的方向目标,拥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既有能力又有威望,对公司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认识与描述。同时,能够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梦想不断变成现实,使员工愿意追随,并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让大家能获得成就感。

对于科创企业来讲,很多领导者能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驱动,但如何更好地驱动别人,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成长。天生的领导者是非常罕见的,更多情况下还是要保持开放思维,通过观察其他成功的领导者或者从伟人传记中吸取经验,不断自我启发,从实践中获取真知。

就此而言,领导力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成功的科创企业家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对科学技术创造有很大的热情,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趋势有前瞻而敏锐的把握;拥有强烈的自我驱动意识与表率模范作用,由此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科创事业。

同时,面对未知事物,往往保持开放性思维,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积极与各种外部利益相关者交流、合作,特别善于与同行、政府、上下游、资本沟通协调,从而不断为企业整合、引入资源。可以说,他们不仅高智商,而且高情商,愿意打开自己去适应环境变化。

思想者小传

陆雄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担任第四至第六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学和研究主要集中于不成熟市场营销、因特网营销、服务营销和企业组织变革等领域,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50余篇论文,主编《管理学大辞典》,出版7部著作、教材。

管理发展成为科学,应该说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从个体走向规模化,从人工走向自动化。在此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物理空间和实际物体进行管理,需要整合工具、材料,需要操控设备、机器,还需要对工人进行组织和管理,这便是管理的由来。

管理的一大内在使命,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逐步取代人工,管理将变得更加重要。

管理有什么用?简单来说,管理可以让生产、生活变得更有效、更协同,还可以控制质量、降低成本。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甚至是个人的成长,都可以运用管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同样需要配置资源,这就是管理。

管理学集成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其基础学科有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人们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工具作出判断。虽然有时候这种判断并不精确,但可以通过经验去调整,让判断和决策更加现实、更为有效,这就是管理实践的过程。

面向未知的未来,我们需要培养、挖掘更多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人才,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管理学人才的机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