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E是Excel中的快捷键。像文本拆分,信息提取,信息合并,调整格式,以及提取文字中的数字,都可以通过这个快捷键来实现。 一、数据拆分与提取 Ctrl+E最强大功能就是按规则提取数据。例如,我们经常需要在有分隔符的字符中提取相关数据、在固定宽度的数据中提取某些位置的数据,甚至在文字与数字组合的字符中提取数字数据,诸如此类。当然,处理此类问题我们可以有其它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分列、函数处理,甚至VBA编程来进行处理。但是,当我们面对少量数据需要处理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快速地拆分提取数据,而不是苦苦思索其它复杂的方法。杀鸡焉用牛刀就是这个道理。时间、精力、经济等不起。 1.按固定分隔符提取数据 例如本例中有一列数据有产品名称、价格和计价单位,中间以横杠连接,现在需要将价格提取出来。 传统做法有两种: A.可以先进行数据分列,将数据分成3列,分隔符号为“-”,这样就得到了价格的数据列。 B.直接用函数来进行处理,外层用mid函数,内层用find函数定位横杠所在位置 上述两种方法都挺麻烦的。于是,Ctrl+E顺手拈来: 在数据右边单元格输入价格示例,然后连同示例单元格选择所有需要参照提取数据到单元格,Ctrl+E瞬间完成任务。 2.按固定宽度提取数据 本例中,我们需要提取生份证号中的出生年月日。因为身份证号是长度固定的文本类型数据,因此和上面例子一样我们可以用固定宽度分列,也可用字符截取函数mid进行处理。由于数据较少,本例中我们可以直接用Ctrl+E进行快速处理。 注意点: 这里我们需要提前将填充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文本,然后再进行输入示例数据及Ctrl+E的操作,不然会得到错误的结果。或者不设置单元格格式,但需要再输入一个示例,便于Excel重新进度判断。 3.按数据类型拆分 本例中有姓名手机号及省份的数据,数据被打包在一起,现在需要提取中间的手机号数据。 如果按惯常的做法,就是要判断手机号的起始位置。由于前面姓名字符长度不一,判断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假设不是手机号而是其他数据,即长度不一的数据,要想用函数提取会更麻烦,应该要用到数组公式。 本例中,我们还是输入示例数据,然后选中填充区域,Ctrl+E智能化填充即可。 4.拆分日期年月日 传统做法肯定是用year,month,day函数分别提取年月日。这里由于数据较少,不想写函数的话Ctrl+E就好了。 先分别输入示例数据,然后逐列选中,逐列Ctrl+E完成智能化填充。 二、数据合并 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几列数据合并成一列。不要以为Ctrl+E只是抽取数据,我们同样可以用它来合并数据。 惯常做法需要用&连接符将数据连接在一起,输入起来非常麻烦。 我们只需输入示例数据,选中填充区域,Ctrl+E智能化填充,Excel会自动为我们完成数据按规则拼接。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四、替换数据&隐藏数据 我们可以对固定位数的数中的某些数据进行替换或者隐藏。例如本例中我们需要对手机中间四位号进行隐藏,我们用*来代替实际的数据,从而达到隐藏的目的。 注意点:有时候我们会得不到正确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输入一个示例数据,便于Excel智能化思考我需要的数据格式。 本例中,我们先输入一个示例数据,然后Ctrl+E后发现数据不对。这时,我们就修改了一下第二数据的格式,Excel就自动帮我更正了过来。 四、数据重新排序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数据的顺序进行重新处理,例如本例中我们姓名、手机号及所在省份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如果我们用函数来处理会非常麻烦。Ctrl+E来处理就再简单不过了。 下面展示有分隔符的数据颠倒和无分隔符的数据颠倒在数据处理的细微差别。 1.有分隔符的数据排序处理 可以看到数据处理起来还是很流畅的,我们瞬间就得到了所需的结果。 2.无分隔符的数据排序处理 这次几乎也是瞬间完成。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数据不对,我们需要给更多的示例参照数据。 五、批量激活超链接 假设我们从网上复制了一些网址到Excel的单元格,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些网址无法点击。我们需要一个一个点击进入单元格内部激活单元格,然后Excel才将其转化为超链接。 这里我们也可用Ctrl+E去处理。我们只需处理一个单元格,后面Excel会自动填充带超链接的数据。 最后,我们在用Ctrl+E快捷操作的同时,一定要观察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如果结果出现偏离,我们需要输入更多的示例数据,便于Excel再进行判断。 另外,Ctrl+E也不是万能的。例如,如果我们的数据行数较多,我建议能用函数处理就用函数处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再用肉眼去判断几万行甚至几十万行的数据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而函数的做法更为精准。另外,写好函数后,如果后面我们需要新增数据,复制函数即可。 当然,在面对小样本数据时,Ctrl+E智能化的效果还是相当出色的,省去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 不得不说,Ctrl+E实在是太强大了。有没有感觉被Excel看穿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