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员工带领起来的企业,国际杂货铺3M公司的故事|奈特|迈克|西维尔

 m175 2022-06-29 发布于黑龙江

著名的杂货界龙头公司3M曾说,每个人起床后在三米以内一定要能看到我们产品,不论是胶带,便利贴,挂钩,抹布或是拖把等等。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玩意,却是让3M公司走向百年的辉煌的阶梯。2019年财富500大企业之中,3M公司以年营收超过327亿美金的成绩成为500强企业中第380名的企业。

更是福布斯全球创新公司的评比中紧跟在苹果与谷歌之后,为排名第三的创新企业。全球员工共有89500人,发明共超过55000项的创新产品,包括便利贴,思高胶带。Dobie百洁布,Ace绷带以及新雪丽高效暖绒。而且它旗下的防霾口罩更是占据世界90%的市场份额。那红色抢眼又清楚3M标志的由来其实是因为公司前身名字叫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的缩写(英文里正好是3个以“M”为开头的单词)。


1902年,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叫图哈博斯小镇上,有五位来自各行业的年轻人。他们看中当地盛产丰富铁矿石的因素,于是决定一起成立一家采矿公司,并取名为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原以为开发矿业将会是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希望能采集大量的刚玉来制造砂轮。但是经过日复一日的开采,却只能开采到一堆毫无经济价值的普通石头。这些石头无法制成砂轮或其他东西,这也同时令公司的股权瞬间变得一文不值。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地引进新的材料,自行制造砂纸。而在这期间可说是困难重重,因为他们并非该领域的专家,因此遇到诸多的问题。包括当地气候潮湿,难以让产品正常干燥,或是产品出现质量的问题,被愤怒的客户要求退货等等。

3M公司岌岌可危,不仅没有盈利,反而还欠了很多的外债。而就在公司即将面临倒闭的边缘,1907年。威廉·迈克耐特以助力簿记员的身份加入了3M公司。他看见了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以后,向经理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想法,并且受到赏识被提升为会计师。1911年业务经理辞职,公司要求年轻的迈克·耐特上任。1914年,他又因为总裁的健康状况不佳,已经晋身为总经理的他。也身兼公司营运上的管理责任,于是迈克·耐特开始展现出独特的管理才能。于当年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并且在当年推出了3M的第一个独家产品岁迈特研磨纱布。此后公司逐渐走向正途,开始出现盈利。1916年,3M公司终于还清了外债,并给股东发出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股利。1920年,迈克·耐特收到了一份订单,但是对方要的不是纱布而是矿砂的样品。这令迈克·奈特十分好奇,于是接见了这位名叫奥基的客户,结果发现他发明的一种可以让工人们在使用时,摆脱灰尘困扰的干湿两用砂纸。迈克·耐特看见了商机,于是立刻买下奥基的专利并发展成为3M公司历史上第一个强力主导的产品。而这款防水的沙子因为大幅降低了汽车制造中所产生的大量粉尘,因此在上市以后就受到了广大的欢迎。也为美国的工业研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3M公司也因此声名大振。


一天,3M公司一位名叫查理·德鲁的员工去一家汽车制造厂做业务拜访时。他不时听到工人对喷漆时用于遮挡的胶带有着种种的抱怨。查理注意到他们的遮蔽胶带有些问题,工人把胶带撕下来之后都有明显的胶印,甚至连车子的烤漆都一并撕下来了。于是,查理向3M公司承诺他会想尽办法研发,共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旁人曾经还一度要求查理放弃这个计划,专心研究砂纸的产品。但查理仍旧私下偷偷的研究胶带。两年后也就是1925年3M的思高牌感压型胶带成功上市。查理成功研发出了无痕的防水胶带,第一年为3M带来了16万美元的收入以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与肯定。因此,也成了3M第二款里程碑的革命性商品。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十年后,这款商品的价值更是飙涨到了10亿美元。在此之后约1940年代,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3M的主要业务转为防卫的材料。因此,许多当代革命性的新产品就此诞生。如反光膜,磁带以及科氏印刷板,思高洁纺织用的保护涂料和录像带(就是80后小时候用来看电影的那些黑色“砖头”)。随着公司的销量与资金越来越壮大,3M正式将公司业务拓展到国际。从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世界各地都有3M的踪迹。而就在1968年的某一天,3M实验室中,一位名叫史班斯·西维尔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强化胶带产品的粘性。但他始终没有达到原来研究的目标,但却意外发现一种新的粘着物,可附在任何的表面上,同时可以轻易撕下,并重复使用。


