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新干线·小小说」朱福|红纱巾

 谭文峰sdqtneyj 2022-06-28 发布于山西

作家

干线

红纱巾

晓晓决定去二连浩特当疫情防控志愿者,爸爸没反对,妈妈也没反对。都只是说:“去了千万穿好防护服,千万戴好口罩。”最后又说,“不能换个别人?你女孩子家的。”爸妈心里还是有顾虑。
晓晓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去谁去?村里党员中数我年轻。”
爸妈不再作声,就给晓晓收拾去二连浩特的行李。爸爸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停住了手,爸爸说:“晓晓,你不去跟你奶奶打声招呼?”爸爸的意思是不跟奶奶打招呼,怕奶奶受制。
晓晓说:“不打不对,打也不对。”
爸爸问:“咋的个不对?”
晓晓说:“奶奶老了,我又是她的心头肉,打了,奶奶肯定不叫我去;打了奶奶肯定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打,就好像我心里没这个奶奶了,情理上说不过去,也不对。”
爸爸也为难了,爸爸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去你的二连,你奶奶那边我来应付。”
晓晓说:“还是跟奶奶说一声好。”
爸爸说:“别说了,说了,她的血压嗖嗖地又就高了。”
晓晓想想奶奶的高血压,不敢去跟奶奶说了。但,又想想,不跟奶奶打声招呼,心里总也疙疙瘩瘩的。不跟奶奶说,她终究会知道的,晓晓甚至想象奶奶知道她去了二连,奶奶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情景。奶奶会用手指戳着爸爸的额头,骂:“咋你不拦她,咋你不去?你还我的孙女,你还!”
奶奶知道二连浩特的疫情,前几天,村里搞防控,晓晓跟奶奶说过,奶奶也常看电视。那年武汉闹疫情,奶奶天天看电视,还捐了五十块钱呢。
晓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晓晓主要是心疼奶奶了。晓晓知道,晓晓在奶奶的心目中,就是奶奶心尖尖上的那块肉。反过来,奶奶在晓晓的心目中,奶奶就是晓晓身后的一座大山。
爸爸说晓晓:“别为难了,你走后,我去跟你奶奶解释,就说你学习去了,就说你开会去了。”
晓晓也只好这样了。临走的前一天,晓晓白天去乡里做了核酸检测,检查了身体,还接受了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黑了回来,去了奶奶家,陪奶奶睡觉。晓晓累了一白天,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奶奶没睡,奶奶在看电视,奶奶看看电视,看看晓晓那安静的睡姿,奶奶幸福地自个跟自个笑着。
第二天早上,晓晓起了个大早,给奶奶掏了灰,馏热了饭,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说是去开会就走了,晓晓特意安顿奶奶,叫奶奶吃好睡好。奶奶拿眼白了晓晓一眼,笑笑,没作声,下地揭开大红柜,弯腰从里边翻挑着寻东西。等奶奶直起身来,晓晓已经走了。奶奶抱怨地说:“这个灰孩子。”
晓晓从奶奶家出来,回家拿上行李,就上汽路了,乡里规定好的,几点几点送行的大客车就来了,接上晓晓,再到旗里结合,再奔赴二连浩特。送晓晓的人,除了晓晓爸妈,还有书记村长,还有老的小的二十来人。晓晓见这么多人来送行,心里一股一股的热,不知说句甚话好。
书记跟晓晓说:“去了,有困难找领导,照顾好自个。”
村长跟晓晓说:“等你回来时,我八抬大轿上汽路抬你。”
晓晓妈说晓晓:“控制喝水,上一回厕所脱呀穿呀的,那防护服穿一回太麻烦。但,不能一口不喝,黑夜多喝。”
这时候,有个小孩喊道:“车来了。”
有人又喊:“晓晓,你看,你奶奶来了!”
晓晓回身朝村子望去,奶奶真的来了,奶奶还拿着件东西,红红的。晓晓赶紧朝奶奶迎上去,晓晓不知该跟奶奶说句甚。
奶奶白了晓晓一眼,奶奶看了看汽路上送行的人群,攥住晓晓的手说:“灰孩子,奶奶夜里看电视了,夜里就知道你要去二连,为甚不敢叫奶奶知道。怕甚?去哇孩子,有政府,有党,疫情没甚可怕的,武汉那么厉害,不也没事了么。”
听了奶奶的话,晓晓两行热泪扑簌簌落了下来,晓晓紧紧地抱住了奶奶。晓晓跟奶奶说:“奶奶,我会平安回来的,您放心。”
奶奶说:“去了,一有空就报个平安,你爸你妈有微信,打视频。”
晓晓说:“那奶奶就去我家住下,我跟奶奶视频。”
奶奶答应:“送走你,我就去你家。”奶奶说着话,抬起手,把那件红红的东西,围在了晓晓的脖子上。奶奶说,“把这块红纱巾围着,孩子,图个吉利。你平安,二连也平安。到了二连也围着,白生生的防护服,红楞楞的红纱巾,多酸正的闺女。”
晓晓笑了,她没想到奶奶竟有这么大的胸怀。
“快上车,一车人就等你了。”奶奶推推晓晓。
晓晓上了大客,大客启动了,朝北驰去。车里的志愿者们,都爬在车窗上跟人们招手,一张张笑脸,那么自信,那么坚毅。
晓晓从脖子上摘下红纱巾,举出窗外,在风中晃着,嘴里喊着,奶奶不用听就知道晓晓喊的是甚。晓晓肯定是在喊:“平安――平安!”
那红楞楞的红纱巾,像团火,一路向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