于是,在西维尔的开发期间。另一位产品开发部门的雅提·弗莱科学家,因为放在圣经里的书签老是掉下来,于是想起西维尔发明的暂时性粘剂。他告诉西维尔,可以用这种粘剂做成书签,如此一来在不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撕下来。在此对话之后,便利贴就此诞生。这便利贴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却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新商品。因为它就此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重新组织思考的方式,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便利贴经3M公司于1980年成功上市以后,畅销全球,带给了3M另一个历史性巨大的收益。

1990年代,3M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150亿美元,但3M仍然持续开发着各种创新的产品。包括免疫反应调节用药,电子显示器增亮膜以及喷墨印表机,手机与其他电子装置所用之软性电路基板等。令3M所跨足的领域大为提前。现在,3M公司已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包括的30家公司之一并在全球70个国家中都设有办事处。3M的国际收入就占了总收入的58%,创新速度无人可比。平均每两天就能创新两三个新商品,而这个加速创新背后的引擎,便是促成3M帝国成功的因素。早在1949年,接任3M公司的迈克·耐特就推出了最为著名的“15%规则”。他规定研发人员每星期可以拿出15%的工作时间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其中,15%规则最著名的产物就是便利贴的诞生。西维尔就是充分利用3M的自由实验的时间中反复尝试,发明了这种特殊的粘胶,因此15%规则给3M带来了巨大的回报。除了数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还让公司招来了大批又创意思想的员工,这也是3M作为创新公司的品牌特色。


除了鼓励自家员工,3M的这个“15%规则”的创新管理方式还让多家公司直接效仿。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便是其中一个效仿者。谷歌允许他的工程师在上班的时间中挪出20%的时间用来做自己的专案,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创意的来源其实来自于生活日常中细微的观察与体验。而3M公司让内部的气氛变得格外轻松,带动同事们一起创新。身为一家创新公司,3M对于失败和错误也相当接纳。为了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就算失败也在所不惜。迈克·耐特也是建立这个文化的始祖,对于失败有相当高的容忍度。只要符合内部绩效评估的标准,带有创意构想的员工便可以自愿筹组工作团队。3M不但会让成员随着产品问世的期间步步升迁,还会随着产品销售量的成长让他们获得应有的薪资报酬。更令人放心的是,万一失败了,3M公司也愿意承诺工作上的保障。让他们回到原有的职位。迈克·奈特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于研发是非常高的比例,也坚持每家分公司25%的营业额必须从最近五年研发的新产品而来。因此,迈克·耐特对3M的影响非常深远。

尽管他不是3M公司早期的创始人。但是当年在加入3M公司以后,年仅20岁出头的他却带领3M走出财务危机,并创造出了全新的企业文化。将3M打造成一家随时创新研发的制造公司。自1929年担任3M总裁并于1949年开始担任董事长到1966年卸任的期间。这段黄金的岁月,堪称是3M公司加速成长的黄金时期,更是让迈克·耐特成为公司文化鲜明的塑造者。迈克·奈特说,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要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的四周竖起围墙,那么你得到的只是羊。就像如果在周边设下栅栏,大家就只会像一群绵羊在圈里呆着。对待员工与伙伴,最重要的就是分配责任与不断的鼓励。让彼此能主动执行团队的项目。在接纳错误同时也是欢迎成功到来的第一步,如果在想要成功的道路上的你拥有创新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回想去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3M公司的高质量口罩不知道挽救了多少医护人员的性命。七哥谨以此文向这个伟大的公司以及麦克·奈特这位企业管理先驱致敬。我认为3M公司及其领导人麦克对人类的贡献太大了,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可被广大公司借鉴的企业精神和人才管理方式。各位读者朋友对3M公司又有什么印象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